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西北方向开进,加入对德作战。也正因为如此,整个集团军各下属部队目前比较集中,从营指挥部到集团军指挥部距离很近。
十几分钟后,奥古斯特赶到集团军指挥部,见到了卡里诺夫上校以及一个从莫斯科刚刚赶过来的军事委员会成员。
因为之前接到过通知,知道军事委员会的人会询问关于鲍里斯的事情,因此,奥古斯特还准备了很多材料,比如说,他对鲍里斯印象、了解,以及两人相处时经常探讨的话题之类的。可没成想,军事委员会过来的人,根本没有给他罗嗦的时间,只是扔给他一份材料,要求他将其中的内容牢牢记住,并且一脸严肃的告诉他,材料上所记录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到任何时候,面对任何人,他都得这么说。
奥古斯特看了材料,里面都是关于鲍里斯的事迹,比如说他曾经在苏芬战争中有出色的表现,荣获过红旗勋章,再比如说,他在培训学校里表现优异,曾经在军事推演中有非常出色的表现等等,这些都是事实,没什么好说的。可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大量的事迹内容完全就是根本不存在的,至少奥古斯特都不知道。
总而言之,通过这份材料,鲍里斯完全就成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没有任何缺陷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心胸宽阔,意志坚定,团结战友,乐观积极,英勇无私……似乎所有赞美的词汇用在他身上都很合适。
尽管知道材料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子虚乌有的,但奥古斯特还是得把它们当成真事一般的记住,否则的话,他知道自己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类似的遭遇并不仅限于奥古斯特一个人,当初莫斯科培训班内,所有学员都将有类似的经历,不管他们是不是认识鲍里斯,也不管他们是否与鲍里斯熟识,甚至就连当初鲍里斯住处的邻居们,都无法置身事外。
这是一波规模庞大的宣传,军事委员会需要打造出这么一个英雄人物,来鼓舞前方部队的士气,增强国人抗击德军的必胜信心,并以此来抵消前线大规模溃败所造成了的恶劣影响。
时势造“英雄”,在这一件事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不过,一个英雄的塑造并不能挽回苏军在边境地区的全线溃败,在整个6月底,尽管基辅特别军区试图通过一系列的大规模反击,将德军的攻势遏止住,但不仅没有任何效果,反倒是各方损失惨重。
就在鲍里斯受伤的同一日,负责掩护机械化第8军右翼的第34坦克师,在缺乏步兵掩护的情况下,对阵德军的“赫尔曼•戈林”团,结果,不到两个小时的战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