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地大人多,聚集了大顺朝将近十分之一的人口,京都的人对这座上千年的都城的认同感已经深入骨髓了。这里有权力中心大汉宫,有最繁华的街道,八方来夷将这里视为上都,京都人的骄傲是写在血液中的,除了京都,其他全是乡下!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京都庞大的人口,交织的各色人群,南北文化冲撞了上千年,也孕育了许多奇怪的人,承恩伯便是其中之一。
京都权力圈是很复杂的,阵营很多。没有人能说得清楚谁是哪个阵营的,不能按姓氏来,也不能按地域来,更不能按官位来。权力场上你进我退,每天都有新势力进入,也不断有人淘汰退出。但就世家圈,公认处于第一位的便是八大世家。就算大多数世家嫡支都觞在那场帝劫中,几百年甚至动辄上千年的历史底蕴不是盖的,偏支屡出不穷的人才也能力挽狂澜,当朝听政,身居高位。没有办法,在这个几大书院全部都是八大世家自己的族学的年代,泥腿子,小地主,根本没有多少资本可供子弟读书上进。每年能取得一张上京参加论政大典门票的又不是世家出身的人,那可真是比西洋镜都难得。别的不说,自建康元年秋闺时,至今已经产生了两千多位进士,非世家出身的有吗?有的,仅十一位,差不多两百人能出一位。在这种情况下,世家只要不是自己作死太过,想要被淘汰还真是一门技术活。
如今的承恩伯周家还真是技术高超。
涂州周氏,最早的历史可以推朔到周天子时期,这可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世家了。汉朝三百余年,余韵尚存,出过三位皇后,七位皇妃,仅次于赵氏一族。汉顺帝最后一个皇后就是出身周氏。帝劫之时,一同被掳走的包括周后在内,周氏一族被洗劫一空,以至于靖康皇帝登基之后,想要恩赏周氏后人都找不到人。廷议了三天,无果,只能暂时空置。建康皇帝登基后,原王妃周氏被册封为皇后,恩赐母族必不可少,寻来寻去,只找到一个周广孝。
此人是何人呢?据传,此人不过是周氏偏支的偏支的庶出小辈,生母不详,这些都不是问题,可问题是此人早年浪荡形骸,不学无术,已经被逐出周氏一族了。
能怎么办呢?当朝皇后,母族一个人都没有的话,可是大不祥啊。只好捏着鼻子认了,封个承恩伯,面上过得去就行了。于是,一个伯爵爵位空降到这个浪荡子身上,已经四十岁了,还是个光棍,一夜之间做了伯公了,你说说该找谁说理去?
周广孝此人虽然早年浪荡,不学无术,说他走鸡逗狗都是夸他,就差捧个破碗要饭去了。可是他本人却是聪明的,一朝翻身做了伯爷,便经常进宫给皇后请安,还时不时倒腾些小玩意给周后解闷。周后体弱多病,闭宫不出,也就只有周广孝时时进去看望,说说话,都逗闷子,周后对他怒气不争却也存了一分感激之意。周后临终之时,将自己贴身的宫女送给周广孝做妻,也算是给周广孝成家了。
要不怎么说周广孝聪明呢?仅仅如此他也就是个小聪明,周后去了,周广孝最大的靠山没了,可他举全府之力,硬撑着以母族之礼给周后送了奠仪,并一路跪行送周后进了东陵。建康皇帝念其尚顾及仁孝,平日里不免多加照顾。内宫采买不是大的军资,关系不大的都愿意让他分润一二。
同安堂乃是建康皇帝自己的私产,向太医院供应药材,算是从左手到右手,让周广孝从中联络,收些分润,贴补家用,并不是多大的事。于是便是如此操作的,周广孝从太医院取得药材采购清单,然后交给同安堂准备,结账则是周广孝从内务部领银子,再与同安堂结算,事情就是这样的。
再说郝管事,还是跟周广孝有关。有建康皇帝照应,周广孝不是个傻子也知道要让同安堂的管事便是自己人,可巧,有个少年时曾经有过绮思的表妹的儿子年纪合适,脾气相合,表妹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自己若是一直没有子嗣,将此子过继给他也行。周广孝当然愿意了,不过他不是傻子,一旦过继,再安排他进同安堂,那太明显了,因此与表妹私下里约定,暂时不通知族里,两人口头先定好,等时机成熟再到族里上谱,反正周氏一族就剩他一人了,什么时候上谱还不是他说了算吗?于是郝管事就做了管事,另外寻了宅子安置,表面上的舅甥,实际上的父子联合发财,不亦快哉。
郝管事进承恩伯府从来不用通报,进了门房,门房说承恩伯出去访友了,要晚间才回来。郝管事一想,那晚间再来吧,便去了小情那里胡闹了一下午,酒劲上头,也忘了正事,一觉醒来已经第二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