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个是运输机梯队,早就已经确定下来了,第十一个就是刚才咱们会上说的教练机梯队。”
郑良群如数家珍地一口气讲完,然后端起杯子,把里面已经凉了的茶水一饮而尽。
“最后的第12个是直升机?”
常浩南记得之前对方说过,教练机梯队是最后一个“固定翼”编队,那就说明后面还有不是固定翼的东西。
刚把水咽下去的郑良群点点头:
“对,3组15架直升机楔队,陆航和海航的直9混编。”
“这个计划里面,你们可是加了不少原型机阶段的型号,决心很大啊……”
常浩南摸着下巴思索道。
阅兵过程中拿研制过程中的装备乃至模型出来其实很正常,但空中编队跟地面编队的情况毕竟不一样,为了保证安全,一般还是会倾向于选择成熟的装备。
或者采用一些特殊手段。
比如国庆70周年阅兵上的攻击11概念机,就是用板车装载着接受检阅的(实际上那架飞机当时甚至还没首飞)。
“搁在过去么……肯定也是不敢的,万一出了事那就成国家的罪人了。”
郑良群也站起身,整了整身上的衣服:
“但是最近两年的情况不是有变化了么,自从前年那次歼8c原型机二等事故之后,试飞中心那边已经有差不多两年时间没发生过重大事故了,甚至比作战部队的情况都好。”
“再加上最近这十来年,咱们国家受的憋屈确实太多了,上级从增强国防自信的角度出发,也在阅兵的入选装备标准方面稍微放宽了一些。”
常浩南稍微盘算了一下手头项目的进度。
觉得如果涡扇10的进度足够顺利,那么应该还是来得及装在歼11和歼10上面的。
虽然不近看肯定是发现不了国产发动机和俄制发动机的区别,但如果能在国庆阅兵上出现完全国产化的三代机,哪怕只是寥寥四五架原型机,意义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航空领域的投资短时间内无法从经济上收回成本的前提下,这种异常“提气”的成就也算是另外一种提供正向反馈的方式。
这也是常浩南一直以来的行事逻辑。
上级也是人,也需要信心来佐证自己决策的正确性。
他当然可以用渊图远算或者深谋远虑之类的说法来解释进行慢回报周期长线投资的合理性,但无论如何,都不如直接给出正反馈来得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