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都趁着微末之际统统收拢到麾下,但是这种思维其实有个很大的局限性——其实一直到大业八年为止,萧铣都谈不上独领一军,而且身份敏感。那时候招募心腹死士显然不合时宜,还容易被猜忌。而他自领扬州内外侯官总管也不过是这一两年的事情,而且期间除了在江南剿贼就是在高句丽征战,没什么功夫腾出手来专心做自己的事情,又不好很无厘头地让手下人大张旗鼓越境去搜罗人才。
还有一个更关键的制约因素,那就是体制对他用人的限缩——真正牧守一方,甚至称雄称霸的军阀,在录用手下的时候是不得不考虑原有旧部的心态和想法的:
并不是和打三国志策略游戏那样,明明你手头有做了二十年军师的鲁肃,然后一挖到诸葛亮一看一个智力96一个智力100。就可以马上把智力96的军师卸了换上100的。如果现实世界里有脑残主公这么做的话,肯定不止是如同游戏里那样,仅仅被卸任的智力96武将忠诚度狂降。而是连带着该主公手下其他全部老兄弟统统忠诚度狂降。
毕竟历史上能够容忍诸葛亮式火箭蹿升的只有关二哥张三哥,还是在刘大耳反复开导的情况下。别人这么做那就完全是作死。
萧铣面对的问题是一样的,而且更复杂:因为隋末那些大放异彩被人记住的名将,有很多出身并不好,都是草寇之流。而萧铣出身名门,又是外戚,显然不可能太掉身价去笼络草寇将领,那样只会寒了身边原有班底的心。正如历史上李渊之类的关陇门阀起兵时,其实一开始也没笼络到多少草寇出身的名将。也都是到了大后期李密王世充等都已经僭越称号了,他才开始收拢那些渐渐洗白的低出身将领。李渊的困境。和萧铣是一样的,注定了他们在天下正式打乱、杨广的权威崩塌之前不能毫无顾忌地唯才是举。
此前收复杜伏威手下倍抛弃的一个阚棱、一个王雄诞。还是借着辅公佑和这二将的矛盾,逼出来的。阚棱等到了萧铣手下之后,还是只能从校尉做起。萧铣别说郎将这种必须朝廷册封的官职了,便是一个留守有权自己任命的都尉都不敢给,就是怕论资排辈的老将们寒了心。
……
为了这事儿,途径济阴郡的时候,萧铣特地问了在齐地待了多年的手下武将们,看看他们有没有可以举荐的军事民政人才。结果来整之类的出身较好的武将倒是举出了不少人,但是显然萧铣都没听说过,应该是这些人才没能史书留名所致。
来整推荐的人物里头,萧铣仅有采纳了拿来用的,还是来整的两个弟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