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计划现在看起来自然甚佳,不管是朱允炆还是齐泰,亦或者重新被提拔上来的方孝孺都对此没有什么意见,反而觉得只有如此才是最合适的削藩进程。
而且目前在布置方面上,黄子澄和朱允炆其实已经撒下了一些棋子,而且就是在北平城朱棣的眼皮子底下。
调任南京刑部侍郎张昺为北平新任布政使,负责长官北平一切政务大权,调谢贵,张信两人为北平都指挥使,统率北平各部屯田卫所兵镇军务,另外调指挥使宋忠为都督,统率总兵三万镇守开平,而这三万军卒从哪里出,自然是由燕王麾下三护卫充任。
如此一来,看似这段时间里朝廷一直都没有针对北平的意思,可实际上自从建文元年开始,黄子澄就已经着实对付这大明最难缠的藩王了。
这些布置手段,不管是从军政两方大权,还是消弱朱棣麾下亲兵护卫的力量上,全都面面俱到事无遗漏,从各方各面消弱朱棣的力量,以待日后削藩之时能够顺顺利利的进行,也是防备这朱棣暴起方案而做的充足准备。
现在看来,整个北平其实除了朱棣麾下没有被调走的燕山左护卫以外,不过仅有王府护卫还在朱棣的掌控之下,北平城内乃至北平布政司下辖各级官员,只要是和朱棣关系不错的基本上都被换的换调走的调走,一个都没有剩下。
目前在北平的这些朝廷官吏乃至武将指挥使等等,全都是建文元年之后朝廷新晋指派过去,一应是朱允炆麾下的人,可以说现在朱棣完完全全处在了朝廷的包围圈之下。
整个北平附近有屯田卫数个,兵卒将士加起来数万人,而朱棣现在手里只是掌握着三护卫当中的左卫,就这还不是左卫的全部力量,仅仅只有一万五千人而已,和整个北平周边的屯田卫相比相差甚远。
不过这些还远远不够,如果放在其他的藩王身上,可能朱允炆一声令下便可以冲进城里将那藩王拿下押解入京。
可朱棣不同啊,朱棣是大明藩王之首,又是宗人府宗令,不管是宗亲地位还是军中声望,尽皆是一等一的存在,又岂是能如此轻易地就被朝廷问罪拿下。
况且其他的手段如栽赃陷害什么的,朱允炆也不可能用在朱棣身上,因为这些完全没有跟脚站住,无法立足的罪证就是污蔑,到时候引起的广泛影响可就有难说有什么后果了。
所以说弱势没有什么人望的藩王想怎么收拾也就收拾了,哪怕是朝廷故意污蔑等等阴损手段也无所谓,因为没有多少人会在乎。
可等到朱棣这般强势的藩王面前,什么鬼魅手段下三滥的计谋,统统没有用处,反而还会给朝廷招惹是非,想要彻底削夺朱棣的燕王爵位,首先一点要做到光明正大,要堂堂正正的在正面给予朱棣沉重的打击,就算是要削藩的借口,也得有强力的罪证配合才行,不然何以用其让另外的宁王辽王心生胆怯进而害怕臣服呢。
别看现在朝廷好像是掌握了全局一般,可实际上黄子澄头疼的地方也不少,最起码他们目前为止还真的不能动朱棣半点汗毛,相互之间就只能这样僵持不下,直到哪一方再也忍受不了才会做出改变。
朝廷削藩大计已经进行了大半,剩下的这几个藩王当中燕王被盯上了,宁王辽王暂且延后,谷王庆王肃王三位无足轻重,秦王晋王更是没有威胁,至于并非是攘夷塞王中的那些藩王,他们现在在朱允炆的眼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印象了,等到时候朝廷下诏过去,还不是得俯首帖耳唯命是从吗。
可是现在燕王还没法动,甚至朱允炆这个时候还真的希望自己那位燕王府能够闹出点什么动静来,好给朝廷一个借口,这样才能够如泰山压顶一般将北平拿下,削夺他燕王的爵位,到时候贬为庶人扔到凤阳宗室监牢去孤独终老就是朱棣最后的下场……
但朱棣又不是傻子,明知道心在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自己,怎么可能在这种时候有什么异动,就连手下人都再三叮嘱要小心再小心,防的就是朝廷抓到一点空隙就扩大开来,然后便往朱棣身上泼脏水,到时候真的是洗都洗不掉。
所以越老实越好,王府越保密越好,暗中的准备谋划更是一点都不能泄露出去,不然那就是给朝廷最佳的借口,燕王府也就会随之烟消云散了。
燕王府和朝廷双方就这样僵持不下,朝廷是不敢先动手,没有足够的借口和强硬的理由,动手了就是理亏,而且还必然是亏本到了极点。
朱棣这里则是为了防止给人口舌,另外也有他的筹划准备还没有完善,时机也并没有真正到来,更加不会冒然行动,巴不得越安静越好呢。
可就样一直不行动也不是办法,朱棣可以继续等下去,朝廷的削藩进程可不能停,现在既然动不了朱棣,那就还是跟原来一样,盯死了就好,甚至还可以再找一些借口什么的,多给北平增添一些保障,最好是连朱棣剩下那仅存在一万五千三护卫军卒都给调走,一点士兵都不给他留下,如此才能真正的算是万物一事不是。
至于削藩计划的下一步,那必须要找寻可以作为接下来下手目标的存在,如今可不是需要缓冲的时机,经历了短短一月时间连续削夺三位王爵,又靠着云南西平侯府沐家的检举削夺了岷王。
这样的局势下,正是适合朝廷大举削藩的时候啊,不管是黄子澄还是齐泰,亦或者方孝孺,这三人全都一力表示要尽快继续削藩大计,朱棣我们是动不了,可不代表其他人也不能动不是。
原本的计划那三位威胁最大的藩王依旧可以保持不变,但是如谷王肃王之流,这些一样属于攘夷塞王序列的大明藩王,朝廷对于他们可没什么忌惮的地方,该是列为削藩目标才对……
喜欢大明军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