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常浩南走上去,跟主持人握了握手,又走到舞台中间的时候,众人才总算回过味来。
潮水般的掌声虽然迟到,但好在没有缺席。
毕竟,下面坐着的也有不少工业控制领域的专家,他们对于这个成果本身的价值是毫无异议的。
常浩南对于de算法的改进,几乎可以说是把多目标优化领域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实际上,刚刚拿到第三个一等奖的电网项目,其中用到的核心技术就是差分进化算法。
这种算法类的成果,过去都会倾向于被分类到自然科学奖,而不是科技进步奖里面。
而且照理来说,算法本身拿的是一等奖,那么用算法作为工具取得的成果,一般不应该列入同系列同级别的奖项里面。
只不过,这次的情况确实有点特殊。
人家两个人在台上唱二人转,自然轮不到别人提出什么意见……
当然,也有些人对于常浩南看上去比刚才徐洋还要年轻的面相有些想法,觉得是不是有点年轻过分了。
评奖这种事情,除了看水平以外,肯定还是要考虑资历的。
不过,能坐到这个会场里面的人,可能心术不正,可能鼠肚鸡肠,但总之绝不可能是傻子。
就算有些想法,看到一众控制学和计算机算法领域的专家都没表现出什么异样之后,怎么也应该能感觉出来,这个获奖项目不太容易扳倒……
而且,考虑到之前杨奉畑的项目里面,第二完成人也是这个常浩南,显然说明此人的关系网盘根错节
再者说,都已经第四个一等奖了,哪怕其中某一个被取消,也不会有二等奖递补上来。
总之,没必要搞事。
常浩南从颁奖领导手中接过奖杯和奖状,然后按照惯例,高举起来展示给现场。
获奖感言的阶段,反而没什么太多花样。
主要是时间太短,最长不能超过三分钟。
常浩南缓步走到讲台后面,对准麦克风,然后思索了大概两秒钟。
因为他打过交道的系统和单位实在太多,所以需要分析一下,具体到这个项目应该感谢谁……
“感谢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委员会,把这个殊荣授予给我,另外,就是感谢母校京城航空航天大学,以及恩师杜义山院士对我的培养,以及华夏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在当时前景并不明朗的情况下,提供了宝贵的超算资源……”
根据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