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虞美人
“嗯……不错嘛,字写得挺好的……”
周太后从覃吉手中接过写有诗词的上好宣纸,先是看了看字,点头表示嘉许,继而念道,“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君书。”
念到这儿,周太后笑着打趣,“身为女子,没事与谁共灯,又为谁书呢?”
朱祐樘急忙帮张玗辩解:“皇祖母,共灯之意,大概是共在灯下,也未必是同在一个屋檐下,为他人书……也只是比喻而已。”
显然朱祐樘领会了这首诗词中的“深意”。
你在灯下为君书,那不就是在为我书写信函吗?
这写的明明就是我,怎么可能是冒充的?
光是这诗词中表现出的意境,那相思不得,愁容满面,心中记挂的样子,便让人刻骨铭心……
唉,姑娘,不但你有这心思,我也有啊。
且你所说的,红笺向壁字模糊,我在给伱写信的时候也是有同样的感受,如今正是大冬天,可不就是你写信的时候需要时时呵手么?
此时此刻正如彼时彼刻,如我在灯下为你写信,与你共情,心中与你记挂。
你不是我魂牵梦绕的那个她,又是谁呢?
“这首词叫什么名字?采用的又是那个词牌呢?”
周太后看向张玗,好奇地问道。
“回太后娘娘,此词叫做《虞美人·闲庭信步》,乃妾在家中偶有所感,但直到今天才真正写出来。”张玗恭敬地回道。
“很难得啊!”
周太后叹道:“虽然哀家对于诗词之道不是很精通,但也觉得,写得还算勉强凑合吧……太子你觉得如何呢?”
朱祐樘赞不绝口,连声道:“皇祖母,这首词已经写得很好了,恐怕就算当世也未必有人能写出这么好的诗词,尤其是‘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简直可以媲美古之名句。如此才女,应该算是……当世少有,甚至堪比……”
正要继续大肆赞扬一番,甚至比喻一下,堪比宋时诗词名家易安居士,但话到嘴边,他发现老太太看过来的目光中带有几分不善,立即就低下头,住口不言了。
“果然是书香门第家庭出来的孩子,竟这般惊才绝艳,真是让人意想不到。”周太后侧过头,皱眉问道,“覃吉,你对诗词有什么研究吗?”
覃吉赶忙回道:“奴婢并无研究。”
周太后问:“那你觉得,这诗词符合意境吗?写诗词不是也要讲求个平仄韵脚?你给看看,有什么问题没有?”
覃吉接过那张纸,重新看过,由衷地发出感慨:“以奴婢所见,这首《虞美人》的意境极高,无论是平仄还是韵脚,再或是其中的韵味,都堪称是一代……”
就在他想大肆称颂一番时,却发现朱祐樘正在拼命地给他打眼色。
以覃吉对朱祐樘的了解,这眼色大概意思就是,你知道这诗词好就行了,咱俩心知肚明,无需在祖母面前就她和这首词进行夸赞。
好的东西就是好,这时候多说不如不说,尽量避免引起周太后的不快。
“呵呵。”
周太后看到朱佑樘的小动作,笑着摇了摇头,随即叹息,“哎呀,都说这孩子大了不中留,都以为是说寻常人家的闺阁女子,其实男子又有什么不同呢?不过想想也是,这些本都是你们年轻人自个儿的事。“好了,太子,到现在你已有决定了吗?”
朱祐樘俯身,毕恭毕敬地道:“孙儿不敢擅作主张,一切听凭皇祖母安排。”
周太后闻言皱眉不已,问道:“都到这份儿上了,你还要坚持让哀家给你做主?哀家随便给你点一个,你能乐意吗?要知道,剩下两个可未必留在东宫,到时她们出了宫门,另嫁他人,你甘心吗?”
“啊!?”
朱祐樘一听,顿时发愁了。
他不是那种有太多主见的人,或者说,他的性格太过怯懦。
明明已经喜欢到心尖尖了,却还是不敢表达出来,甚至就连周太后看了心里都替他着急。
你说这孙儿到底哪根筋不对?
眼看都到这份儿上,居然还让我替他做决定?
太离谱了吧!
覃吉赶紧道:“太子殿下,您若是有了意向,还是直接跟太后娘娘说明吧,相信太后娘娘会尊重您的意见。”
“是啊,连覃吉都能看得清楚明白,你怎么还糊涂着……你平时不是最听他的话吗?说吧,到底看上哪个了?”
周太后继续以鼓励的姿态说道。
朱祐樘这才低下头,好似很为难一般,弱弱地道:“孙儿觉得……这个写词的女子……就很好,孙儿觉得……她可以做太子妃。”
到此时,太子妃人选终于算是初步定了下来。
周太后随即便吩咐三女先各自去到偏殿,然后安排人手送她们出宫。
朱祐樘坐在那儿,神色间有些焦急,随后陈贵陪同韦泰也出现在了清宁宫正殿。
“太子,凡事不可着急,看你这心急的模样,是想今天就把人带回东宫去吗?”周太后看得有趣,笑着问道。
朱祐樘急忙辩解:“孙儿并无此意,一切听从皇祖母安排。”
周太后微笑着摇头:“你的事,哀家可不能替你做主,还要问问你父皇的意见。”随即转过头,续道:“韦泰,太子妃人选之事,基本已定下来了,经过哀家和太子商议,一致指定河间府张氏女中选。
“你这就过去告知皇帝,让他做到心里有数。若是他觉得不合适也可以提出来,再行商议吧。”
其实周太后对于选孙媳妇的事,并没有太过执着。
要是朱见深非觉得儿子娶张氏女不合适,她也不介意改一下,但如今是孙子亲自挑选出来的,还宝贝得不得了,她就不好意思越俎代庖,另起炉灶。
韦泰笑道:“奴婢记下了,这就去通禀陛下。以陛下之意,有关迎娶之事,应当从速从简完成,或……就在近几日便把整个流程走完。”
周太后冷声道:“为了个东宫之喜,连皇家的脸面都丝毫不顾了吗?这究竟是宫中迎娶储妃,还是说赶鸭子上架?简直荒唐至极!”
韦泰听出来周太后对此很有意见,但皇帝母子的事情他可不敢随便掺和进去,只能恭敬行礼后告退,不敢对此事做任何评述和议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