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六恢复早朝,各衙门也开始办公。
早朝的时候,昭帝便宣召了陈国使臣。
陈国使臣乃是韩王陈迩。
一上殿便哭拜于地,口口声声请昭帝做主。
昭帝倒被弄愣了。
陈迩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蓄着短须,身材瘦削,容貌文雅,看起来便是个文质彬彬的书生。
他跪伏在金殿上,完全没有属于一国皇子的威严与风度。
昭帝沉声道:“贵使有什么事慢慢说来。”
“是。”陈迩答应一声,还没说话,眼泪便断了线的珠子一般再次滚落下来,哽咽道,“陛下,想必陛下不知,我陈国国内此刻已经是天翻地覆。多年前不知父皇从哪里认回来一个儿子,封为平安王,除了知道姓陈,我们这些人连他的名字也不曾听说过,更加不曾见过真人。
“而这个人也好像是那夜昙一般,只是一现便没了踪影,所以我们对他一直都没有什么印象。可是不久前,算起来大约有十个月了,也就是去年的春天,他不知打哪冒出来,虽然从来不在人前露面,却把父皇哄得团团转。
“本来我们陈国与大禹实力悬殊,从未想过要与大禹正面为敌,至于私底下那些手段,大家都心知肚明,小臣也不会否认。可是这厮竟然挑唆着父皇筹集军队准备对大禹作战。
“大禹的实力我们都心知肚明,若要正面交锋,我们连一筹的胜算也没有”
昭帝听到这里,脸上不禁露出一丝笑意,隐隐有些自得。
陈迩继续说道:“我们这些人集体劝谏,可是父皇竟执意不听。而那陈定那厮名叫陈定字昌,那陈定不知用了什么法子蛊惑父皇,就在三个月前,父皇收缴了我们弟兄所有的权力,名义上是要权力集中归于帝王一人,其实却都落在了那陈定手中。
“可是这段时日,我们的日子还算是不错,我们都知道明里斗不过这厮,所以兄弟们常常聚在一起,借着宴饮为名,商议如何铲除这佞臣。岂料,这厮耳目众多,在一次宴饮之时,竟然”他说到这里放声大哭,“这厮竟然真的敢动手大皇兄被他当场击杀,七弟八弟也都受了重伤。
“恰好那一次,小臣因为身体不爽,未能与宴所以幸免于难,其余的弟兄都被他抓起来关进了天牢。
“可恨朝中众臣竟然畏于此獠威压,不敢反抗,全都归于他麾下,便是有些不服的,也被他一一打压,或杀或罚或者贬株千里,自此我陈国朝堂变成了他一人的一言堂
“父皇惊觉,想要再对付他,却已经为时已晚。所以便悄悄下了一道诏令,命我带着幼妹悄悄出使大禹,愿结为秦晋之好,以求大禹能解我陈国之困。我父子君臣必当铭记陛下恩典,永志不忘”
陈迩自然知道这样空口白牙求恳是没有用的,所以双手奉上了一份厚厚的礼单。
并且再次痛哭流涕,“小臣出发之时已经竭尽全力隐藏了行迹,可是路上还是遭到了陈定那贼厮的追杀,路上历尽艰险,好容易才抵达大禹京都。可怜幼妹自始至终不知情,还以为自己仍旧是昔日那金尊玉贵的小公主小臣伏乞陛下垂怜”
说着又哭拜于地。
双安接过礼单双手奉给昭帝。
昭帝展开一看,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份染了血的国书。
陈迩解释道:“这封国书乃是父皇亲笔,因怕陛下不信,所以是刺破了中指,以血书就。”
昭帝仔细看这封国书,果真是字字泣血,陈国允武帝陈奉先遣词十分谦卑,字字句句都是求恳。
昭帝看罢,略扫了一眼,那长长的礼单,道:“韩王原来辛苦,还请到偏殿歇息。”
陈迩忙道:“下臣知道来的不是时机,赶在了贵国节庆之时,但事关国家存亡,下臣实在不敢懈怠。臣已经在驿馆歇息了数日,并不疲乏”
双安走下去客客气气说道:“韩王殿下说了这么久,想必也已是口干舌燥,还请殿下到偏殿用茶。”
陈迩这才清醒过来,人家君臣这是要好好商议一下,因此便点头答应跟着双安离开了。
昭帝把手中的礼单并国书交给小禄子,示意他:“给诸卿瞧一瞧。”
小禄子双手接过举过头顶,走下去,把手中之物从三公开始请群臣阅览。
萧凤梧自然也看到了那封血书以及罗列珍宝以及部分疆土的礼单,然后神色不动的将之转给身后站着的荣王世子。
等群臣全都看罢,礼单和国书又重新回到昭帝案头,昭帝这才问道:“诸卿有何高见”
大殿上一霎寂静无声。
昭帝又拍了拍案头,道:“这里是禹陈边境传过来的战报,陈国的确纠结了五十万大军蠢蠢欲动。这里还有兵部请战的奏折。诸卿前一阵子也都有所耳闻吧那么,诸卿说,这一战,咱们是打还是不打”
群臣一听就愣住了,人家都要打咱们了,咱们还能不应战
几名武将立刻便出班奏禀,要打。
昭帝微微一笑:“这是自然,”他伸手抚了抚那厚厚的礼单,“可是要怎么打,却值得研究。”
这有什么好研究的他们五十万大军,咱们至少也要五六十万,去打不就成了
群臣乱哄哄吵了一个上午,昭帝笑眯眯地看着,他的意思打是必须要打的,但是要不要接受这一份国书和礼单,掺和陈国内政,以及若是出征将帅的人选怎么定。
萧凤久的眉头越来越紧,他在御书房外冻了一夜,虽然不至于落下什么病根,但是这几日还是有些虚弱,脸色有些苍白,一直抿紧了唇不吭声,最后终于忍耐不住,大喝一声:“这有什好争的”
大踏步走出来,跪倒施礼:“父皇,儿臣愿意请旨出征,不管将来要不要插手陈国内政,首先要保证我大禹边境安全,虽然陈国只是蠢蠢欲动,并不曾真正犯边,但我们也要做到有备无患”
他这一出头,大殿上瞬时安静下来。
昭帝收起笑容,仔细看了他一眼,却转头问萧凤梧:“六郎,你以为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