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秋远和尚确实命苦,抱着拯救苍生的决心下山,却发现自己什么都做不到,空有一身法力,却无相应的手段。面对这乱世,面对怏怏民众,劳苦众生,又能怎么样呢?
然而在这一瞬间,王昊却发现自己当前的心理状态冰冷如同石头,理性的可怕。
他仿佛站在上帝视角来看待和尚的喜怒哀乐,但他本身却是无喜无忧,甚至没有产生太多的心理波动。
这种奇怪的体验,让他不太适应。
“所以,你在悲愤之下,选择了自杀?”
和尚道:“也不是,人生难得,如盲龟浮木,自杀也是杀生,弟子不敢也不愿破戒。只是听说那孩子牛三打成了盗匪,弟子在接下来的十多年,想劝他浪子回头,只是苦苦寻觅而不得。”
“在这之后,还有一段故事。”
风波几场,急疏利锁,顿解名缰,光阴流逝。
数十年的奔波流转,随着地藏王神力不显,九华山一脉不断式微,僧人们死的死,逃的逃,心灰意冷的开始归隐山林。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明哲保身才是大部分人的处世哲学。
就连“秋远”这样身怀绝技的大和尚,久经人世沉浮,面对灰蒙蒙的世界,也不知前路究竟在何方。什么是对的,又有什么是错的?他开始难以分辨,在漫漫红尘中苦苦挣扎。
这一日,秋远和尚来到了穷苦之地,奈何镇。
越是离开悬浮山,越是穷困潦倒、饿殍遍野,饥荒、瘟疫成为家常便饭。
这奈何镇一年未下雨,土地皲裂,农田颗粒未收,产生了大饥荒。听说那些地主囤积了大量的粮食,于是秋远和尚试图说服地主,开仓放粮,救治灾民。
刚刚走进那镇子,便见自己曾经苦苦寻觅的“牛三打”,化身为劫匪,正要举刀杀人。
此刻“牛三打”已经十七八岁,身强体壮,而脚下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头。
秋远大喝一声:“孽障,为何在此伤人!”
牛三打自知“秋远”大师法力高强,连忙放下屠刀,不断磕头:“师傅,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秋远回答道:“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牛三打跪在地上:“师傅啊,穷山恶水,忍饥挨饿乃是常态,这一村庄的妇孺老幼,也绝非好人,以劫掠来往的商队为生。这老头不仅劫舍杀人,还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