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此,在早期,这种星星的发现,并没有对天文学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最多算是发现了一种特殊天体而已。”
“而这样的事情,在天文学领域是非常普遍的。”
“说不定在座各位,你们的孩子,今晚都能发现一颗奇怪的天体。”
众人闻言哈哈大笑。
他们很喜欢这种幽默的感觉。
“然而,科学家之所以是科学家,就是因为他们能从最寻常的现象中,发现最不寻常的规律。”
“我们知道,每颗造父变星都有自己的【变光周期】。”
“它是指一颗造父变星的亮度,从最亮到最暗,再到最亮,完成这样一个周期,所需要的时间。”
“根据天文学家们的观察,有的造父变星的变光周期最短只有几个小时。”
“而有的最长甚至能有几年时间。”
“因此,每一颗造父变星的变光周期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非常稳定。”
“哈佛大学的勒维特女士,就对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产生了兴趣。”
“她想研究造父变星的变光周期和亮度之间的关系。”
“在拍摄了上千张照片后,她发现了一个惊人的规律。”
“这个规律在我看来是如此的重要,但是它在天文学界的被重视程度却远远不够。”
“勒维特女士发现:造父变星的变光周期越长,则其平均亮度越大。”
“这里的亮度指的是【视亮度】。”
“刚刚沙普利和柯蒂斯二人,所说的亮度,其实指的是视亮度。”
“也就是看起来有多亮。”
“比如,我们在一米的地方,和在十米的地方,看同样一根蜡烛的烛光。”
“那么我们看到的亮度肯定是不同的。”
“这种亮度就是蜡烛的视亮度,它是随着观察距离发生变化的。”
“有时也会因为气体尘埃等因素的遮挡,导致视亮度变化。”
“而蜡烛真正的亮度,就是它的【本征亮度】。”
“可以形象地理解为,肉眼和蜡烛的距离为零时,观察到的亮度。”
“那么假设现在,我们已经事先知道了某颗恒星的本征亮度。”
“接着,我们又通过望远镜,看到了这颗恒星的视亮度。”
“按照亮度与距离的衰减关系,就可以很容易得出该恒星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
“这就是标准烛光法的数学原理。”
“本征亮度越精确,则测出的距离越准确。”
“沙普利和柯蒂斯的问题就在于,他们无法找到已知本征亮度的恒星。”
“所以利用标准烛光法,测出来的数据就会有很大的误差。”
“而现在,造父变星弥补了这种缺陷。”
“我想到了这样一种方法。”
“现在已知有十几种造父变星。”
“可以采用视差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