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不假,可他得到的利益更多。
光粮草辎重和丁口,就是个天文数字。
而且当时世家豪族都这样,一切都是以家族利益为先。
邓洪在给荆州谋福利的同时,再给自己的家族谋那么一点点福利,并不算什么大问题。
如果他两袖清风一门心思为荆州着想,刘表恐怕还得怀疑他另有图谋了。
事实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刘表也支持邓洪这么干。
因为现在黄门亭之所以能够这样突飞猛进的发展,跟乡老们努力创造财富没啥关系。
完全就是因为邓洪在州府担任官吏,在这次张绣和黄巾当中为自己谋利。
如果不是邓洪立下大功,他也不会全权负责人口安置工作。
如果不是他向刘表献计吞并南阳周边黄巾余党,南阳也不会突然冒出这么多人口来。
因此归根到底,什么搞高炉窑洞发家致富,什么搞沤肥技术增产粮食,那都只能说是附带品。
真正的发展还得靠权力,只有拥有了权力,才能够调动外界的大量资源来填补。
否则的话光靠黄门亭这一千人,就算有高炉窑洞和沤肥技术,能产出多少瓷器铁器和粮食?
那么邓洪的权力来自哪里呢?
不就是刘表吗?
所以邓洪壮大自己的宗族,完全就是在刘表默许之内。
至少在刘表看来。
他吃肉,邓氏喝点汤,无可厚非嘛。
到了五月份,熙熙攘攘的南阳之乱落下帷幕,张绣刘表都得了好处,就算是黄巾军,大部分人都愿意下山来。
这场动乱动静闹得不大,但收获却是满满,让远在颍川的曹操为没能得到利益而遗憾。
沈晨在背后主导了这一切之后,深藏功与名,回到襄阳继续读书。
除了去书院以外,他也偶尔会去鱼梁洲请教庞德公。
他的学问日渐增长,神童之名传遍荆州。
不过让他有些遗憾的是自始至终都没有见到过庞统,因为去年庞统就去了颍川找司马徽求学,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回来。
五月十二日,沈晨前天去了鱼梁洲找庞德公请教了一个学术问题,昨天去了隆中和诸葛亮探讨学问,在隆中住了一晚上后,今天就打算回书院。
正是天朗气清,仲夏时节,知了声声,炽烈的太阳照射着大地,通往书院的小道上林荫斑驳,两侧大树参天,枝条茂密葳蕤垂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