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自有所本。
罗南“赠”给施新和等人的沙球,决不只是一个演示性产品。它其实是“超构形”理论中,四端四层结构的规范性运转模型,简洁规整的流动球体内外,每一个细节其实都是高度概括的产物。
给出去的时候,罗南对施新和等人的控制精度并不报太高期望,也没有什么要求,
不过看情况,这些本身就习惯了机芯严谨规定性约束的燃烧者,即便他们的生命能量暂时脱离了机芯约束的范畴,但在更广阔的领域运用时,对相应的、同出一源的运转规则也是高度敏感的。
根本不需要任何人监督,沙球模型的约束和运转,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他们心神锚定的铁律。
些微的偏离和错位,就算能暂时瞒过一个人的感应,也必然要在7个人共同的感知规定中纠正过来。
于是这场团建活动,不知不觉就名符其实起来——成为一个“个人不断出错,集体不断纠正;个人水平提高,纠正精度相应提升”的正向反馈循环。
除了沙球可以做参照,早先那些体外的眩目光线轨迹,也都返璞归真,现在不细看的话,已经看不到了,更证明了其操控能力的有效提升。
罗南据此做出的“浪费”评价,也并不是说给出去模型又后悔,而是这帮人到后来做得有些“上头”,形成正向反馈循环是如此的紧密,以至于听从各方命令陆续抵达的第二波、第三波乃至更后面的“实验器材”们,已经找不到能够插手的余地,沙滩上的人越聚越多,但也只有沦为观众……或侦察员的份儿。
这样的节奏,可算不上高效。
罗南注意到这种情况,就开始考虑如何让后面的“器材”能尽快加入进来……
嗯,蠢沙的行动,倒是一个挺好的机会。
此刻,蠢沙那条“胖蛇”,已经在“饥饿感”持续作用下,蜿蜒爬行到“团建活动”圈子的外围。
它显然对于更复杂的能量活动特性缺乏理解,完全没有感受到圈子内外有什么差异,顺顺畅畅地“流淌”了进去……
“嗞!”
原本已经基本消失的发光现象,如同突然连电的线路之间激闪的电弧,骤然显现,一端发于“圈子”外围某个悬浮的切分仪,另一端则在曲线转折后,终止于蠢沙身上。
沙尘四起,中间似乎还闪烁着微弱数个等级的电火,嗞然作响。
章莹莹的惊呼,都被强烈的抽气反应倒压回去,她下意识去抓罗南的手臂——幸好后者反应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