回龙抱水,大泽为水,树林山峦连绵为龙,山峦内勾凸起,作为龙头,称作回龙。
《葬书》曾言:“両水之中必有山。故水会即龙尽,水交则龙止,水飞走即生气散,水融注则内气聚。”
有水之时,气聚龙成,无水之时,气散龙死。
只是那样也只是龙死,那冲天邪气又是从何而来?那死山为何都是鸱鸺?
什么情况下一地会滋生漫天的邪气呢?
虞夏凝神沉思,忽地眼神一闪,想起一个被她忽略的细节。
虞夏忙又拿出记载前朝末年的那本县志细细翻阅。
“……延光六年,天降大旱,饿殍遍野……大泽枯涸,化而为野……”
“军阀割据,战乱四起……白骨露野……”
延光六年,前朝暴政,妖邪横生,战火连天。
有人曾这样描述当时战火下的金坛县:“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虞夏心头有了一个隐隐的猜测,赶紧起身出门找文赟。
虞夏出了院子没见文赟,却见百里夜曦拿着把造型奇特的探铲和一个布包正要出门。
虞夏看到他正要点头示意,结果对方瞥了她一眼冷哼一声便扭过头去,大步出了门。估计是知道自己不受待见,东西都自己拿着,也没找差役打下手,就这么独自走了。
虞夏问过前衙的差役才知道文赟此时不在县衙,而是去一户居民家中调查一起偷盗案了。
文赟身为县令,县内大小事务都要过问,躬身实干,很是难得。
本来虞夏想等文赟回来的,但是听那差役跟她多说了几句那案子的情况,顿时来了点兴趣。
“被偷盗的那户人家在哪儿?”
差役给她描述了具体的位置,虞夏谢过差役,便往那处寻去了。
被偷盗的那户人家姓李,家中甚有产业,是个大户,住在县城东边的长乐巷。长乐巷屋舍俨然,街道干净清爽,李家朱门大户,就在长乐巷尽头,很好辨认,虞夏抬脚便来到了李府门前。
李家门房见一个衣着样貌俱是普通的女娃娃走到门口,还以为是哪家跑出来玩的小孩走错了路,却见她直接踏上了台阶,在他跟前站定,问他,“我能进去找文大人吗?”
门房一愣,“小丫头,你认识文大人?”
门房虽有些疑问,但见她虽长得稚嫩,却不知为何并不稚气,便下意识地有些相信她的说法。
“你叫什么名字,你认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