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常,你这次立了功,是打算继续留在府里帮我,还是想牧守一方?”诸葛亮看着马谡,期待的看着他:“如果你还愿意在府里,那就担任长史一职,与公琰一起共事。如果想牧守一方,那就去关中。”
马谡有些诧异:“丞相,杨威公不是升任长史了吗?”
诸葛亮惋惜的摇摇头:“威公性子太急,与同僚关系不佳,闹了些矛盾,前两日便回家养病了。”
马谡若有所思,又道:“关中三郡的太守还没有定?”
“京兆尹已经确定了赵素,左冯翊和右扶风还没有确定人选,赵素报了两个人来,我一直拖着没办。关中重要,不能全交给汉中人,我要有一个信得过的人在关中才行。”
马谡想了想,又道:“我自己没什么意见,全凭丞相吩咐。 丞相认为我去哪里比较合适,我就去哪里。只是襄阳之战,我虽有微功,却绝不是首功,其他人还没有人赏赐,我先升迁,这似乎不太妥当,怕是有损丞相公正。”
诸葛亮笑了起来,摆摆手:“幼常,你过虑了。襄阳之战,功劳都是明确无误的,封赏很快就会下达。要说有什么问题,大概也只是魏霸一个人的事。他的功劳其实也没什么疑问,只不过他最大的功劳就是让孙权吃了大亏,而现在要想与吴国保持联盟,我们就不能不有所忌惮,所以不能像普通人一样封赏他,要费些周折。至于你,你和吴人又没什么冲突,不会有问题的。”
他想了想:“这样吧,你先在丞相府任长史,等吴国的事平息之后,你再去关中任扶风太守。届时夺取陇右的重任,就要交给你了。”
马谡没有再说什么,躬身领命。
见马谡答应了,诸葛亮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时,有人匆匆的走了进来,附到诸葛亮耳边低语了几句。诸葛亮点点头,脸上的笑意更盛。
费祎识趣的问道:“丞相,有什么喜事?”
诸葛亮似乎有些忍俊不禁,他摇摇头,笑盈盈的说道:“没想到魏霸和陛下倒是说得来,他们现在正在宫里畅谈襄阳之战,据说陛下听得眉毛色舞,大呼痛快,连皇帝的礼仪都顾不上了。”他转向马谡说道:“你和魏霸相处日久,可见他如此健谈?”
马谡也很诧异。“这倒没太着意,他平时和我说话总带着三分敬而远之,没看出有多么健谈,也许和那些年轻人说话的时候会健谈些吧。”
诸葛亮很随意的问了一句:“那你们都说些什么?”
“军务,偶尔也涉及到一些人物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