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深化改革
在分公司建立工人包工队的愿望破产。各分公司有大批的富余工人闲置在家。虽说公司给每名待岗的工人四百元生活补贴费,但这点钱对维持家庭生活开支来讲,只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长时间下去,工人们肯定还要来单位闹事。他们一来,就要影响生产,影响正常工作。解决企业富余人员问题是当务之急。
石原认为,现在有必要召开一个公司领导班子会议,商议解决这个问题。
石原拨通了公司经理陈铁山的电话。陈铁山听后便说,对富余人员企业全部裁掉就行了,我这里工作比较忙,能不能不回去了。石原说,你必须回来,你回来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外埠施工的管理经验,为什么外埠施工能赢利,在本市施工就要亏损?
石原算计陈铁山昨天晚上就应该到家了。前天他就让办公室秘书小王通知领导班子成员今天上午九点到二楼会议室开会。
公司领导班子成员由石原,陈铁山,林娜娜,马复兴,邓晓光,何春来,徐万成(公司总工程师),田援朝(公司总经济师),钱瑞芳(公司总会计师)九人组成。
办公室秘书小王上班就将会议室打扫干净,在桌上摆放好矿泉水。
石原走进会议室时,除陈铁山没到外,其他人全部到齐。
石原在圆桌中央坐定,抬起手臂,看了看手表,时针正好指向九点。便说:“陈经理还没到,我们在等他一会儿,再开会。”
石原说话间,陈铁山推门而入。进门对大家说:“不好意思,路上堵车,来晚了。”
石原替陈经理解释说:“昨天晚上陈经理才到家,也没让你休息一下,就赶过来开会,辛苦你了。”
陈铁山立刻说:“没事儿。”
“昨天晚上几点钟到家的”石原看着陈铁山问。
“我到家时快到夜里十二点了,”陈铁山边回答边走到石原旁边座位坐下。
石原看到人员到齐了,说:“我们现在开会。让陈经理喘口气,再介绍外埠情况。先让工会主席小马给大家汇报一下对各分公司下岗工人的调查情况。”
工会主席马复兴从纸夹中将写好的调查报告抽出来,向与会人员进行了宣读。
最后,调查报告结论是:各分公司下岗工人综合统计为九百八十二人,其中女职工二百三十五人,一九七八年参加工作的占总人数百分之八十,另百分之二十为一九六九年以后参加工作人员。按年龄划分就是现在社会上说的四零、五零人员。
与分公司领导座谈,综合分公司领导对这些人员的安置意见是:为不影响分公司正常施工生产,建议公司成立专门机构,将下岗人员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安置。为施工单位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工会主席小马汇报完,石原对坐在旁边的陈铁山说:“陈经理给大家介绍一下外埠的生产经营情况吧?”
陈铁山从外埠回来前,石原跟他通过电话,他知道此时石原最想知道的是外埠施工赢利的原因是什么?陈铁山开口就单刀直入切入主题。他说,我们公司在外埠施工的两个项目部,在广珠高速路一期工程施工中,工作完成的都不错,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这个成绩的取得,是由于我们在施工中,遵循了市场经济规律,实施了专业化管理所取得的。
陈铁山讲到这里,看到大家眼里有点迷惑,就进一步解释说:“我把外埠施工与在本市施工做下比较,大家就清楚了。我们在本市施工叫综合管理施工。也就是说,公司接受了一项工程,会把这个工程交给下属一个单位。这个单位就从开工到竣工一包到底。在施工中人手不够,就招聘农民工帮助施工。在施工清闲时,单位的大批劳动力就会出现人浮于事的现象。
外埠施工叫专业化管理施工。当公司接受了一项工程,并不是派一个建制单位去承包这项工程,而是根据工程量的大小,组建若干项目部,去完成任务。项目部中只设项目经理和工程计划、技术、劳资、财务、机械调度、工长以及实验、测量等技术工人若干人。施工计划人员对施工项目作出统筹计划,然后,招聘相关施工专业队,施工工长按计划组织实施。外聘专业施工队完成任务,经验收合格后,就与项目部解聘合同。现在,广东的劳务市场已经非常完善。比如道路土方包工队,材料运输包工队,瓦木工包工队等,凡是施工需要的劳动力,在劳务市场中都可以找到。在项目部施工管理中,绝对不会出现人浮于事现象。”
陈铁山讲到这里,拿起桌上的矿泉水,拧开盖,喝了一口水,继续说:“我们现在各分公司的建制人员少说也有二百人,一个项目部的建制人员也就有三十人,分公司比项目部人员多出六至七倍。但从施工的经济效益上看,项目部施工的经济效益还要优越于分公司施工的经济效益。我大致核算和一下,一个项目部半年完成的工作量差不多可抵上分公司将近一年完成的工作量。”
陈铁山又喝了一口水,继续说:“从在广东的施工管理经验看,项目部管理施工在全国施工企业中,很快就会得到推广。”
陈铁山讲完,石原用眼睛环顾了大家一下,说:“刚才工会主席和经理分别给介绍了公司下岗工人情况和外埠施工管理情况,大家有什么想法,都来谈一谈。”
一阵沉默。
陈铁山沉不住气了,开口说:“关于下岗职工安排问题,社会上国有企业对本单位下岗职工大多数都实行让职工买断工龄的做法,把他们分流到社会上去。关于企业经营问题,我建议取消我公司现行的分公司建制,将分公司转换成项目部,仍然实行公司两级管理模式。”
陈铁山讲完,副经理邓晓光发言说;“我完全赞成陈经理的意见,对于分公司改项目部要尽快进行,宜早不宜迟。现在市里新开工的项目目前处在筹备阶段,对于单位体制变动还影响不大,各单位一旦进入施工阶段,再进行体制变动,肯定会影响施工生产,所以,我建议,过了十一上班,就将分公司改成项目部管理。”
三个总工和行政副经理表态赞成。
石原眼光转向林娜娜,林娜娜立刻回避开了,她把头转向坐在她旁边的工会主席小马身上。
这时,小马所关心的是下岗工人的安置问题。毕竟他对下岗工人情况做了充分调查了解,他最有发言权。准确的说,各单位工人还不能说是下岗,应该说是待岗。如果像陈经理所说,一下子把他们从企业分流出去,推向社会,多数工人肯定难以承受,因为他们会面临再就业的困难。小马想到这里,见林娜娜在示意他发言,就说:“我赞成陈经理对下岗工人实行买断工龄的做法,但是,我们不能强制,应该采取自愿的做法,对于不愿买断的工人,公司是否能成立个人才管理中心,把这些人统一管理起来,帮助这些工人实现再就业。”
小马的这个想法,也正是石原所想。石原听后,并没有立刻表态支持小马的意见。他对大家说:“前几天,我和小马到三分公司职工肖和平家去家访,他爱人因单位让她买断工龄,一时想不开,就寻短见跳楼了,幸好被一楼家的棚子接住,捡回一条命。所以,买断工龄问题我们的工作一定要做细,既要解决单位困难,也要解决工人的实际困难。不能让肖和平家属出现的情况在我们公司上演。”
林娜娜听完石原发言,赶快说:“我赞同小马的意见,让下岗职工自愿买断工龄。要能让大多数下岗工人愿意去买断工龄,就应加大补助力度。据我所知,社会上各单位对本单位下岗职工工龄补贴最少的一年补助一千多块,最多的三千块。我建议我们取个最高限,各单位工作就会好做些。”
石原觉得大家把建议和意见都说出来了,就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说:“关于下岗职工的安置问题和分公司的改制问题都是我们公司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我想,要先解决好工人下岗安置问题,然后再解决分公司体制问题,这样对公司的整体工作有力。十一后,利用一个星期时间,解决好下岗工人买断工龄和安置问题。这项工作由工会负总责,劳资,财务做好工人档案转移和补贴的发放。”
石原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用商量的口吻对大家说:“我看对下岗工人的工龄补贴每一年给三千元,大家有意见吗?”
大家一致同意。
石原又说:“在大兴黄村镇义和庄村库房,可以建立人才管理中心基地,收编不愿买断工龄的下岗工人。我提议这项工作也由工会牵头,届时由劳资,财务等人员组成办公室,处理日常工作。公司再选派一名科级领导去那儿担任办公室主任。
人才管理中心要在各分公司完成本单位工人买断工龄后,把中心基地建好,并要与各分公司做好人员交接工作。”
石原停顿了一会儿,接着说:“过去,我总认为企业实行了党政分开、政企分开,解决了小企业大社会的问题,企业就可以搞好了。刚才听了陈经理的对外埠工作情况汇报,我意识到,我们如果不建立起适应市场的企业运行机制,企业还是不能搞好。所以,我的意见是,十一以后,各分公司完成下岗工人安置工作后,马上进行分公司改制,成立项目部。根据公司实际,成立多少个项目部,较为合适,这个问题各位经理是否研究考虑一下,项目部的党群人员的设置问题,林娜娜和小马是否考虑一下。陈经理是否主抓一下各分公司的改制工作。十一过后拿出改制方案。”
石原说到这里,转头看陈铁山一眼。陈铁山正撞见石原眼神,立即点头,表示同意。
石原见今天会议达到预期目的,在散会前,问大家还有没有其他事情说,这时,何春来站起来,说:“我在这里先向各位领导通报一件事情。总公司在南郊盖的职工住房已经竣工,总公司行政处已经下发通知,十一后将对各单位进行最后一次的福利分房,大概总公司下属的几个大公司,能够分到七八十套楼房。”
何春来说完,石原立刻对何春来说:“分房是好事,但不要干扰了分公司改制工作。我建议在完成分公司改制工作以后,再进行分房工作。”
石原说完,就宣布了散会。
这时,陈铁山快步来到何春来身旁,小声对他说:“你一会儿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石原进自己办公室,见办公室小王与一个陌生的老太太坐在沙发上。小王见石原进来,立刻站起来说:“石书记,这是三分公司于大龙、于小龙的妈妈,找您,您正开会,我就带她到您办公室等了。”
于大龙和于小龙是双胞胎,是一九七八年参加工作的插队学生。
老妈妈听了办公室小王说话,立马站起来,说:“石书记您好,”
石原上前说:“大娘好,您坐,您找我什么事儿呀?”石原说话间,走到他办公桌前的椅子上坐下。
“我就是为我的那两个不争气的儿子来找您的。我那两个孩子在家闲着有好几个月了,前些日子那两个去单位回来说,单位要裁人了,要不要他们了。石书记,您知道,他爸爸去世早,就我带着这两个孩子,好不容易盼到他们工作了,没想到又要让他们回家。老大脑子有点毛病,快四十了还没有成家。单位要是不管他,他自己怕是养活不了自己的。我来单位就是给他们两个说说情,找领导给他们两个找个事情干。”
石原听后,对大娘说:“刚才我们开会,就是在研究下岗工人的安置问题。请您放心,我们对单位的下岗职工不会随便推向社会不管的。我向您透个信息,我们公司对下岗工人的安置分两步走,第一步,可以自愿买断工龄,鼓励下岗职工自主创业。第二步,将不愿意买断工龄的职工组织起来,单位协助下岗职工再就业。”
石原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对大娘说:“您回去后,和您的孩子好好商量一下,看看怎么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利就怎么做,好吧!”
大娘听了石原的一席话,一块石头算是落了地。大娘站起来说:“领导都给下岗职工想好了出路,我也没什么说的了,那我就回去了。”
石原对站在大娘一旁的小王说:“快到吃饭时间了,小王,你去食堂给大娘打一份饭上来,让大娘在咱们这儿吃完饭再走。”
小王正要去打饭,大娘一把拽住小王说:“姑娘,别麻烦了,我不饿,我回去还有事儿。”大娘说着,把小王又拽回沙发旁,自己走出了门。
石原见状,对小王说:“快去送送大娘。”
午饭后,何春来来到陈铁山办公室。
陈铁山正靠在沙发上闭目养神。
陈铁山听见有人敲门,睁开眯着的眼说:“请进,”陈铁山看进来人是何副经理,连忙起身说:“春来,我这次从广东回来,给你带回来一样东西,你准保喜欢。”陈铁山说着,到办公桌前,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一个正方形的木盒,递给何春来说:“打开看看,喜欢不?”
何春来接过木盒,掀开木盖,看到里面是一方端砚,眼里立刻放出光彩。他把木盒放在桌子上,取出砚台,仔细端详。见砚台底部刻有广东肇庆字样,再看材质,坚硬,细腻、娇而不燥,是一方上乘好砚。
何春来喜欢书法,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房四宝颇有研究。他知道,中国有四大名砚,广东肇庆端砚名列第一。
陈铁山见何春来对端砚爱不释手,说:“我对砚台是外行,只知道广东肇庆砚台有名,我就挑最贵的给你买了一个。”
何春来问:“这方砚台多少钱?”
陈铁山说:“你就别管多少钱了,你要喜欢,就算我送给你的一个礼物,你要不喜欢,砚台还留我这儿。”
“我当然喜欢了。”何春来说。
“喜欢就好,说明我没有给你买错。你用我桌子上的报纸在包一下,省的让别人看见说三道四。”
“感谢的话不说了,昨天您夜里才回来,今天就赶来上班,经理真是够辛苦的,不打扰了,您抓时间休息会儿吧!”
何春来用报纸包好砚台,就要出门。
这时,陈铁山像是想起什么事,对何春来说:“对了,我问你一下,总公司关于给各单位分房的具体日期定了么?”
何春来站住回答:“还没有。”
陈铁山说:“分房时不管我在没在公司,你要给我留出三套两居或三居,我给公司的关系户用。”
过去,公司在进行福利分房时,经常会给相关单位领导留几套住房,互通有无,保持良好的互相协作关系。
何春来听后,立刻回应说:“没问题。”说完,他走出经理办公室。
晚上七点多,石原正在办公室看书。
忽然,他听到放在桌上的手机响起铃声。他拿起手机,是自己的老婆打来的。就听对方大声说:“石原,我把向发财大哥叫到家里,把钱还他,他死活不接,他非要见你,没办法,我才给你打电话。”
石原今天满脑子想的都是公司改革和下岗工人安排的事情,把让老婆约向发财来家退钱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他想象得出老婆现在的尴尬局面。
石原沉思一下,对老婆说:“你把手机给向发财,我对他说。”
黄淑芬把她的手机递给了向发财。
石原说:“老向,我在公司里有些事情没能赶回去。把你送来的钱退给你,是我让我老婆这样做的,你不要为难她。你们的包工队在我公司干活儿也有好几年了,我们也算老朋友了。朋友之间要以诚相待,而不是以钱相见。你要是与我交朋友,就把钱拿回去,你要是不拿回去,你在我这儿也就做不成朋友了,你选择吧?”
向发财在以前与石原的交往中,他就感觉石原与其他经理不一样。石原为人正直,他不但不对包工队吃拿卡要,而且,对包工队遇到的困难,他还千方百计的帮助解决。也不知道怎么,这一年来,揽活儿兴起了送钱的风气。好像不给钱就别想揽到活儿。他听了石原说的这番话,又让他看到了希望。就说:“石经理,我听你的。”
末了,他紧接着又说了一句;“石经理,您千万别忘了给我们找活呀?”
“论实力,讲信誉,你们这个包工队做的都很好,还怕没活干。”
石原说。
“谢谢石经理夸奖。”
“你把手机给我老婆,我跟她再讲几句。”
向发财把手机又给了黄淑芬。
石原嘱咐黄淑芬,交给向发财钱时,要让他当面清点一下,并告诉他以后有事不要到家里来找他,可到公司直接找他。说完,石原就断开手机通话。
石原刚把手机放到桌上,就听到有人敲门。石原把来人让进来,一见是何春来,便说:“何副经理,这么晚了还没回家,找我有事?”
石原这么问何春来,应该先问问自己怎么还没回家。石原下班后不回家在公司读书学习的习惯,带动了他的下属纷纷仿效。特别是公司的几个副职,每天都是晚八点左右先后脚离开公司。何副经理的书法就是每晚在公司练习一小时,有了长足的进步。
何副经理见石原问他,便说:“是,找您有点事儿。”
他接着说:“书记,据我所知,这次总公司分房,给我们公司的大三居没有几套,我想问问您,是给您留一套大三居呢?还是给您留两套两居呢?”
石原看了看何春来,说:“何副经理,我想,我这次分房就不参与了。你看,我现在住不到九十平米的小三居,孩子出国留学了,就我和你嫂子两个人住,足够了。再换个大一点的,也没啥意思,况且我现在住的小区交通购物都很方便。”
何春来听后说:“书记,这是我们企业单位最后一次福利分房,这次不要,以后可就没机会了。况且,您的孩子从国外学成回国,总要有一套自己的住房吧,不行的话,您的小三居也不用换了,给您留个两居,我估计,正处级干部怎么也得达到一百二十平左右,给您两居,超出平米的部分,来个补差就行了。您看如何?”
石原想了想说:“我看,还是算了吧?咱们公司这几年陆续招来几批大学生,有的已经结婚,他们还在租房住,这些人可都是我们公司的宝贝,是骨干力量。这次分房,一定要满足这些人的需求。据我所知,惠民公司用高薪已经挖走了我们单位来的一些大学生。我们不能随意给他们提薪,但我们可以用住房来留住他们。我们不能再让我们单位的骨干流失。”
石原停了一下又说:“老人们有句话,叫儿孙自有儿孙福,不为儿孙做马牛。父辈如果什么都为子女考虑好了,可能对他们的发展没有多大好处。让他们自己奋斗得来的幸福,他们才会珍惜和满足。”
何春来没敢再劝说石原给他自己留房。他再劝说,可能就会挨石原批评了。
何春来从书记办公室出来的那一刻,他突然感觉这次福利分房工作的担子沉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