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攻击,会立刻炸营,将役工和军队混在一起,绝对是一件反而降低战斗力的行为。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民心所向的防守方,役工可以暂时转化为“民勇”,虽然比正常士兵要弱许多,尤其是因为没有训练,只能做一些简单辅助,但至少在士气上,不会像普通役工一样战则立崩。
史上将“民勇”用得最是出神入化的一战,却反而与民心所向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四百年前,秦末大将章邯,以七十万骊山奴工为“民勇”,破陈吴义军、败山东诸国,如果不是西楚霸王项羽横空出世,还真险些被他再给秦国多续几年。
但这种孤例不足为据,正常来说“民勇”仅在防御战、且是民心归附的防御方,才能够运用的特殊“兵种”。
孙策的江东老卒虽然精锐,但仅仅八千人,不可能破得了城。
而且孙策说的“让十二时辰”,是真的“让”,白图发现对方当天真的只是扎营,连伐木做梯,都是第二天才开始的!
夜里太史慈想要出城夜袭,毕竟……这家伙的扎营距离,实在太贴脸,令人不袭不爽。
不过却被鲁肃制止,夜袭什么的,对于军心不定的军队才最有效,一旦夜里炸营,千军万马也只有自相践踏的份儿。
所谓“军心不定”,要么是连胜的骄兵、要么是连败的哀兵,亦或是被截断了粮道后路的惊惶之兵,还有缺乏实战的新兵……
现在城外的孙策军,显然并不是一个好的夜袭对象,反而容易折损城中为数不多的守军——“民勇”只能协防,无法用于进攻,而且守城时正规军比例太少的话,“民勇”的士气也将大幅跌落。
太史慈放弃了夜袭的念头之后,第二天孙策军开始伐木取材,扎起了云梯,建造着冲车。
甚至特意就在距离城外不远的军营中,一点点的造出十余丈的云梯,看得城楼上的太史慈抓心挠肝。
不过陆康特地提醒道:“一年多之前,孙策攻皖县的时候也是如此。就在城下搭建云梯,结果在皖城令出城想要毁去的时候,被孙策杀得大败,虽然皖城令狼狈逃回,但没有半月皖城便失守了。”
攻城时贴脸搭梯,已经是孙策的常用“技巧”。
从云梯的建造速度,也可以看出孙策的军队十分老道干练,毕竟这时军队中,是不会专门设立工程兵的,建造攻城器械,或是垒堡挖沟的时候,最多是有专门的军官指挥,再从普通士兵中分几个小队来做。
云梯、冲车这些虽然只是最简单的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