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游戏竞技 > 异能人的前世今生 > 第六卷 第五十七章 明心见性

第六卷 第五十七章 明心见性(1 / 1)

起心动念是指个人的想法。个人为什么有想法。是因为个人本来就是因缘和合而生的。是人就一定自觉不自觉的起心动念。具体的想法来源于人的感官对于自然界的反应。当然对于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反应不一样。这取决于你以前的因缘。修行的所有法门都是内观自己内心各种想法的生灭。生灭的背后有一个不生不灭的就是佛性。证悟这一过程就是明心见性。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永远也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佛道本为一家。不存在佛道谁高谁低的问题。如果觉得不一样,那是还没有真正领悟到佛,道之真谛。佛经的所有法门皆是观自在。

佛是通过观自在,证得不生不灭的本来面目。道也是通过向内观,在常无状态下体验到内丹形成,以及三花聚顶元神出窍的常有状态。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其妙就是不生不灭的本来面目。其徼就是在知道佛性的前提下的用。大体可以理解为,没有障碍,没有贪嗔痴的生活,或者某些神通。其实吃喝拉撒睡等等一切自在就是神通。

佛家传入中土,在数千年的发展中,融入了大量的中华文化元素,产生于中华大地的禅宗就是典型的道教版的佛教。佛道两家互相融合,共同发展,并且在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上也有颇多相近和相似之处,如两家都注重缘分,讲究因果,承认轮回等等。但是毕竟佛道有别,佛家注重性空、了却、解脱,重性不重命,主要修的是来生,这一点是和讲究无为而无不为,注重性命双修、长生久视的道家有着明显的不同。

几位修佛多年的佛友学法修道,也许是习惯成自然的缘故,动则将修佛的理念和方法引入道法修炼中。有位佛友在修法打坐一旦状态不佳时,就在心里不住地默念佛号。显然,这是他修佛十几年以来树立起来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千错万错,念佛不错。他现在修的是道法,难道进道观拜三清,也口称“阿弥陀佛”吗?他修习的功力上升始终有限,导致家人反对,认为学了无用,最终放弃。还有几位修佛多年的佛友也都差不多,都是很善良的人,修道学法,情况类似,认真修了几年,难以突破,最后也放弃了,甚为可惜。

以佛修道,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

其一,体系不同,法门不同,方法不同,不可混同。佛道理念相近,方法各异,颇有几分“性相近,习相远”之意。中华道家传承发展数千年,博大精深,体系宏大,完美精妙。修法必须严格按照师传来进行,这里不存在自我创造发挥的空间和余地。修法界有一句话,叫做“死学活用”,意思是说,学法修道之人,必须严格按照师传来修,而行法用法,必要时则可视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应拘泥。

因此,修道法而掺杂数量不等的非本门本派的内容,势必程度不同地干扰和妨碍修法进程,诚不可取也。

其二,我们如是说,并非意味着对佛家有丝毫不敬与否定。相反,佛、道同为正道正法,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努力探索和求证着人类与宇宙的生命奥秘,都是人类文明的辉煌产物。现在早已进入了佛家所说的末法时期,伪法横行,同样也是伪佛泛滥。鱼龙混杂,难以辨别。

最常见的,就是将佛教推至登峰造极的独尊地位,说是佛法高于一切,天下佛教最大。总之,“诸教皆下品,唯有佛教高”。言下之意,其他宗教都是远不如佛教的,还妄言道家脱离不了六道轮回,云云。在这里,佛教的重要原则平等心和无分别心荡然无存,破坏殆尽。剩下的,只有违反大乘佛教十大戒律第一条“自赞毁他戒”的犯戒言论,只有典型的增上慢,只有妄语,只有口业。而且,眼下伪佛之风正盛,你只要稍加留意,身边学佛的朋友中,就可能会有人是伪佛的受害者。

面对如此强调和重视因果报应的佛家,这些普遍泛滥的犯戒言论、妄语、口业,以及对无量信众的严重误导,能没有后果吗?可是又有几人清醒呢?

因此,作为学道修法而言,必须严格按照师传进行纯粹的修炼,不能掺杂其它内容,以免造成干扰和妨碍。哪怕是纯正佛家的东西,也同样不宜掺入。在修炼上,要强调佛道分明,方为正理。正佛尚且不宜掺入道法,伪佛若是掺入,更是有弊无利,是为我们修法者戒之。

宇宙大道,生生不灭,佛道同样是在探索和穷尽生命奥秘和宇宙真理。随着中华复兴之路的延伸,道教及其文化的复苏和兴盛乃是大势所趋,而佛道相融、互相尊重,共同为和谐世界和人类大同而努力,更是人心所向。在互相尊重的同时,各按各理,各修各法,既不可以道修佛,亦不能以佛修道,这,同样也是硬道理。

性觉必明,妄为明觉,本觉明妙,觉明为咎。性觉就是佛性的自我体现,众生的佛性不管您有没有体会,他都在每时每刻的流露。就在吃喝拉撒睡中。就在所以的自在之中。观自在就见佛性,观吃喝拉撒睡就见佛性。明白了就是顿悟。

妄就是执着的念头,您如果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念头,就会出现明觉,譬如念佛,念咒,等等以一念带万念的方法,都会产生明,这就是禅菠萝蜜次第法门的来由。修行的过程就是渐修,最后还必须放下开始的妄【佛法亦是】才能明了。所以金刚经说,佛法非佛法。也就是放下船才能到彼岸。

本觉就是佛性,明妙就是明明朗朗,没有办法用语言终究描述。也就是,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真正含义。佛性就在这里,却玄妙的难以用语言表达。

当然了,咎就是不究竟,不终极正确,还有过错。不圆满的意思。妄下的明觉,还必须去妄。不放下妄的觉明不是究竟,还有咎。也就是必须应无所住,才可能到达。性觉必明,妄为明觉,本觉明妙,觉明为咎就是对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另一层解释。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上善若火,火善暖万物而不吝,舍己为人而无怨,故几于道。

上善若金,金善断万物而不悔,使众人处险境而无知,故几于道。

上善若木,木善养万物而不言,处众人之用而不恶,故几于道。

上善若土,土善生万物而不执,臧万物之所垢而无忍,故几于道。

此乃,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之真意。

太极是中国哲学的定海神针。如果把 “太”理解成为“多”,把“极”理解成为阴阳,将这两种理解合二而一,其结果就可以表述为:太极就是太阴阳,就是很多的阴阳。依据这种原则,无极就应当理解成为内部无阴阳的状态,这样一来,太极与无极就成为两个完全相反的概念。

这个结论是显而易见的: 从说文解字的角度来说,太就是很多,无就是没有,所以太极与无极就两个完全相反的概念。这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揭示出了中国哲学的一个认识之误区: 无极原来是太极的对立面,而不是比太极更加原始更加终极的状态。

阐明了太极与无极的关系之后,就为中国哲学带来一个问题: 既然太极与无极的意义完全相反,二者之间就必有一对与一错,对者的命运依然是中国哲学的源头,而错者则应当走下中国哲学之庙堂,以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真空零点能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依据这个概念的原理,就可以澄清太极与无极之真伪。

现代科学认为真空并不意味着一无所有,真空是由正电子和负电子旋转波包组成的系统,蕴藏着巨大的本底能量,它在绝对零度条件下仍然存在,称为真空零点能,或称空间能、自由能等。对卡西米尔力(一种由于真空零点电磁涨落产生的作用力)的精确测量,证实了这一物理现象。

关于零点能的设想来自量子力学的一个着名概念,既海森堡测不准原理。该原理指出:不可能同时以较高的精确度得知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因此,当温度降到绝对零度时粒子必定仍然在振动,否则,如果粒子完全停下来,那它的动量和位置就可以同时精确的测知,而这是违反测不准原理的。这种粒子在绝对零度时的振动(零点振动)所具有的能量就是零点能。狄拉克以量子场论为依据,对真空态进行了生动的描述,把之比喻成为起伏不定的能量之海,所以这个能量之海又称为狄拉克之海。

现代哲学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真空零点能的上述事实,不但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证明了这个结论,而且为太极与无极作出了一个理性的判决: 太极内部生机勃勃,无极内部死气沉沉。因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所以世界欢迎生机勃勃,只允许太极的广泛存在。因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所以世界拒绝死气沉沉,而没有无极的立身之地。(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com阅读。)

最新小说: 人类往事之猩球大战 异能人的前世今生 魔装少女 灵异四人组 超越吞噬 毒宠狂妃:神医九小姐 论怪兽的合成公式 娇娘难追:腹黑魔帝赖上门 绝对狩互 无限斩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