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当然不会再有任何心理负担。
“所以,无论是崇祯肯给我本人封爵赐姓,还是不肯封爵赐姓将来只能过继,咱都有后手可以应对。
本人赐姓,可以比照李克用李存勖。过继儿子,可以比照刘秀刘备,怎么算都说得过去,不亏。”沉树人心中如是暗忖,心情大定。
当然,他绝对不会把这些心理活动说出来就是了,毕竟这些例子有些大逆不道。
这两组例子,一组是重兴炎汉的,一组是再造大唐的,可不能乱比喻。
……
沉树人答应了潞王的安排后,次日一早,一行人也就从信阳再次启程,南下先去武昌。
与此同时,沉树人已经连夜修书一封,启程时,也同时喊了一个心腹信使,让他立刻带着信,快马赶去南京,通知他父亲沉廷扬前因后果,并且请沉廷扬告假到合肥一趟,面见一下潞王,敲定一些细节。
沉廷扬这个南京户部尚书,终究不如北京的同行那么忙,要管的也就是江南的漕运和税赋而已,所以要抽时间请长假,还是很容易的。
这边启程后,一路上潞王府一行倒也没给沉树人添麻烦,潞王和王妃也没把安排细节跟女儿说,觉得女儿还小,不该知道太多太复杂的事情,还不如等尘埃落定再告诉她。
反正这一路上,小郡主也是深居简出,沉树人也没再上门见王府女卷,小姑娘也不以为意,她早就习惯了见不到外面男人的生活方式。
两天之后,一行人穿越信阳道,抵达随州、黄州交界,又过了一天,顺汉水而下入长江,就抵达了武昌。
沉树人跟潞王府诸人告辞,也是到了这个时候,他才再次见到了朱毓婵,跟小姑娘稍微聊了几句。
朱毓婵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跟沉树人也挺聊得来,问了很多问题,沉树人都一一解答,言谈举止妙趣横生见识不凡,让小姑娘很崇拜。
“王爷,那就祝你们一路顺风,静候佳音了,到了合肥,务必派人回信报个平安。下官还有要务在身,必须留在武昌整顿军政,以备援川,就不送了。”武昌码头上,沉树人下船后,就对着潞王一行拱手。
朱常淓:“沉抚台不必客气,但愿武运恒昌,为大明再造一方安宁。”
(注:这里说的是“武运恒昌”不是“武运长久”,所以没问题,别说这是日系风,南北朝时谢眺就说过“武运方昌”形容初建军功,
但如果一直打胜仗,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就变体为“武运恒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