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吕奉先,并州五原郡九原县人,号称飞将军,是汉末有名的猛将,后在《三国演义》的影响下,吕布几乎代表了三国武力最强的形象。
而吕布这个三国第一猛将,同样也是后世关于《三国》争议最多的几人之一。
关于他的杀主投敌,恩将仇报的行为,后世许多人都以各种理由给吕布开脱,许多文学影视作品中,为吕布增添许多正面品格,又给他的行为赋予了种种苦衷,变着法的给吕布翻案。
甚至有些洗白太过的,俨然把下邳变成垓下之战,吕布被手下擒拿也成了霸王项羽一般的英雄陌路。
………
可不管其他版本如何塑造吕布,单以《三国》原著中论,吕布无疑是以反角形象存在的,乃至在正史中,吕布的风评也不好。
像《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如此评价他的:“吕布有猇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滅也。”
《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也对其评价很低:“布者反覆乱人,非能辅佐汉室,而又强暴无谋,败亡有证。”
甚至连他的部下,死不降曹的高顺也言道:“凡破家亡国,非无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见用耳,将军举动,不肯详思,辄喜言误,误不可数也。”
有勇无谋,反复无常,唯利是图,短视浅见,种种不稳定因素,最后导致其众叛亲离,正史在对吕布这一点上,大体公论一致。
哪怕我们知道史书不可尽信,但所有史学者都对吕布评价如此之低,也能看出其品性一二了。
………
马晋版的《三国》遵循原著,没有为这位“忠孝两全”的吕温侯翻案。
再加上之前几回书里,已经描写了吕布为了赤兔马,反杀旧主丁原,拜董卓为义父的一系列行为,在大乾读者的眼中,对吕布的观感已经先入为主的带有了恶感。
再加上方才书中第四回列举的种种董卓倒行逆施的做法,而和其一个阵营,助纣为虐的吕布,自然也受到了牵连。
于是,正反派关系就明确了,刘关张三位勇士对阵大魔王吕布,剩下的就是开打了。
………
景康帝看的越发认真,连花子虚捧着盛着热水温酒壶的白瓷罐进来,也毫无察觉。
书接上文,华雄死后,董卓起兵应战十八路诸侯,在虎牢关与盟军对峙,然后吕布出关讨战,在这里,书中着笔墨描写了吕布穿戴身着,猛将之姿一览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