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不少人都已经开始就着这次的热点开始讨论太阳系之外的遥远宇宙中到底是个什么样场景了。
短短一夜之间,似乎向遥远的太空进行星际移民即将成为现实。
对于徐川来说,他并不是太在意外界的看法。
尽管同样对遥远的星际旅行心底有着高度的渴望,甚至就连相关的理论都是他自己亲手提出来的。
但对于这件事他反而保持了高度的冷静。
至少站在他的角度上来思考,要想通过大质量的暗物质粒子来进行超光速旅行或超空间穿越这些事情在有生之年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难度真的太大太大了。
别说是利用大质量的暗物质粒子来实现曲率引擎,就是真正的‘看到’暗物质粒子,对于目前的人类来说都是做不到的事情。
现有的探测技术,对暗物质粒子的观测全都是建立在侧面的。
就像是一颗石子落入了池塘中一样,人们只能看到水面的波纹,听到它的声音。 而这颗石子具体长什么样,它是花岗岩还是鹅卵石,亦或者是一块泥土都不清楚。
就如同他们现在对Cτ惰性中微子粒子的对撞探测一样,也仅仅是通过对撞实验产生的余波来侧面证实了它的存在,了解了它的质量、能级等少部分的信息而已。
至于这颗粒子到底是由什么粒子组成的,它具备怎样的结构,是否像原子一样,由质子、中子、电子等各种更细小的微观粒子构成的,目前对于这些东西依旧是一无所知。
在125Tev能级的验收报告会正式结束后,徐川花费了一整天的时间,在AI学术助手小灵的帮助下将这一次惰性中微子与大质量暗物质粒子探测对撞实验的报告整理成了论文。
这篇论文,他并不准备发到Arxiv预印本网站上去。
对于物理学界来说,这就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它完全配得上任何一份顶级的TOP期刊。
毫不夸张的说,只要它公开,无论是在哪一家期刊上,都会直接将这份期刊拉爆,销量直接攀上巅峰。
当然,对于徐川来说,要投稿肯定也是他自己亲自创建的《探索》学术期刊优先。
《探索》总刊已经很久没有发布过新的刊物了,而这份Cτ惰性中微子粒子相关的论文,无疑就是下一篇《探索》总刊的内容。
当相关的消息对外释放出去的时候,整个学术界都在翘首以盼的期待着下一期的《探索》总刊的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