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相因,都因为对匈奴的远征而耗尽,于是朝廷不得不开辟新财源,那便是盐铁专卖。
第二,盐铁官营流弊甚多,兴利之臣乘机损公肥私,威重于六卿,富累于陶卫,或许朝廷设想时是善政,落到地方叫大小官吏执行时,就变成了恶政。
第三,关东不堪战争负担,在孝武晚年动荡不安,六畜不育于家,五谷不殖于野,民不足于糟糠。多有连糟糠都吃不上的百姓揭竿而起,进攻郡县,虽有绣衣使者镇压,但治标不治本,再这样下去就要复亡秦之迹了。
桑弘羊默然不对,因为这都是战争导致的问题,只顾左右而言他,夸大战争带来的利好,说得好像这些牺牲是值得的。
而贤良文学走上了另一个极端,他们将武帝朝对匈奴的征伐,贬得一文不值。
将开拓的广袤土地,说成荒凉无用,直说得河西朔方加起来,还没幽州那边战略收缩放弃的造阳数县之地大。
当时主持会议的丞相车千秋对桑弘羊多有维护,而将贤良文学召至长安的杜延年,以及他背后的大将军霍光,则是儒生们隐隐的支持者,他们可不得将其吹嘘成“周公再世”。
可桑弘羊倒台后,贤良文学却发现,事情有点不对劲。
非但盐铁没废,大将军还渐渐开西域,击乌桓,平西羌,如今更要举大兵远征匈奴了!
这已是在挑战贤良文学们的底线。
祝生原本是对霍光充满期待和信任的,相信他会如周公一样,开创一个成康般的治世。
数日前坊间传言散播时,祝生还为大将军说过话,表示大将军如此贤明,轻徭薄赋,绝无这种可能,但今日,却被狠狠打了脸。
他们当年的努力,口干舌燥的辩驳,真挚称赞大将军为“周公”的感情,都被霍氏今日的作为玩弄了,践踏了!
“大将军如此英明的人,为何会犯先帝已承认的错?“
祝生想不明白:“莫非是傅介子、任弘等人贪边功怂恿?那乌孙国被匈奴攻击,任弘乃乌孙之婿,设西域都护府便是他们的主意……“
“别给大将军找理由,一味维护他了。”
桓宽却否定了这点:“傅、任虽为边郡大吏,然任弘似非霍氏一党。”
还是刘子雍直接道出了他的猜测。
“当年盐铁之议,吾等说过一段话。”
“今明主修圣绪,宣德化,而朝有权使之谋,尚首功之事,臣固怪之。”
桓宽是当时的记录者,当然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