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盛世大明 > 第29章 进击的张璁

第29章 进击的张璁(3 / 1)

紫禁城,大明门外,五月十五,卯时。

身为“国门”的大明门,平日从不开放。但今日是众多新科贡士入宫参加殿试之日,因此代表着庄严肃穆的大明门也即将开放。

无他,这是国家的“抡才大典”,是国家选拔各地贤才的重要日子,值得起明门大开。

而此时大明门外已陆陆续续地站满了前来参加殿试的新科贡士,一身崭新贡士袍服的张璁正是其中之一。

张璁的科考经历堪称梦幻,从县试到乡试,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年纪轻轻便取得了举人业位,但接下来的会试却成为了他一生的噩梦。

即便望着眼前巍峨森严的皇宫,张璁至今都觉得眼前的这一切是那么的不真实,仿佛这是一场梦。

他已经四十七岁了,遥想当年考中举人后的意气风发,以及一连七次进京赶考均名落孙山后的失落茫然。

整整二十年了啊!他不间断地入京科考,却又失败了一次又一次!

正德十三年的放榜盛事,他看着礼部发放的杏榜,看了一遍又一遍,确认了一遍又一遍,没有自己!还是没有!

整整二十年未中,他从意气风发的翩翩少年郎考到须发丛生的一介老叟,这其中的辛酸苦楚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得到。朋友的嘲讽,家人的不解,亲故的白眼,也无法阻止他想要步入朝堂,执掌权力,铲除奸佞的决心。

但这次他是真的绝望了!自己连孩子都有好几个了,还要考吗?或许自己这辈子就没有显贵的命吧!也许二十年之前他就该去吏部谋求一官半职了,即便永远无法步入朝堂,但至少还能养家糊口。

但就在张璁快要放弃的时候,他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一个有名的看相之人—奇人萧鸣凤。在他心灰意冷地前往吏部求官的路上,碰见了正巧回京在吏部述职的御史萧鸣凤。

萧鸣凤一眼便看穿了张璁此时的窘境,郑重地劝慰他道:“此后三载成进士,又三载当骤贵!”

萧鸣凤的话,无异于给失意绝望的张璁注射了一剂强心剂,已经考了七次了,还会差这一次吗?自己难道真的选择弃天下百姓于不顾?

萧鸣凤的一番劝慰,消除了张璁的绝望,他坚定了继续科考的决心,也彻底改变了嘉靖初期的朝堂大势!

决心继续科考的张璁又在家人的白眼中苦苦熬到正德十六年,他第八次入京参加了礼部主持的会试,即是春闱大考。

熟悉的会试之日,熟悉的入场流程,熟悉的科考题目,熟悉的单间号舍。

但张璁万万没想到的是,此次的结果并不熟悉!而是他苦苦期盼等待了二十多年的鱼跃龙门、杏榜高中!他居然如同萧鸣亮预言的一般名列杏榜!如若不是他亲眼看到了自己的名字,他都难以置信!

这难道就是天意吗?

但命运似乎又跟他开了一个玩笑,他成为贡士后,并未如同他期盼的一样,正式步入仕途,因为正德皇帝南巡去了。直到一年之后陛下回来了,却骤崩于豹房!

他们这一批贡士便被遗忘至今,直到近日新帝似乎记起了他们,于今日在奉天殿补行殿试,他张璁终于等到了!

正当张璁感慨万千时,一礼部侍郎高声喝道:“各位辛巳科贡士按次序列好,入城后严禁喧哗。”

包括张璁在内的一众贡士立马噤声肃目,按杏榜次序站好。接着身披重甲的金吾卫上前进行例行搜查,准备入宫。

一众贡士检查完毕,便跟随着礼部侍郎穿过大明门,来到了午门外,按照杏榜名次分单双数走东西二侧的左右掖门。众人来到奉天门外,等到辰时才穿过奉天门来到奉天殿外的广场上,而一众内阁大臣及执事官员则立于丹陛前,等待朱厚的到来。

殿试是国家的“抡才大典”,即便是朱厚也不得不郑重,穿上了特定的白鹿皮弁(音同变)服。

白鹿寓意着祥瑞,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以期抡才大典的顺利进行,为大明选贤举能。

辰时一刻,朱厚在众人的期盼中来到了奉天殿外,率领群臣进入大殿。群臣三拜九叩排班列好后,礼部官员示意各贡士按会试名次逐次上殿入坐,接着执事官将策题和答卷纸发放给诸位贡士。

辰时初刻,执事官退出大殿,以谢迁为首的一众身着蟒袍白玉的阅卷大佬进入正殿。即便已经是垂垂老朽的谢迁此时也满面红光,他在无数贡士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中高声喝道:“殿试开始!”

谢迁的喝声一下子惊醒了殿内还沉醉于蟒袍冲击中的张璁,他立即收敛心神,打开了策题。

但当张璁看见策题上的“民之于官何为”时,他的眼眶忍不住湿润了。

数次落第之后,他也曾周游各地,期望这”太平盛世”能带给他一些灵感。但他失望了,他看见的不是“太平盛世”,而是一片哀鸿遍野。

各地官员为了升迁,不惜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以贿赂京官,百姓苦不堪言。

而身为特权阶级的大明皇室和武将勋戚又巧立名目侵占庄园良田,权贵豪强则甘愿为之爪牙,妄指民田为官田,致使大批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成为流民。

无粮可食的百姓殍馑载道,枕藉沟中。而之一切,是这个从小学习程朱理学的新科举人从未想到过的。

呵呵,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原来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难道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员不知道吗?

不!他们知道!但是因为他们自己“吃饱了”!

他们不愿将此事公之于众,不愿斩断自己的财路!

这就是程朱理学所说的“一心为国”!这就是程朱理学所说的“忧国忧民”!这就是程朱理学选拔而出的“贤才干吏”!

民之于官何为?这群“衣冠禽兽”可曾知道!

张璁只觉得自己胸中的怒火,胸中的悲愤快要喷涌而出,他不得不强令自己冷静下来。眼前的殿试是自己唯一的机会,一个贡士,乃至一个地方官员是改变不了这整个朝堂的,他只有步入朝堂,甚至步入内阁,执掌大权,才能拯救天下百姓!

不再多想,张璁提笔将满腔的怒火全部倾泄到眼前的答卷上,他渴望龙椅上的这位圣天子睁眼看一看这天下百姓!睁眼看一看这些朝堂重臣笔下的“太平盛世”!

而此时龙椅上的朱厚在昨夜恶补了一下大明的科举制度后,望着眼前的诸位贡士也不由慨叹,在大明想做官确实不易啊!

贡士是通过会试后学子们的身份,大明的科举制度流程相当繁琐复杂,且以八股取士。

科考按流程分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而参加院试前必须先参加各府县由地方学政主考的府试和县试,通过后取得童生身份,才能参加各州由地方学政主考的院试,如此而言实际上是五级。

通过院试后取得秀才身份,又称为生员、茂才,第一名称之为案首。考中秀才的学子便获得了一定的特权,比如免除赋税、徭役,可以向县官提出建议等。

并且秀才相当于“潜力股”,进能参加乡试考取举人,退能开设私塾,收受束脩(音同修)。虽不至于大富大贵,但也能保证一辈子衣食无忧。因此考中秀才是读书人科考的第一站。

而生员便能入县学继续学业,经岁科二考合格后,便准备入省城参加乡试。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且都在每年的九月进行,因此称为秋闱大考。而发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所以称乡榜为桂榜。乡试的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通过后便取得举人身份,第一名称之为解元。

中举意味着正式摆脱了平民身份,进入了士大夫阶层,举人便具备了去吏部求官的资格,从此进入仕途。中了举人后称之为“发解”、“发达”,人称举人老爷,与县官相当,地位从此大大不同。

而且举人永远具有继续赴京参加会试的资格,这也是张璁能连考八次会试的原因。中举者地位的剧烈变化,从“范进中举”便可以看出。

会试由礼部主持,在京师顺天内的贡院举行,主考官均是进士出身的副都御史以上的朝堂重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考试在春天,所以称为春闱大考,又因发榜时正值杏花开放,所以称之为杏榜。通过会试便是贡士了,第一名称之为会元。贡士实际上便是进士,殿试不过是为了对他们进行合格的区分,选拔出官员等第,赐给他们一个出身罢了。

取得贡士业位,基本上意味着一步登天了,只需等待殿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便能实现终极目标—入仕做官了。

殿试则只考策问,且只考一天,日暮交卷。殿试分三甲,一甲仅三人,就是熟知的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并且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修撰,榜眼和探花授翰林编修。

二甲第一称为传胪,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甲、三甲进士欲授官必须再经朝考次,择优选为庶吉士,余者分发六部任主事或者分派外地任职。

而八股文的内容是儒家经义,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而且格式限定极为严格,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

应试八股的要求便是模拟圣贤的语气,撰写一篇应题且符合格式的八股文章,还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的解释为准,以传达圣贤思想。

从这便不难看出程朱理学在此时崇高无比的地位,朝堂重臣都是通过其筛选而出,即便朱厚想要与之对抗,也不得不慎重!

同时他心中也吐槽不已,且不说八股文需要从小学习程朱理学中的经义,便是以这繁琐复杂的流程,朱厚若非魂穿为嘉靖,恐怕连一介官员都混不上。如此只能选择去经商,做一个地位卑贱的商人,凭借后世的知识勉强做到衣食无忧。

朱厚望着殿中奋笔疾书的诸位贡士,也不由想起了后世自己高考时的场景,寒窗苦读数十载,只为今朝!

即便科举如同高考一样艰险无比,仍然有无数学子选择前赴后继地迎难而上,因为只有科举,他们才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时间就在朱厚的喟叹和学子们的奋笔疾书中缓缓流过,悄然中已到了日暮时分。

临近殿试结束,朱厚突然注意到坐在中排的一个贡士。并非是他才气逼人,或者说出现“笔落惊鬼神”等异象。

而是这名贡士在写好策文后,并不像其他人一般慎之又慎地逐一审查。他如同“完事了”一样,闭目沉思,嘴角含笑,似乎还在回味方才的快感!

原本在人群中寻找张璁的朱厚突然有了一种感觉,似乎眼前这个满脸沧桑的贡士就是自己的改革先锋,自己未来的肱骨臂膀!

正在闭眼平息心中怒火的张璁仿佛感知到有人在注视着自己,他睁开眼稍抬头,看见的是龙椅上那位陛下正饶有兴致地注视着自己。

张璁本想低下头,但他突然想起百姓的惨状,下意识地选择了直视这位天子的目光。

朱厚从他通红的双眼中看到的,是一片悲凉!

他就是张璁!这一刻朱厚无比确信自己的直觉。除了他外,虽有不少思想受到启蒙的王学子弟偷偷打量过自己这位天子,但没有一个贡士敢于直视自己这位九五至尊!

而且朱厚从他脸上看见了不同于其他学子的沧桑,饱经社会毒打的沧桑,以及他发现这个虚假盛世后无可奈何的悲凉!

这才是他朱厚要的臣子!

此时正巡视考场的谢迁等人不知道,张璁与朱厚之间的第一次对视,将会给如今的朝堂带来巨大的变革!也加剧了大礼仪之争的惨烈程度!

后来对显贵后的张璁恨得牙痒痒的众人也不由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将张璁的殿试资格取消,给他安排一个丁忧或生病的名头,也不会让如此“奸佞幸臣”有了步入朝堂的机会。

最新小说: 汉宫春 下堂医妃要休夫 武布中华 梦寻东大人 炮灰女配和摄政王HE了 汉末之并州匪政 王爷,奴家真的是穿越来的! 回到明末建工业 流浪在南明 魏末多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