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河的语气如此强硬,难道就真的不担心,将局面引导入僵化,导致谈话破裂,最后走向不可测之处吗?
他当然不担心。
因为他知道,这是藤原忠平在试探他。
毕竟孤悬海外,与中原大地沟通不便。
所以即使楚河有国书、印玺、官服为凭,依旧不足以让藤原忠平百分之百的相信他的身份。
故而藤原忠平才一再的用言语来刺激楚河,想要看看楚河究竟只是一个伪装成唐朝来使,实则来东瀛打秋风的胆大妄为之徒,还是真的使者。
至于怎么把接近崩裂边缘的话题拉回来,楚河相信藤原忠平一定早就想到了办法。
会不会引来大唐的怒火?
藤原忠平还真不怕。
东瀛所处之地,如同一个单独割裂的牢笼,既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却又在他们弱小的时候,形成了一个保护。
单独个别的人员,跨过横波,飞跃汪洋,抵达东瀛,那确实不成问题。但是大军迁徙,要想莅临此处,则是千难万难。
即使是大唐,东瀛人大多也都只是向往它的繁华与强大,却并不惧怕它。
果然藤原忠平面色数幡变化之后,好像才说服自己,给出一个勉强过得去的解释。
“唐使者见谅!‘天皇’二字实乃翻译错误。吾等侍奉之主,皆乃天神后裔,在我们的语言中,意味着许多难以用汉话解释之处。如若唐使者心中不满,日后我们大可在你面前,不再用这个称呼。你看可好?”藤原忠平说道。
这话当然是糊弄之言。
楚河甚至知道,岛国人所谓‘天皇’就是抄袭武则天时期二圣临朝时的称呼而来。
当然按道理,楚河如果不想真的闹翻,此时就该借坡下驴,顺着藤原忠平给的台阶往下走,将此事揭过。
对此藤原忠平很有信心。
一行人辛辛苦苦,跨过汪洋,经历了风险,最终只有三人等临东瀛,就为了传达皇帝的旨意。
这种时候,为了一点点意气之争,便霍然闹翻,然后拂袖而去,那就太不理智了。
何况,即便是万不得已,真的闹翻了。
藤原忠平也可以发动庞大的力量,将楚河三人留在此处,直接处死。
反正茫茫大海,波涛无量,他们杀死唐朝来使的事情,根本传不到大唐,而大唐即便在多少年后知道了,也只能是无可奈何。
藤原忠平是有恃无恐,才这般试探,才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