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会写字的在跟前还是方便很多的,叶青凰很满意,将屋里要存放到楼上的东西清点好后,又去了西偏屋。
西偏屋里,叶子皓抱着小吉祥,正在这里和爹说话,叶青柏和周子康也在这边。
叶青柏看着那些衣料、首饰可羡慕得紧,不过这次可没随便开口讨要。
他自己也清楚,今晚不同往日了,这些礼可都不会便宜,就算他开了口,也不一定要得到手,还是别自讨没趣了。
在见到凰丫头带着掌事嬷嬷来登记那些礼,说是帐目要分明,别人的礼也不是那么好收的,以后得在不坏百姓民生、不违规矩的前提下,要掏私库回礼的。
他心里就暗自庆幸不已,幸亏没开口。
没想到这些礼还要登记起来、还要还的。
大家都到齐了,就去前厅吃早饭,叶子皓就喂小吉祥吃米糊,叶青凰继续清点礼物。
于是大家都知道他们大清早竟然在内院里接待了两个客人,一个开首饰铺子的、一个开酒楼的,而且都是欧阳大总管的旧交,给大总管面子见了一下。
其他人到没多想,到是周先生有些担忧,将叶子皓拉到一旁低声提醒他。
“你可是大人,今天为大总管开了先例,以后还会有大管事、各种管事甚至前头的下官们……”
有一就有二、有二就会有二十,很多人走着走着偏离了初衷,就是被身边各种人影响,不知不觉走偏了而不自知,等发觉时已来不及挽回了。
听着师友的提醒,叶子皓心中感动,但真相却不能说,只得解释。
“大总管是这府里掌庶务大权的人,其他人都归大总管来管,自然面子也不如大总管大,至于那些属官,是我手下,我不会因他们而为难的。”
叶子皓只得这么说,又连忙道:“再说我能来这里上任,重点并不是管理地方,而是垦荒开兵田,就近储备军粮。”
“因而我实际比别的城守,要多一桩事情做,何况任期五年,哪里有空在地方上慢悠悠地结交别人呢。”
“我只要在五年之内,在兵田策上交出满意答卷,地方事务不比前任差,就行了,至于以后什么情况,得等五年后的朝廷任命书,才知道结果。”
叶子皓除了今天会客的事不能道出真相,其他的话也是掏心窝子,说得诚恳。
只是此时叶子皓并不知道,别人的任期是五年,他的根本到不了那一天。
但他这翻诚恳解释,也让周先生安心不少。
两家铺子,做为城守府大总管的旧识,而得了便宜抢了登门拜访城守大人的先机,传出去也会羡煞旁人的。
不过叶子皓也解释了,就因为大总管顾虑影响不好,才会安排在清早相见,以避人耳目,不让人说闲话。
也因此大家知道了原由就算,不会再去议论什么了。
但酒楼送来了这样几道菜,中午就能加菜了。
可是一想到要去田庄……
最后只得让欧阳大总管拿去了厨房收着,等晚上加菜。
早饭后,叶子皓就同大家一起去田庄,准备了解实地情况之后,也将麦子运回来。
这边叶青凰也清点完了库存私房,就让大总管带人将楼上隔了开来,也按叶子皓说的在楼梯附近留下空间。
叶子皓的书房不办公,主要用途是以后藏书,或者想清静时就去呆一阵。
但他选择用屏风相隔,就成了半敞式,谁上楼也会很清楚,也无形中能看见谁去了库房。
当然,他的书房不封闭,谁都可以去,而他暂时也没空去什么书房。
他临时办公之地在西偏屋,今天临时会客也在这里。
等大总管把楼上隔出了库房之后,孙氏就领着几个小厮将箱子往楼上抬。
但主要是布料,小款如意就摆到了书架上,胭脂水粉也搁到了妆台上,几盒首饰也锁进了妆台小柜中。
东西上了帐是为了有数可查,常用之物,自然不会收去楼上。
不但如此,她还挑了一些小巧精致的珠钗,分给夏婉儿、赵春杏和陈杏花。
另几个小丫头,自然只有漂亮的丝带和绢花戴。
又拿了几样金镶玉款式的头饰送给翠婶子、晴嫂子和周家婆媳,还给了周先生的娘一对玉镯。
其他首饰就收起来了。
她自己以前戴不起玉镯和贵重首饰,如今有得戴了,却因要带孩子而不敢多戴。
而且今天开始要绣花了,手腕太重会影响拿针手感的。
见她将首饰分送于人,自己却并未戴起来,四个嬷嬷心中暗讶,但想到这两天眼见的夫人性情,又似乎有些了解了。
夫人并不是骄纵跋扈、目中无人、爱慕虚荣的人。
忙完礼物的事儿,叶青凰就将小吉祥交给翠婶子带着玩耍,她把绣架搬到厅外廊下,准备绣花了。
小姐妹一见凰姐姐要绣花,立刻回屋搬的搬绣架、拿的拿绣绷,都激动不已。
夏婉儿绣花手艺一般,又有衣裳要缝,于是也拿了针线过来。
姐妹几个就在廊下坐了一排,阵仗到是热闹。
晴嫂子扶着小铃儿在长廊里练习走路,见了也想拿针线过来,可一想到没人带小铃儿,只得作罢。
她也就是等小铃儿睡着,若是叶华英夜里回来得了空带孩子时,才有时间做针线的。
虽然她们都住在东边院子里,但每天还是会集中到正院和花园这边来打发时间,热闹一些。
而今早周先生给读书郎们布置了功课,这会儿他们都去了梅苑的大书房。
在那里,不但叶青喜他们几个,就是叶华他们几个,也都坐得下了。
从今天起,虽然他们读书的进度各不相同,但都是打了底子的,这时候只要布置不同的课业给他们完成就行了。
今天周先生也去了田庄,因为官田也属于户房管理,城守大人的私产,自然要去亲眼见证一下。
而四个被叶青凰留在身边培养的小少年,早饭前过来请安。
当时叶青凰正忙着,就让陈杏花和赵春杏听他们背《三字经》,背得顺就接着背《百家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