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短篇小说 > 升官发财在宋朝 > 166、第一百六十六章

166、第一百六十六章(1 / 1)

太子要大肆改动制举的消息,很快经由有心人的口, 传到了在大内中修身养性不亦说乎的赵恒耳中。

他初初听闻此事时, 不免老大不快, 连近来与刘娥重修旧好的欢喜, 都被冲淡不少。

他沉着脸,冲随侍身边的林内臣发着牢骚:“六哥好不晓事。中秋那晚,分明还应承得好好的, 莫要自作主张,如今才过了几日,他就故态重萌了。再放任他这般轻率随性下去, 如何担得起监管国家的责任?”

若是让陆辞听到赵恒的这番话, 怕是要因其的厚颜无耻,而笑出声来。

真要论‘轻率随性’、‘任性妄为’的话, 那一百个赵祯加起来,也比不过一折腾就让全天下人都被卷入的天书下凡的赵恒的半根指头。

林内臣心念微动。

若换作两年前,他恐怕还要犹豫一会儿,或是两不相帮。

但在亲眼目睹官家越发喜怒无常, 对朝政的掌控也渐渐淡化, 倒是小太子势不可挡, 既有年轻郎君的锋锐,也有君王该有的沉稳后, 林内臣的立场,很快就有了偏移了。

不光是他,那些个对风向极其敏感的百官的态度, 自然也由原来的敷衍和不以为然,到日渐信服。

——哪怕是瞎子也能瞧出,年仅十一的小太子,远比他那不时突发奇想的爹爹要靠谱上进得多。

对林内臣而言,最为重要的是,跟信任并不稳固、忘性却是不小的赵恒不同的是,赵祯性情仁善温和,极念旧情。

这就意味着,与其亦师亦友的陆辞,是注定要成为朝中炙手可热、飞步上升的新贵了。

况且,饶是官家再气太子‘胡作非为’,也不可能儿戏地立马收回监国的职事,顶多是呵斥一番,再树立一下自己皇命的权威。

谁让官家膝下子嗣凋零,只余这么一子呢。

赵恒再因‘修道’变得糊涂,也不可能犯下叫自己的血脉不继承大统,而要从宗族中过继的蠢事。

林内臣心念电转间,很快下定了决心,笑着提醒道:“殿下广建官学,教化民众,再兴制举,小小年纪,便建下如此福泽千秋万代的功绩,不正证明了陛下言传身教的功劳么?”

赵恒脸色稍缓,仍有些不悦:“早令他不得操之过急,而需徐徐图之,现倒只听那狡童的话,而听不进我的劝了!”

陆辞对赵祯的影响力之大,日愈加深,根本不可能藏得住。

未涉政事时,赵恒还能一笑置之,甚至感到有趣。

况且在太子掌权监国后,陆辞这一原本要为其讲经的左谕德的职事,理应就变得名存实亡了。

怪就怪在,太子与陆辞的关系,非但不见疏远,反倒越发亲近起来。

陆辞究竟是如何笼络太子的?

赵恒不得不警惕起来。

众所周知的是,赵祯在资善堂念书时,为其授课讲经的夫子,可远不止是陆辞一人。

单是赵恒能记得清名号的,就起码还有四位。

偏偏最受赵祯看重,不惜三番四次为其破例,挖空心思、三天两头就想将职位提上一提的,却只有陆辞一人。

赵恒有过类似经历,自然知道放任这么下去,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最初据理力争,将他扶持上帝位,又在澶渊之盟里力挽狂澜,保住大宋河山,有着数次定乾坤的赫赫功绩的寇准,就是由当年满心都是对他的信任的自己,所亲手捧上去的。

后又如何了?

赵恒拧紧了眉头。

他当初爱惜陆辞的殊才奇赋,不惜对其屡屡进行破格提拔,甚至将其任命为东宫官,侍于太子身畔,是想让尚且生嫩的太子渐渐学会驾驭英才。

却并不愿见允许陆辞反臣为主,转而主宰赵祯的行事的。

即使陆辞与寇准的性情截然不同,前者在为臣一道上,看似是远比后者要晓分寸,赵恒还是绝不愿见赵祯有一丝一毫的可能,会重蹈他的覆辙。

特别太子还是众所周知的软性子,一旦叫陆辞掌握住,就连翻身的机会都难得了。

林内臣对赵恒心里的另一层忧虑一无所知,只见官家说着说着,忽就蹙起眉头,好似正盘算着什么,便明智地不再发表看法,而是上前专心为其按起肩来。

只在瞥到官家阴沉沉的脸色时,他忍不住心头咯噔一下,暗叹陆辞这一路风头太盛,果然会惹麻烦。

在是否要向陆辞通风报信的问题上,林内臣犹豫许久,还是决定按兵不动。

若是陆辞瞧不出自己处境凶险,那也注定难以走远的。

天禧二年末,被任命为秘书监后却还没去过秘书省一趟,只专心将原先搁置的绘制《汴京万华图》的旧务完成后的陆辞,就在十一月初的一天,忽然呈上一封奏疏。

赵祯习惯了从自己的小夫子处得到让人耳目一新、又行之有效的有趣建议。

在亲手展开时,他面上还是笑吟吟的,内心更是充满期待。

当看清楚内容后,他就只剩愕然,近乎茫然无措地看向陆辞了。

对于赵祯的反应,陆辞不言不语,仅是俯身,深深揖了一礼。

——让所有人都感到出乎意料的是,风头正盛,炙手可热的新贵陆辞,竟要请求在这腾云直上、正要大展宏图的时刻,告假三月。

理由也很充分:陆母身体略有不适,为人子自当回乡探望,亲自照料。

不知他葫芦里在卖什么药,便有人试探着假意挽留他,问他在京中既有房宅,也有官职在身,帝都更是良医众多,何不将娘亲进京,却要他亲自回密州去?

陆辞毫不犹豫地答道:“娘亲本就年迈,现身体有恙,更经不得车旅颠簸,亦不愿远行。”

别人于是知晓,陆辞并非是装模作样,而是铁了心要回去了。

事发突然,莫说是其他朝官们了,就连与陆辞同吃同住的柳七他们,也没提前得到半点消息,就被砸了个头昏眼花。

狄青一脸如遭雷劈,整个人都懵了。

而柳朱二人固然震惊,但很快就回过味来。

柳七心里不舍失落,却也知此着暂避风头,亦是以退为进,比在京中扛风受浪的要好上不知多少,嘴上则调侃道:“人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你倒好,直接躲回老家去了。”

四周并无下人,陆辞也无意瞒着几位至亲的友人,坦然相告道:“你当我的麻烦,只会来自朝堂之中?”

柳七一怔。

朱说请叹一声,眸光微黯。

狄青微有所感,左看看右看看,并不吭声。

陆辞神色平静,意味深长道:“我再不避避,说不定就走不了了。”

他毫不怀疑,再放任小太子的那难以推拒的一番好意发展下去的话,还在上头喘气,且对手中权力的缓慢流失和转移感到警觉的官家赵恒,早晚要对他起杀心的。

即便大宋据闻有不杀文臣的祖训,但皇帝若要毁了毫无根基的他的前程,恐怕比喝口水还简单。

帝王无错,一旦犯错,头个要被归罪的,就是身边的‘佞臣’了。

刚好在筹备广修与‘天禧二十科’相对应的官学时,密州也在那试行的十州之中。

他这趟回去,还能亲眼督看进展,再汇报给在京中的太子。

毕竟他这般做,着实有丢下刚力排众议、又仔细算计着功绩,紧赶慢赶地给自己升了官小太子的嫌疑。

既然得在外呆上一阵子,能帮上一点,就多帮一点。

陆辞无奈地揉揉眉心。

哪怕他心知肚明,自己是为了保住身家性命,但对不知情的小太子而言,那种被留下孤军作战的委屈无助,就可想而知了。

……还得寻天哄哄。

撇开要避风头这主要原因且不论,回乡探母,也的确是陆辞自为官以来就想做,只因诸事缠身,无暇去做的事。

陆母身体时好时坏,年轻时因生活困苦,积劳成疾,现在虽称得上家境殷实了,始终也调养不好,一入冬就手足冰冷,小咳不断。

她又是个好逞强,不肯叫他担心的性子,唯有从街坊邻居,尤其是与其关系最近的钟家,才能得到一点实情。

三年一晃而过,他还是得回去亲眼看上一眼,才能放心。

一阵沉默后,还是柳七率先开口,故作轻松道:“也好,你自赴省试后,就不曾返乡,纵使一路高生,也是锦衣夜行,是时候回去了。”

朱说赶紧点头附和。

陆辞笑着颔首,又叮嘱柳七和朱说道:“钟弟易弟他们,都已顺利取解,这几日大概就要启程来京。我估摸着,哪怕他们在路上再贪玩,腊月初也该到了,届时还劳烦你们多操些心,替我看好屋舍,也稍照顾一下他们。”

朱说一口应下,柳七则在应下之前,目光不受控制地飘到了那摞由陆辞亲手抽空整理好、厚得触目惊心的复习资料上,顿时油然生出几分幸灾乐祸来。

——他仿佛已经看到那两人叫苦连天的惨状了。

陆辞假装没看到柳七嘴角挂着的神秘微笑,径直在木头人一般直挺挺地僵着的狄青肩上拍拍:“你也稍微收拾一下包袱,别带多了,带些必要的随身物什便好。”

狄青猛然抬起头来,眼底尽是不可置信。

陆辞笑着补充道:“别的东西,我在密州的家里也有的是。即使缺了什么,在当地现买,也比从京里带来带去的便宜,还要方便得多。”

狄青人还在梦里,说话都恍惚着:“……我也要去?密州?”

朱说倒没反应,柳七却立马暴露了塑料兄弟情的本质,嫉妒得快眼红了:“怎么你谁都不带,却要带狄弟去?”

这小崽子,除了特别能吃,干事又刻苦外,怎么就能得陆辞的这般厚待了!

真要算起来,他认识小饕餮的时日,可比这狄青要长的多呢!

朱说默默地往边上挪了挪,好离这失心疯得连狄弟的醋都吃的人远一点。

陆辞理所当然道:“你有官职在身,擅自离京,那可是重罪。而且都是老大不小的人了,怎还要人陪着?”

不顾柳七被气得抚胸的举动,他还火上浇油一般,在浑身幸福得冒泡泡的狄青脸上亲昵地捏了一把,宠爱道:“小狸奴还小呢。”

按照陆辞的教育方针,年岁小的时候,就该多游山玩水,涨涨见识,扩宽视野。

再过个三年,等小狸奴变成皮实肉厚的大狸奴后,自然就能毫不留情地折腾……嗯,磨砺了。

听出他言下之意的柳七,原本的嫉妒心倏然就烟消云散了。

他僵硬地侧过头来,看着一无所知地高兴着的狄青,顿时默默地为其捏了一把冷汗。

最新小说: 倾国医仙:纤手转乾坤 东风知意 娘子,求验尸 王后心怀蜜谋 她身着龙袍 我帮主角上位的日子[系统] 我只是个纨绔啊 音缘 继承100亿后被神盯上 侯门春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