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你说容易也容易,因为几千年来华国的老百姓,都没有什么文化,但却能养活祖祖辈辈那么多人。
但你要说是很困难,那也正确。
至少一个现代化集约生产的农场,需要的就不仅仅是勤劳,还需要许多科学知识来配合,从而才能达到产量和质量的双重丰收。
在这条路上,毫无疑问的,欧美已经走在了前面。
特别是在农产品的质量上面,这些年欧美已经远远的把华国抛在了后面。
无论我们愿不愿意承认,现在华国的农产品,都有点农药化肥过多使用的问题。
过多使用农药化肥,对于土地的伤害是很严重的,用多了之后,以后的年份就很有可能遭遇土地出产锐减等问题。
关键的是,过多的使用农药化肥,都不用说了,但用了那么多农药化肥,实际的利用率却最高不超过30%,通常就是20%,这就显得太过让人无奈。
人家用你使用量的五分之一农药化肥,都能种出同样产量的农产品来,质量还会因为农药化肥残留少而更好,这是因为什么?
就因为没有科学的使用呗!
许多地方的农科站,根本没有精通农业的专家坐镇,许多人的专业素质都不过关,只知道大概的农药化肥状况,却根本不知道怎么调配、怎么配比,才能适合自己所在的这块土地,完全没有因地制宜的概念。
当然了,农产品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也不仅仅这一个,其中黑心商人的假种子、假农药化肥等等。也是问题所在。
别说是真正的生态农产品了,就是那些打着生态绿色旗号的农产品,也都能卖出极高的价格,而且是非常的不愁卖。
因此在2012年之后,从金融危机之中复原的国家,也逐渐的重视起了这方面。在农业方面提高了效率和管理力度,在萧奇转世重生之前,已经有了逐步好转的迹象。
但就现在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
至少从仙女食堂的产品畅销,就可以知道现状是怎么样。
仙女食堂包括仙女食堂点心铺越畅销,证明大家对于食品安全的担心越大,这本身就不是一件好事儿。
萧奇也算是无心插柳。
当初只是想着自己和身边的人,至少要先吃到生态绿色的食物,再加上想要帮助家乡的老百姓一把远殷市自然资源无比的匮乏。也就是农业还稍微过得去,所以远殷市的生态绿色农业就这么的发展了起来。
前面已经说过,远殷市的生态农业,已经成了远殷市的支柱性产业,全省、全国,甚至是外国的农业人士,都专门的过来考察过,而且都是获得了极大的好评。
如果萧奇没有这一步的基础。别说是地震灾区的生态农业试验基地,就是单曲县的生态农业基地都没有那么容易在农业部过关。
萧奇能在府院的常务会议上。受到那么多大佬的支持,得到了五省一市的绿色通道权利,除了萧奇本身做出的贡献之外,远殷市那诺大的几乎100万亩的农业基地,可谓是立下了大功的。有这么大面积的成功经验在,再增加几倍来运作。大家也原因相信萧奇,看看他怎么做。
倘若真的是达到了萧奇承诺的那样,地震灾区的民众们能靠着生态农业进入小康生活,五省一市的绿色通道,马上就能变成全国畅通无阻。
回到眼前来。
张古在和萧奇商谈好之后。就和萧奇一起,马不停蹄的来到了地震中心的青莲县和贝川县。
他这么的积极,并不是因为出发前一天,那栋商铺写字楼的产权就写在了他老婆和儿女们的名下,事实上老爷子本来是拒绝的,可写了老婆儿女们的名字,他们是坚决不允许退回去的,张古想着萧奇的话语,想着家里人跟着自己几十年,也没有享过什么福,就只能是默许了。
不过那2000万的现金,他还是一分不剩的直接捐到了这边的地震灾区,作为学校孩子们的学费和生活费所用,让老婆儿女们一如既往的心疼。
别看张古60多岁了,雷厉风行的作风,在他的身上还体现得非常明显。
萧奇在地震灾区做生态农业的事情,早就被蜀川省政府给批准了,因此早就有蜀川农业厅、农科院的几十个专家们,来到了这边进行考察。
跨越五六个县市,整整8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1200万亩的农田,一口气全部做下来,完全就是找死的节奏。
只有先试验一片土地,有了头绪之后再试验第二块,成功了之后再去做更多的如此循序渐进,不断的总结和发展,才能最后获得成功。
故而这群专家们提前来到了青莲县和贝川县原址。
贝川县虽然被地震摧毁得七七八八了,但不少的土地还是可以耕种的,只不过是靠近青莲县这边一点儿,而且多是边边角角的地方,并不足以成为一个县的管辖,所以这也是蜀川省考虑把贝川县并入青莲县的原因。
地震灾区的老百姓们,其实是不多的。
年轻人很多都去了长三角,或者是珠三角打工,留在家里的青壮劳动力很少,基本上也是老人和孩子们。
但是遇到家园被摧毁了,许多年轻人还是急急忙忙的回到了家。
不是帮着照顾家里受伤的亲人,就是忙着给自己建造新的家园,因此最近一段时间,本地的青壮劳动力并不缺乏。
这样也正好,他们就等到了仙女公司准备在他们家乡土地上,开发生态绿色农产品的消息。
仙女公司有多么出名,他们这些在省外的蜀川人,早就是听得耳朵都起了茧子,而仙女公司的农业项目,在蓉城周边是多么的出名,这也是经常能从电视里面看到的。当然,这些节目通常都是萧奇要求提前在他们那边播放的,让他们知道靠农业也能赚钱,可以不出家乡就赚钱。
华国人很少有愿意背井离乡的,只有在日子过不去的时候,才会勉强的离开,而等到发财了之后,许多人年老的时候,反而是要放弃城市里的生活,直接回来。
看着仙女公司要在自己家乡大干一场的样子,这些年轻人顿时就兴奋了,纷纷的等待着,看看萧奇准备怎么做。
早在4月的时候,青莲县这边就招募了超过50000的劳动力,开始在比较平坦的土地上、山丘上,平整土地,开拓山野地盘。
目前为止已经平整好了10000亩左右的样子,其中3000亩是水草比较丰富的丘陵地带。
蜀川不愧是天府之国,水系非常的丰富,而西北方向的地区更是水系发达,可谓是弥补了这些地方地势险峻的缺点。
站在高处,看着辽阔的土地,远近都有青山绿水,萧奇觉得颇有些诗情画意的味道。
“这里的环境实在是太原生态了。”农业厅的带队秦厅长道,“这么多年来,我走遍了蜀川的每个角落,现在都还是10年前那个看法,这里根本就不适合大规模的农业,老百姓唯一的希望就是靠天吃饭,没灾没害的就能吃饱肚子,要是来个什么灾害,恐怕就难了。也因为这个,这次地震灾区重灾的12个县市,有8个都是国家级的贫困县。”
“我看挺好的啊。”萧奇眺望着远处道。
“您是不知道这里面的内涵。”旁边的一位农科院的专家就道,“看着是很光鲜,但这是平整了两个月弄出来的。实际上这里大部分的土壤都很贫瘠,土地也留不住肥。如果硬要种植粮食作物的话,恐怕只能用大量的农药化肥了。”
“倒是这里的水草不错,如果是畜牧业的话,应该有一定的奔头。”另一位专家道,“3000亩的丘陵草地,都不用多花功夫就整理好了。我知道这里的畜牧业还没有多大的发展,主要就是因为太过分散,如果我们统一管理,成本人工都统一,一个庞大的畜牧基地完全可以期待!”
“我请你们过来,不就是为了解决困难的吗?”萧奇微笑道,“我的目标是生态绿色农业,需要怎么做,就是从这10000亩的土地开始!我相信一定有解决的办法,对不对?”
“我们”
一位专家正想说话,那边的秦厅长就扯了扯他的衣服,“嗯,我们试一试看!有着奇少你的支持,我相信至少这一块儿是没有问题的,但希望成本因素不要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啊!”
张古在一旁听着笑了,“放心吧,有我在这边看着,你们不用担心成本的问题。我老张对于成本的控制,历来都是有目共睹的。”
听着他这么说,一旁的几个专家和官员,都有些哭笑。
张古在远殷市生态农业的成就,他们都知道。
从一开始的有些浪费和铺张,到现在大家越来越倾向规模化种植养殖,生产费用不断降低,这不就是张古一手抓起来的吗?
这下子好了,这边还没有开始,张老爷子就要盯紧预算了,这可是会让人有些缩手缩脚的啊!
萧奇把他们的反应都看在了眼里,但没有说话。
到底会怎么样,还是要开始做了才知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