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都市言情 > 我本炼炁士 >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中医只需调阴阳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中医只需调阴阳(1 / 1)

“迂腐!你是他修行的师兄,我当他中医的老师,两者岂能混为一谈?再说,只是让他挂个名号,又不要他正式拜师,你这就觉得吃亏了?”

陶余中嘴上这样说,心里其实还是希望收周庆为徒弟的。

他带的学生不少,但能将基础知识掌握得这么全面的,还真找不出几个来,而且这还不是周庆的主要职业,寸贝礼说他“天赋出众”,确实不是自吹自擂。

对于追求长生的道士来说,医术只是他们的附带技能。陶余中知道寸贝礼的来历,甚至还认识寸贝礼的师父李逸云,所以他很清楚,周庆的这些中医知识,应该确实只是他“顺便”学习的。

一个是副业,一个是主业,陶余中把周庆和他带的学生一比较,顿时就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来。

“不拜师还差不多。”寸贝礼理所当然地说道,“他要学医难道我不能教他?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医术并不比你差。”

“我知道你们修行人确实有些玄而又玄的特殊手段,但那不是普通人能够学得会的,小周就算学会了,也无法传给后人。中医要想传承下去,靠你们那种方法是根本不可行的。”

陶余中把话题扯到中医的传承上来,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想让周庆继承他的衣钵,把他的医术传承下去。

寸贝礼当然明白他的心思,于是开始和他展开辩论:“陶师兄,你行医这么多年,看来对中医的理解还是不够深刻。”

“中医的理论基础是什么?阴阳五行,藏象五气,五运六气,这些哪样不是玄而又玄?中医和玄门术法、风水占卜一样,不可能有科学依据——最起码短时间内不可能找出科学依据来。”

“那么,本身就是不科学的东西,而你们却想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传承,你不觉得这本身就是一种悖论?”

陶余中无言以对。

确实,中医的理论基础阴阳五行学说、气一元论、经脉学说、干支甲子等等,都是形而上——西方称之为哲学,中国称之为玄学,用“科学”根本无法解释。

而中医院校的教科书,一半以上的学习内容是西医基础,对于中医经典的学习反而少得可怜,因为西医才是现代科学能够解释的东西。

寸贝礼见他没有反驳,又继续打击他道:“准确地说,你的医术,其实已经背离了真正的中医!”

“不可能!”陶余中对寸贝礼质疑他的医术大为不满,“我的医术传承自老师,你这样说,意思是老师也不是真正的中医?”

寸贝礼道:“咱们今天就事论事,你别扯上老师,如果你觉得我说得不对,完全可以据理反驳。”

“中医的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就应该抓住以本气为中心的辩证,但现在的五脏辩证体系却是抓住疾病邪气来辩证,只看局部不看整体,辩病论识,这和西医的治疗思路有什么区别?治标不治本,可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误区!”

“现在很多人不相信中医,或者觉得中医疗效慢,辩证思路都错了,效果怎么会好?”

陶余中听得大惊失色!

因为,不光他学的是五脏辩证体系,现在的教科书教的也是这种体系,执业医生考试考的仍然是这种邪气辩证体系!

“你这是离经叛道!”

“何谓经?何谓道?”寸贝礼看着陶余中气急败坏的样子,却是毫不在意地笑道,“而《黄帝内经》著于五千年前,五脏辩证体系却只起于明清,两者相差了数千年,后人理解错误,走了歪路,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只有像《温病条辩》、《伤寒论》等严格抓住本气来辩证的典籍,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中医!”

“这样说你可能还不相信,我举个实例,当年的小柴胡汤事件,用的就是五脏邪气辩证,所以病者长期服用小柴胡汤,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但如果用阴阳本气辩证来分析,慢性肝炎肝阴不足,阴虚而生内热,这是典型的阴证。”

“用治少阳病证的小柴胡汤来治阴证,能不出问题吗?”

此时,陶余中陷入了沉思。

从跟随老师学医开始,他就学习的是五脏辩证体系,现在行医授徒,用的也是这种辩证体系,虽然效果不算很好,但他却认为是自己本身学艺不精,从来没有怀疑过是辩证体系的问题。

他下意识地想反驳寸贝礼的话,但张了张口却发现不知道应该从何说起。

而寸贝礼却坐在那儿侃侃而谈,根本不顾及陶余中的感受。

“再说现在主流的另外一个辩证体系——六经辩证,六经辩证声称肇始于张仲景的《伤寒论》,但实际上,这是对《伤寒论》中‘三阴三阳辩证’的误解。”

“六经辩证仅仅是以足六经的经脉症候和循行特点为基础,将伤寒病症加以归类,试图解释病症的发生、传变和转归的机理。”

“而《伤寒论》中所述各种病候更多,其中大部分的脏腑病症无法用六经辩证来阐明机理,只能用脏腑理论和阴阳常说来进行解释。”

“所以说,六经辩证完全是对后人的误导!”

陶余中已经被寸贝礼侃晕了头,他不由得问道:“五脏辩证思路不对,六经辩证又不全面,那你说,什么才是中医真正的辩证体系?”

寸贝礼理所当然地道:“当然是阴阳辩证!世间之疾千变万化,但总归脱离不了阴阳两类,阴平阳秘,病从何起?”

“混沌生一炁,一炁化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生八卦,而八卦又生万物,其中变化太过玄妙,各人理解领悟不同,侧重点也就不同,所以才有了那么多辩证体系,但追根溯源,调和阴阳才是根本!”

“陶师兄,这其中的玄妙,不是修行人很难理解。有句话叫‘十道九医’,不是说道士都喜欢学医,而是他们修行有成之后,对阴阳之道和天人之道的理解更为透彻,辩证更为精准,学中医自然是探囊取物。”

“所谓医者近道,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真正参透了阴阳学说的大医,那他离得道也不远了。”

寸贝礼一番话不但将陶余中说晕了头,也让周庆觉得受益不浅。

一气观的一炁桩站到最后,就要“形神相合”,而阴神和肉身不正是“阴”和“阳”?

一炁可以化两仪,而两仪又何尝不能合一炁?

最新小说: 修真逍遥行 天域九变 炼心仙魔录 倚剑游江湖 万华仙宗 深藏不露:世家天才小姐 仙戈行 老祖不飞升 你好道尊 随身空间:带着筷子去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