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觉得自己刚才河东狮吼的形象太不淑女,女兵给李二毛换完纱布,给张三敬了一个军礼之后就红着脸退出了帐篷。
李二毛的眼睛直勾勾的看着女兵走出去的背影,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
张三咳嗽了一声,才把他的魂儿唤回来。
“怎么着?看上人家姑娘了!”
李二毛支支吾吾的不敢回答,张三骂道:“挺大个老爷们,能不能硬气点,看上就是看上了有啥不好意思的!只要那姑娘也看上你,那就是好事!”
“报告先生!属下是看上了这个姑娘,也打听过了,还没有成亲,可是属下不知道人家姑娘有没有看上属下!”
“追求姑娘,要展现自己的优点,你的优点是什么?”
“属下哪有什么优点,就是识字还是进入部队,镇抚官教的,要说优点属下会打仗算不算?”
“当然算了!会打仗那是了不起的本事,你要跟人家姑娘多讲讲你们部队的英雄事迹,顺带着你自己的英雄形象就在姑娘的心里树立了起来,不过你给老子听好了,追求姑娘就堂堂正正的追求,不要耍什么花样,任何不以成亲为目的地追求都是耍流氓。”
“报告先生!如果姑娘愿意,属下就是要娶她回家!谢先生指点属下如何展现自己的长处。”
“你不用谢我,我可是要提醒你,咱们希望营军队的女兵可都是新女性,可是不会给你只在家里相夫教子,她们也有他们的工作和事业,我可不希望你们成亲后因为姑娘的工作原因给人家姑娘气受!”
“先生放心!属下也是一样的接受部队的新思想,那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娇小姐属下还不喜欢呢!”
“好!我信你!成亲的时候告诉我,我给你们做证婚人!”
“先生此言当真?”
“滚蛋!老子什么时候对你们说过假话!”
从帐篷出来迎面碰上了,刚才那个女兵,女兵羞得连头都不敢抬,张三刚才说的话,她可是一字不差的听到了耳朵里。
凭着女子的敏感,她能感觉到李二毛喜欢自己,可是那个呆瓜却不会表达,只会看着自己傻笑,要不就是偷自己给他消毒的酒精,被自己骂上一顿还对着自己赔笑脸。
先生也太坏了,居然教唆自己的兵追求姑娘,不过先生若是能给我们证婚那可太好了。
呸!谁说要嫁给他了!自己怎么能这么想呢?
看着姑娘娇羞的样子,张三知道又一对有情人走到了一起。
出了大帐,一直在一旁冷眼旁观的孙承宗忍不住问道:“张大人怎么可以鼓动,这些少年男女私定终身呢,这置他们的父母于何地?”
“梁山伯与祝英台算不算私定终身呢?怎么不见你们口诛笔伐!男女之间互相爱慕结为夫妻,总比盲婚哑嫁要强的多吧!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孙大人应该比我更清楚目的是什么?”
“张大人之言老夫不敢苟同,自古以来都是门当户对,这样的婚姻才是稳定的。若是都私定终身,十几岁的少年郎与十几岁的小娘子能懂什么,没有父母帮衬日子都过不下去!若是两人最后因为某些原因成不了亲,男子到是可以再找一个,女子失了名节又如何能嫁的出去!”
“孙大人所说的情况,希望营也有仔细的考量,男女之间互相爱慕肯定也要经过双方父母得同意,这是不用讨论的,希望营反对的是盲婚哑嫁,尤其为了特殊的目的将女儿嫁给人做妾的。至于大人说的谈不拢,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事,男子就能再找一个,女子就是失了名节,这是双重标准!
再说不能成亲肯定会有原因,无非就那么几种,第一是双方父母反对,希望营法令规定男二十女十八,不通过父母也能成亲,官府承认颁发婚姻证书!”
“张大人这样鼓动少年男女与父母决裂是何居心?我华夏几千年之所以能够连绵不绝,就是因为华夏自古都是以孝治天下,官府这样做置孝道于何地,这是要制造人伦惨剧啊!”
“何为孝道!无条件服从父亲就是孝道吗?我记得有句话说:‘父在听其言,父没观其行,三年不改其志,谓之孝也!’这是让人永远不能改变父亲定下的规矩,哪怕再不合时宜也不能更改,不然就是不孝对吗?”
“可以这样说,这也是祖制的由来,能够约束后代不肖子孙!不然后世子孙不受约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不是害人害己吗?”
“大明贪污四十两剥皮实草的祖制要不要遵守?不遵守就是反对君父,大不孝也!”
“你这竖子!如此酷烈的手段,岂是仁君所为!”
“大明祖制规定生员不可言事,违反者革去功名,遵不遵守?”
孙承宗不敢往下接了,生员不可言事是太祖钦定的规矩,现在已经没有任何一个生员遵守。生员言事才是正常的操作,如果孙承宗敢说生员不可言事,一旦传扬出去孙承宗的名声就臭大街了。
张三发现无论什么事,只要用太祖的几条废除的祖制怼过去,无往而不利,这就叫以彼之矛刺彼之盾。
在话语上孙承宗没有驳倒不按常理出牌的张三,也不想在这件事上纠缠,希望营本来就是个半军阀割据的组织,人家愿意在自己的地盘上怎么折腾那是人家自己的事,只要不扩散到其他地方就行。
孙承宗果断换了一个话题问道:“张大人,就算不考虑女子的名节,和整个军营的士卒相比,女子的安全如何保证,若是哪个士卒起了不该有的心思,弱女子可抵挡不了。”
“孙大人,这是军纪问题,希望营的士卒胆敢侮辱妇女,都是死罪,不管是否造成事实伤害。想死的大可以试一试希望营的刀利不利!一个军队如果管不住下半身那跟畜牲有什么区别,希望营别的不敢保证,令行禁止绝对能够做到,大人有时间不妨到宣府走一走,看一看!”
“等这场仗打完,老夫会去看一看的。”
“晚辈到时候再宣府扫榻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