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的拼了。”
到此韩琦冲冠一怒,撕毁了和大雱订购“三百条燧发枪”的订单。现场改为两千五百条枪,且接受了一百贯一只枪的价格。
大雱对此嘴巴都笑歪了,韩琦大爷果然不是盖的,和那些谨小慎微的官僚不同,脑袋一充血他就怒订大单,原本他只打算组建一个火枪营搞试点,现在,他目标是一个军了。
主要是,尽管量产版的燧发枪没有预期强,但也是硬货了,真可以用于实战且便宜的远程武器了。弓箭的使用要求太高,尤其远程长弓手的培训难度太大,且以大宋现在的木材行情而言,合格箭只的制作不但慢还贵,和这些残血版的燧发枪比、显然已经沦为中看不中用的贵族武器。
神臂弩就不说了,大宋枢密院获得神臂弩的平均官价格是近四千贯一架。依照购买力换算,在大雱看来这个价格已经接近后世半辆轻型坦克的价格了。但是没办法,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和官僚体制的损耗制约下,军费就有这么大黑洞,四千贯就只能获得一架神臂弩。
所以在残血版燧发枪也能用的情况下,一百贯一条枪对韩琦的吸引力是致命的。
那么大雱生产一条燧发枪的成本是多少呢?
如果不考虑研发费用和生产线首期成本,仅仅只简单计算造枪的耗材,人工、税收,以及行政管理费用,那么一条枪的费用连十五贯都不到。
是的这次特么的牛逼了,韩琦的两千五百条枪的订单,能让大雱把整个机械厂的建厂成本都收回来还有剩余。
yy完毕,王雱却表现出做了亏本生意的心疼模样,伸手要债道:“相公,我县本小利微,乃是负债经营,不容易。我要求您先支付总订单两成费用,才启动生产应该不过分吧?”
韩琦一摆手打开了他的手道:“谁跟你说两成,你看老夫是这么寒碜的人吗,我副订金自来都是一半起,反正也没人坑我。总加之二十五万的订单,十三万的首期订金会很快划拨过来,你只管生产就行,一定不能忽悠,要严格控制质量。”
“另外,根据我制造压缩军粮的经验,东西总是越造越便宜,往后你到底有没有优惠?”韩琦又问道。
“妥妥的,这笔买卖呈交后,您就是我抚宁县的大客户,往后交易享受大客户特供价八折,如果消费到一百万贯,晋升到高级,则享受七折特价。”王雱道。
“微爱批是什么东西?”韩琦顿时满脑壳的圈圈……
这两日韩琦心满意足,在这个季节、其他文人喜欢拿着折扇招摇过市,韩琦则像个傻子一样扛着大雱赠送的那只枪到处走。
说起来他仍旧没弄懂怎么装药开枪,不过走在街市,抬头看到高空飞行的鸟类,老韩就会把枪抬起来瞄准一下,然后继续把枪扛在肩膀上,去哪都带着。
好东西啊,燧发枪真是好东西啊。
最近韩琦做梦都这么认为,小屁孩到处树敌,不敢信任别人,于是这么好的项目和点子就只要和我老韩合作。
“这是因为老爷我平时的为人和口碑,别人不管他冷暖、大雪封山时节是老夫不计代价把军粮运到西北的,这就是人品,现在积攒够了,才能为我河东换到这样的神器。”
每次和属下一起用饭的时候,韩琦都会一边用抹布撸管一边这么说。
除此之外,韩琦也想的很远。这条满血版的老枪打算差人送往京城交给皇帝。除了帮小屁孩弄个更高的官职外,韩琦自身也很久没被表扬了,有这心理需要,可以顺便沾光。
这很实际,王雱自己把这东西贡献上去的效果并不好,这是基本常识。韩琦帮助请功的话,不论政治上人情上,都能为燧发枪项目多了一重背书,皇帝会更信任,包括王安石在内的那些人更不容易反对。
顺便,造枪效率很不赖,韩琦每日都能看见有人从车间里拿出六七只枪来,测试合格后就装箱等待起运。
这个效率在王雱方面只是牛刀小试,在韩琦看来简直是惊人。照这趋势的话,一年就能完成订单。
其实韩琦对力量根本一无所知。说是说量产了,其实也只是试产的第二阶段,许多东西仍旧在调整。
也就是说虽然有了生产线,但生产线并没有定型,还在摸索整改中。为了追求效率,又是学徒工操作。最后进行总装的大工还不够多,导致良品率没到预期。
其实就算是现在的一条小生产线,每日出产的燧发枪也是十多条,但测试下来,能用的,达到标准的也就六七条枪。别人可以忽悠但不能忽悠韩琦,所以王雱批示:宁缺毋滥,回炉重造。
造造造!
敢于试错,总结经验后纠错。技术和成熟工艺都是慢慢积累起来的,现在能承担最后总装过程的大工数量远远不够,会有各种各样的误差和幺蛾子。然后生产工艺上许多环节也都还有很大调整空间,每个环节的水准和良品率都有改进空间。
这些没有秘诀,就是造,大工带着学徒慢慢适应。
所以韩琦就是用来做实验的,他的这批订单完成后,大雱预估整个品控会大幅改良,吃透总装累积误差的大工数量会翻三倍,那个时候就是真正的生产线定型,上马第二代工艺的时候。
有这批利润垫底,那时候大雱自己的抚宁县都打算采购几千条二代燧发枪进行战争潜力的储备。
“太慢了太慢了……”
其实韩琦心里很满意,表面却道:“小孩你这生产速度仍旧不算神奇。照这样计算,生产这些燧发枪你就需要一年,然后,你还在帮西北投行建设第二代水泥生产线。此外最迟今年秋天,你的团队要远赴太原府给我修建水泥生产线,这些加起来的话事务太多,你的速度不够。”
王雱叹道:“巧妇难为啊,我抚宁县最大的瓶颈是人口。没有人,我也不是神仙。”
韩琦捻着胡须少顷后道:“你的意思是……只要有人你就能用起来,并且能养得活?”
“那肯定的啊。”王雱嘿嘿笑道。
于是,老韩神色古怪的想到了被驱赶到宋辽边境种田的那群暴走农民。
他们过去种田不全是韩琦走钢丝,而是为了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这时代有很多人失去了土地和家园,是因为大宋的土地兼并政策。于是这些人整日无所事事,且会有一部分成为山民逃户,成为不稳定的因素。
倒是某些思路上韩琦也受到范仲淹影响,认为解决了这部分人的问题,那许多问题都会解决。于是韩琦不绞杀逃户又较为激进的情况下,把这群人骗出来并且集中,让他们去边境争议地区种田。
但这个举动导致连皇帝都在戳韩琦的脊梁骨,此点韩琦自身清楚,大宋始终是有恐辽症的。
以前没人公开说这事。但现在依靠外交起家的王拱辰上台,执掌三司政策,主管民生经济。于是和张方平时期不同,只要有钱有粮,老张相对能容忍惹事的人。但王拱辰这龟孙是典型的外交型官僚、而不是带兵创业的人。
当年宋辽边境的争议和纠纷,就是王拱辰出使辽国解决的。这是老王的政治遗产,他再次上台时肯定也是外交跪1舔思维,不容许有人走钢丝破坏他当年的外交果实,何况,他也是典型的保守派,天然会排斥激进政策。
于是可以预见,那群在河东最北方种田的暴走农民,迟早要撤回来。但安置他们却是每个主政官员的大问题。
汗,这时代也只有王雱会喊人不够,其他不论军队还是地方,只会嫌弃人多。人少就钱多资源多,又好管,这永远是的定理。
“你真的觉得人不够?”韩琦再次神色诡异的问。
“是的,如果您想给我一批移民,那我会非常感激。唯独不能付钱给您……您懂得,不是我小气,而是我大宋不许买卖人口,总不能你我来带头吧。”王雱尴尬的道。
韩琦正色道:“别扯犊子,我没穷到问你要这种钱。你只说,能走官面程序确认他们户籍吗?会不会薄待他们?会不会正常依照规矩拨付土地,给予粮食补贴?这群人当时信了我,解决了河东很多的问题,现在形势不同,我想给他们找个好去处,又不给我造成麻烦。”
“可以的。你给,我就要,土地管够,现在我手里什么都没有就是地多。往北那些土地迟早也是我抚宁县的。”王雱道。
“你敢接收多少?”韩琦眼睛发亮的道,“第一期一千人你怎么说,老夫还附送那群泥腿子两月口粮,且把他们安全的送到抚宁县?”
卧槽。
王雱也都被他的魄力给吓了一跳,急忙摇手道:“最终容量会很大,但移民问题上不能那么激进。人们对陌生新事务总是害怕又抵触,也就是说,土著和移民间一定会有情绪冲突,需要时间调和。那么肯定只能以土著思维和习惯主导,也就是说,移民要融入土著的规矩和氛围中去生活,这个过程就不能快,每次的移民也不能多。人多他们就有底气,土著也会防备他们,这不利于同化。于是第一批我可以接手五百人,以家庭为单位,还必须是你那群人中间的典型、人缘好的那些。”
韩琦楞了楞。
王雱接着道:“第一批五百人是试点,群体小,他们自身也不会想到去闹事,土著看他们弱小相反还会照顾他们。等慢慢融合后,下一批再来可以多些,因为那时这五百代表就是缓冲,会帮助新人适应。”
韩琦很急躁的道:“你简单点说,你花多长时间收多少人,老夫手里的这批人有六千多。我自身下一步会发展些制造业,估计能消化个两千。”
王雱道:“第一批五百人,然后在一年半内最终接收四千人。我承诺给予他们同等待遇户籍,分地,帮助他们建房子,瞌睡遇到枕头啊,老城墙外,新城墙之内的地方应该着手规划了。”
韩琦疑惑了少顷后又道:“你在简单点告诉老夫,这事是你占了便宜,还是我占了便宜?”
“汗,咱们这事狼狈为奸相互依存,说这些就见外了。妈的谁知道呢,都是想好后买定离手,吃亏还是占便宜,都是未知的。”王雱尴尬的道。
“说的有点道理,既然不占便宜,那么老夫不用附送移民的两月口粮了吧?”韩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