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操作方面,也很难做得更好了。
达尔贝科也算是去过很多个国家的实验室了,他很清楚美国国内的实验室的情况,也很清楚第三世界国家的实验室的情况。
因此,他做好了准备,接受杨锐的实验室或许会不同寻常。
然而,他没想到杨锐的实验室是如此的不同寻常。
“杨锐先生,你的实验室,令人吃惊。”达尔贝科看了一个小时,才给出赞扬的答案。
他是想要多看一看,以免仓促。
事实证明,这只是加深了他的印象。
杨锐笑笑,说:“我尽量做到最好。”
“你做到了最好,你的实验室是一流的,比很多美国大学的实验室都要一流。”达尔贝科顿了一下,道:“没想到你能筹措如此多的经费。”
“也要感谢您的提名,诺贝尔奖提名,让我争取到了很多经费。”
“你值得获得大笔的经费。你的团队,是你挑选的吗?”
“是。”
“眼光不错。”
“谢谢。我是以一流实验室的标准,挑选研究员的。”杨锐很有自信。
就中国竞争如此激烈的科研环境,基础能力弱的小牛,根本没有机会出头,就是杨锐,也不会给他们出头的机会。
因为实验室养不起闲人。
养科研员可是很贵的,研究生一年两三万的成本,且有国家兜底,做的不好也就当养一只狗了。但科研员每年的需求可不是两三万,翻倍都是起码的,稍微好一点的实验室,或者有培养计划的实验室,每年给新人科研员的成本都在七八万,给资深科研猿的成本要十多万元。
这么多钱,就不仅要出成绩了,还得在实验室里帮得上手。做不好基础的科研员,过不了这一关,也就没什么未来了,再好的研究天赋,得不到一间实验室的认同或者赞赏,只有默默腐烂了。
在财大气粗的欧美大学,或者2010年以后的中国大学,基础不是那么优秀的科研员,倒是有些微出头的机会,但以80年代为起点,基础是必须的。
杨锐挑选到的这些小牛,自然个顶个的有把绝活。
达尔贝科紧接着又阅读了离子通道实验室过去两年发表的论文,两位数的jc,三位数的sci,不止令达尔贝科暗自满意,更是令陪同的北大校长和蔡教授等人颇为震动。
这些数据,单独提出来还不怎么样,一起拿出来的时候,却是震撼无比。
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