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还有创造的价值,哪怕直接扶一个项目上马也并非难事。
但最好还是能以理服人。
这方面,常浩南当然是没问题的。
因此当即解释道:
“像是c130那样纯粹的战术运输机,在装备序列里面的定位非常单一,都要配合更大的战略运输机来使用,像美国,以前是c141,后来是c17,苏联人更是直接取消了安12的升级计划,把伊尔76当成通用运输机来用,搭配更大的安22执行空运任务……”
“但这是大国,至少是地区强国才能玩得起的办法,现在冷战结束,大部分国家都开始放松在军事方面的投入,更是伺候不起这么复杂的体系,所以对于中小型国家来说,其实更需要没有那么专业,但是功能更齐全的型号。”
“我们这个新型运输机,可以直接参考伊尔76的机身截面,保持或者略微减小宽度,主要减小长度和翼展。这样虽然体量上只比c130大20吨,但是实际可装载货物的体积要多得多,对于中小型国家来说,一种型号包打全部需求,而对于我们来说,也可以作为轻中重搭配中的轻型运输机来用。”
“甚至还可以考虑在设计的时候就在机翼外侧布置空中加油所需的硬件系统,只要在机舱里安装油罐,就能承担一部分空中加油机的职能……”
常浩南的思路,其实就是一机多用。
世纪之交这会的人,尤其是96年以后,重新开始承担外部军事压力的华夏人,其实很难想象进入21世纪之后,世界各国的武备废弛程度有多么夸张。
毕竟冷战时期,很多军队的目标就已经是“让国民以为自己受到了保护”。
现在没了来自华约的威胁,那即便没有军队,国民也可以认为自己已经受到了保护。
所以,别说字面意义上的小国,哪怕是一些过去可以被称为“列强”的国家,军队也是能混一天算一天。
什么战略运输需求?
几年都未必能赶上一次的玩意。
真到了那个时候,去租几架战略运输机嘛。
抱着这种心态的国家可是相当不少……
而在听过了常浩南的完整计划之后,丁高恒并没有继续犹豫太久,便开口回答道:
“装备研发的事情,谁也不可能一言堂,所以具体是否立项,还是要经过航空工业那边的判断,还有上级批准才行。”
“当然,从我个人的角度看,你的想法应该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