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甜最终和谁都没有约,而是借口明天要上课而独自离开,让唐大树翻来覆去思索问题出在哪里,导致一晚上没睡好。
“大树,现在整个语文组的老师们都在谈论你啊!”元旦第二天是周四,一到班上,语文科代表张莉莉就大呼小叫地说。别看她个子不高,但肺活量不小,噪门经常响彻班级。
人怕出名猪怕壮已成为过往,对唐大树而言,人就要出名,而且要趁早。“好事坏事啊?”他很淡定地笑笑。什么事,他大概知道了。在决定投稿的时候,他就料想到有可能会火,毕竟这是部注定要火的文章。
“当然是好事啦!”估计张莉莉也说不出为什么“当然“来,但不影响她发挥炮王的威力:“元旦征文你是不是投了一篇稿子啊?人家是投稿子,你是写一部小说啊!不过你写得很好,老师们都很赞叹呢。”她是在帮助老师搬作业本时在教务科听到的议论。唐大树笔杆子本来就很好,征文出彩也不稀奇,难得的是能够获得老师们的共同认可。
“嘿嘿,我这还是压缩了的,不是怕浪费纸么。”唐大树笑笑。
“周老师还想为你联系报社看能不能发表,估计他会找你谈吧,不过什么时候先把你的大作拿出来拜读一下?”张莉莉很期待地说。她也是文学爱好者之一,要不然也不会自告奋勇担任语文科代表了。
“真要能发表,我保证人手一本。”唐大树豪气冲天地说。虽然小说的思路和风格抄自痞子兄,但是里面很多东西都是自己的,算作原创也不为过。天下文章一大抄,不能轮到他就要背负心理压力,重生的好处不就这么一点点?
下午的时候语文周老师果然来了。他虽然不是直接教唐大树的,却不妨碍他慧眼识才。他和唐大树谈及他在本市《城市晚报》社的编辑部里有熟人,可以帮他联系下发表事宜。对此,唐大树表示非常感谢。
北工专虽然放眼在省内不出名,但它的老师们绝大多数都是很敬业的,或者说很为学生负责。这对唐大树来说是幸事,也是他重生前后都对母校常怀感情的原因之一。
本来元旦征文的奖项应该在一、两个工作日内就能出来的,但因为唐大树这个事,在一等奖的安排上评委老师们有了很大的争执和想法,主意没有拿定,所以一直拖着。
评委老师们不否认《第一次亲密接触》写得很好:从构思的新颖程度、思想碰撞、文笔水平及情感把握上绝对超出其它稿件,甚至不能同日而语。这一点,无论倾向或者反对让唐大树获奖的人都没意见。从文学角度,它的优秀无可厚非。
但是能不能获得第一名也有一些其它方面的考量:首先,它的篇幅太长了,已经远超普通征文比赛的范畴,也许全部获奖稿件的字数之和都比不上它。其次,这篇文章的倾向性有问题,是讲述恋爱的,这与学校管理学生的大政方针不符,至少不宜在学校内提倡。
这是因为作为传统,征文活动的获奖作品都会在橱窗里公开展览的,一是表达公开公正公平的评分标准,有第三方监督之意;二也是让学校的学生能够观摩优秀习作,以在写作能力上有促进。唐大树的小说不宜公开,也不宜提倡,按照这个观点所以不能得奖,但可以考虑其它方式的奖励。
《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取舍后来已经不是语文组评委老师们的事了,好事坏事都传千里,很多其它科的教师也慕名来观阅,后来学生科、教务科乃至学校的领导也看了。老实说,他们都很震惊。北工专的学生能够写出这么有深度和新颖的小说,学校的教职员工都与有荣焉。
就在这时候周老师又带来一个好消息,《城市晚报》的主编对这部小说很感兴趣,已表示将会派人来与作者洽谈在报纸上连载事宜。
既然本市主流媒体都发声了,那还用讨论个锤子啊?所以后来一致意见认为,如果本校学生的文章能够见报,传播出去,对学校的声誉和来年的招生工作也将有正面积极的影响。正是出于这个考虑,让唐大树的小说最终荣获一等奖,并在橱窗里用整版铺开,让全校学生一睹为快。
正如后世常见的炒作方法,学校里越是对唐大树的小说起纷争,这些消息对学生们的蛊惑就越大。爱情小说、连老师们都赞不绝口的爱情小说、要被报纸连载的爱情小说…这种种吸引眼球的新闻让全校学生都拜读过这部小说,甚至连很多外校学生都慕名来北工大高职班,想要见见那个写了部很出名的爱情小说的唐大树。不少人还想借阅底稿,或者问问他到底写了什么,还有创作素材来源。
对此,已经再一次成为传奇的唐大树只有一个动作,他对沈静说:“收好底稿啊,等哥出名后,将来说不定能够卖出大价钱的!”
1997年的元月恐怕是唐大树最幸福的日子了。市《城市晚报》的主编慧眼识珠,首先在报纸上连载,引起轰动,好评如潮。
但这还是地方性的,接着,《黄河晚报》、《青年文刊》等主流的报刊杂志社纷纷转载,而省内的东方文艺出版社也出面洽谈出版事宜。这时候网络上也开始传播,只是受众较小,还是实体书的出版影响更大些。为此,唐大树先后累计获得3万元的稿费。
这是一笔什么样的收入呢?以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它是去年即1995年全国城镇职工平均年薪的5倍。以唐大树的家庭经济条件来算,大约是当时所欠外债的总和。一句话,他发达了,大大的发达了。
重生以来家庭做的唯一实质的好处就是,父亲大可不必为因投资船舶而借的高利发愁了----其实在90年代特别是1995年及之后,通货膨胀相当利害,即使银行年收益10%也不稀罕。老爸借的一分、二分甚至二分五的利息的投资都还有得赚。只是当潮水退去后才发现,好几年的钱都是被放债人赚去了。
有了这笔钱,家里终于可以缓过劲来了吧,这可是一笔堪称雪中送炭的收益啊!
其实唐大树还有别的想法,那就是这个时候全国的房价都是极低的。以后来他的一位同事的经历来说,这位同事家在东部沿海地区,就在97年建了房子,两层楼、每层180平方,没有装修,连地基一共9万左右。这笔钱完全可以建一所小点的一房,只要坐等二十年,自己的身价将会蹭蹭蹭往上涨,还用什么奋斗!
不过有意思吗?
唐大树不是钻钱眼里的人,他甚至因为文学的熏陶而长期鄙弃那些“不义而富且贵”的暴发户----或者是自己没有这个机会的酸?看着父亲为还钱长年拼搏,再大的发财大计也只能且顾眼前了!人生最重要的是快乐,不但是自己,还有家人、朋友。
当然,稿费这个事由于很隐秘,很多同学并没有意识文字变现也能出钱,他们并不知道在他们的身旁已经有同学挤身“大富豪”之列了----对生活费每月通常在一百到150元的这群穷学生来说,三万块钱绝对是一笔巨款!
更大的成就还在心理方面。因为文学界反响强烈,市、区文联都组织对《第一次亲密接触》进行文学批评(非贬义,指正常的文学评论),并在市级文学奖获奖名单里紧急加上唐大树的名字,还煞有其事地到北工大“调研”。期间唐大树还为他们作了专场报告,很是轰动。那一天,校门口、校园道路两旁都挂着巨幅红字“热烈祝贺唐大树同学作品荣获市文学奖一等奖”,很拉风。
《第一次亲密接触》本来就应该获得这种殊荣。从此,文学界知道有个笔名叫做“陈塘旧事”的年轻写手,而北工专的学生们都知道有个写情书的高手唐大树。
很多好事者仿照小说中的经典句式造句,比如关于周末懒得下床吃饭的段子可以这么改:“如果我还有一口气,我就用不着下床吃饭。我还有一口气吗?有。所以我不需要下床吃饭。”
关于表白被拒,可以这么改:“如果你不爱我,我就会再找下家。你爱我吗?不爱。那么很遗憾,我要找下家了。”
关于吃饭,有的这么说:“如果我有钱,我就会请你去小食堂吃饭。我有钱吗?没有,所以要我请客你想都不要想!”
到处都传着这种段子,唐大树的名声也随之而传播,直到很久以后,校园里还流传着他的传说。
不过名人也有名人的苦,至少他想去约田甜有些困难了。大白天碰不到,宿舍进不去,晚上吧,一个如此“有名声”的男学长到班上找学妹又太突兀。都知道趁热才能打铁的道理,刚刚和田甜建立的良好关系,需要一个适当的氛围来使它从友谊升华到爱情。
万一铁冷了,重新烧起来不知道又要花多少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