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坐在厚德殿内,看着太子所带来的两份奏表,他也意识到了如今庙堂之中的问题,这些年来,随着一项项的新政,使得大汉的官吏极为的繁杂,又众多,或许,是时候精简一下大汉官吏了,如此下去,不只是办事繁琐,还有就是造成严重的财政负担,国库大量的费用都用在了这些官吏们的身上。
天子决定,还是应当按着诸葛亮的想法,去成立了两个新的机构,用来分走尚书台的权力,不过,天子也不想让中书令与侍中侍就此荒废,想了许久,天子最终有了决定,以中书令为结构,成立中书台,负责下达诏令,也就是具体施行这些事,再以侍中侍成立一个侍中台,负责审阅。
这样做的好处,首先是避免出现更多的官吏,另外,在成立这两个台后,还能裁减掉不少的庙堂官吏,当然,对于天子本身而言,这也就是绝对优秀的政策,避免尚书台大权独揽,让制定,审阅,下达各不同属,分散了权力,有利于天子对庙堂的控制,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侍中台,这侍中都是天子的左右。
那么,审阅之事,天子完全可以亲自来进行审阅,若是出了事,也有侍中台令来承担,不会牵连到天子,如此一来,还真的是妙啊!!
天子又思索着,还是先不急着下达诏令,先让尚书台将兵学与商贸的事情办完,然后再进行此令。
刘獒也不知晓这些情况,返回宫殿,就去忙自己的事了。
熹平十八年,三月
一人出现在了雒阳内,此人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进了城门,一路朝着城南走来,一路都是四处看望,似乎的观察,打量着,脸上有些茫然,似乎在搜寻着什么,这副模样,也让路上的更卒屡次来盘问他,随后便行礼告退,此人看起来,很是疲惫,牵着一匹瘦马,一边搜寻,一边赶路。
终于,他还是拉住了面前的更卒,询问道:“劳烦阁下,不知袁术府邸在何处??”
那更卒大惊失色,有些不悦的说道:“袁子岂能直呼姓名?我不知也!!”,说完,便是恼怒的离去了,这人也是无奈,又拉住一人,询问袁子的府邸,这人直接带着他来到了袁术的府邸门前,他站在袁术府前,眼里有悲伤,也有茫然,上前,叩了门,等候着,没出多久,便有奴仆开了门。
“不知君有何指教??”
“我是袁子的故友人,故而前来拜访缅怀”
“请容我与家母禀告一声”奴仆说着,这人点着头,应允了,奴仆进去没多久,又走了出来,说道:“家母应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