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脚,陆贞下了公主的车,上了出城时坐的那辆,和陆先生一路回城,而公主车驾转向东,城郊一处村落而去。
不过一刻钟到了地头,穆蓉下了车,四处看看,颇有兴致地问道:“你都准备好了?”
她问的却是王文远,要不是这家伙邀请她出城观看新式农具试用,她才没有那么闲亲自跑一趟马家。
王文远来扶她,指了指道旁的几个人,说:“请公主殿下前来观看,自然要准备好了!”
穆蓉在官道上站定往王文远指的方向看,几个老农正跪在田里,护卫们四散开去,封锁道路,穆蓉摆摆手,让谷雨和玉兰留在马车上,带着素心跟着王文远走到了地头。
王文远摆摆手,青城自去请几个老农起来,穆蓉兴致勃勃地看着地头几个器具,饶有兴致地问道:“这些都是怎么用的?”
王文远笑着问她:“你知道怎么种麦吗?”
穆蓉瞥了他一眼,反问道:“你知道?”
还笑话她,他难道会懂吗!
没想到王文远却点着头理所当然地说:“我知道啊!”
穆蓉疑惑地看看他,王文远露齿一笑,说道:“你以为那深耕之法是我找人写的?”
难道不是?穆蓉腹诽道。
王文远似是明白她心中所想一般,笑道:“我是确确实实研究过如何增亩产的,深耕之法也有我自己的想法,在张家坳,我也是跟着积年的老农亲自动过手的。”
王文远着她去看那一堆的农具,一一介绍道:“你看,这个是梨,这是梨头,一般都是单头或者双头的,这个比较多,足足十个梨头,是最新出的排梨,需要三头牛来来才能走的动!这个叫耙,你看这两个是不是一个密一个疏?疏的这个是走第一道的,密的这个就是走后面两道的,等会你就知道区别了!”
王文远蹲在地上,全无形象可言,指着地上一件件的农具逐一给穆蓉介绍过去,还说的头头是道,穆蓉有一瞬间的恍惚,这个人似是那人又仿佛多了些什么。
正走神间,王文远站了起来,笑道:“说是说不明白的,还要亲自看过才知道效果如何,怎么样?我让他们演练给你看看?”
看穆蓉点了头,王文远拉着她退后两步,轻声说:“别弄脏了衣裳,你老实待在这里看着!”
说完,避开其他人,偷偷捏捏穆蓉的手,才若无其事地放开,喊了一声:“开始!”
自从进了二月,王文远一直往返朔州新矿和项城之间,不时地还要下到县府查看农田情况,穆蓉则忙着行部的事,忙着给矿上增加人手,调配工役到各处,疏通河道虽然是重点,可各郡府县府之间官道平整县衙修正也需要很多工役,两人说实话已经大个月没有见过面了!
今日之前,穆蓉没有什么想法,可被王文远这么偷偷一捏,那脸跟着手被捏过的地方一起开始发热泛红,虽然板着脸,却再难忍住一脸的温柔。
王文远背着手,站在她身边,和她一起并肩看向农田。一声令下之后,便有老农牵着三头牛过来,手脚麻利地套上绳索,四个人抬着那排梨,两个人赶着牛,慢慢下到田里。
还没开始呢,穆蓉眉头便皱起了,这五个人才能使得动这排梨吗?
王文远轻声说:“先别管这些,看完再说!”
穆蓉没说话,聚精会神地看着,只见两个人在前面引着牛,两个人站在排梨后面,伸出手去扶着两个突出来的把手,还有两个竟然踩着站在排梨上方。
“新矿新出的这一批铁,因温度高,重量反而减轻,做排梨倒显得重量不够,非得两个人上去压着,梨头才能深入土壤,否则梨的太浅,麦长不实,会减产的!”
王文远解释道。
穆蓉轻轻颔首,眼睛盯着那慢慢开始启动的排梨看,晋地土质疏松发黄,排梨走起来倒是很顺,启动的时候稍稍慢了些,等上了路反而能看出好出来了。排梨长度总有一丈余,就这么滑出去,深藏一冬的深色土被翻了上来,在排梨的隔断下,乖顺听话的像个小姑娘。
穆蓉没见过普通的梨是怎样的,一旁围观的附近村民倒是齐刷刷地低声赞叹,窃窃私语之声不绝于耳。
王文远也是大为敬佩,他说:“此种梨具,我第一次见到的时候,惊为天人,竟然可以方便至此!”
王文远指了指那硕大的耙子,说:“等会你再看看那耙子,就明白这巨大的排梨和耙子简直是绝配!”
穆蓉嗯了一声,再看那排梨,已经掉头回来了。
“这一块田有多大?”
穆蓉指着连成一片的农田问道。
王文远说道:“一共五亩,算起来,一户百姓耕作的农田,也就这么多了!”
根据底下人报上来的数,原本的那一百四十多万亩农田不算,曹常商贾也好,蔡崔世家也好,让出来的田亩分给佃户也是按照五亩给分开的。为了推广这新式农具,同时也为了节省人手,王文远提议把各县农户按百亩为标准划分成组,每百亩配备一套新式农具。春耕时日最多十天,新式农具每天耕作二十亩,才算是勉强达成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