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子时刚过,赵军便兵分数路,趁着月黑风高,悄然无息地开出营地,急速散开在了茫茫的夜色中。而身后的渑池大营却还是军灯高挑,一片繁忙景象,仿佛依旧驻扎着千军万马。
数日后,刚从函谷关返回章台行宫的秦王,忽然接到函谷关传来的紧急战报:司马梗部遭赵军突袭,激战一昼夜,关外营垒尽失,十万大军折损过半,余部已撤入关内!
倏忽几月,竟连遭败绩,折损精锐百万,大势更是急转直下。秦王在惊骇之下,一口热血哇地就喷了出来。
“大王!”这可把跟在身旁的老内侍给吓得不轻,正欲呼召太医,便在这时,先期返回咸阳的范雎又有密报传来:白起以病体反复,寒热无定,不能远徙为由,滞留咸阳,朝中众臣亦皆呼吁武安君复位领军。
“武安君!武安君!武既丧!国何安!”秦王终于恼羞成怒了,亲拟诏书,令老内侍即刻携带镇秦金剑及五百甲士星夜赶回咸阳,赐杀白起。
同时,秦王再次下诏易将,擢升蒙骜为上将军,调动蓝田大营最后的两万铁骑,驰援函谷关。
函谷关外却是另一番景象。
赵括又一次大败秦军,这让春申君和信陵君的信心顿时大振,两人不约而同赶到了赵军大营,争着要做前敌大军,一举攻破函谷关。在他们看来,秦国连遭失利,士气低落,兵力更是所剩无几。如此时机,当真是千载难逢!纵不能灭秦,便只分了关中沃野、千里河西亦是占了大大的便宜。
赵括耐着性子听完了春申君和信陵君的激昂陈词,心中虽是冷笑,脸上却依旧一副淡淡的神情。坐在一旁的副将乐乘已然坐不住了,噌地站起身,高声道:“秦国兵微将寡,此时不进,更待何时?”
赵括也不看乐乘,扭头对着春申君问道:“春申君有何谋略?”
春申君亦不推辞,起身走到帅案一侧的函谷关地形图前指点道:“黄歇以为,我军可兵分两路,赵军正面猛攻关城,使秦军不能分身;魏楚两军出崤山,绕道取武关,入关中腹地,尔后再分两路;楚军从背后夹击函谷关,魏军则直逼咸阳。”
“我看可行!”信陵君点头赞同。
乐乘也迫不及待地表态附和道:“正应如此,上将军还犹豫个甚?”
“不可!”赵括冰冷的声音仿佛一盆冷水径直就浇了下来,“前次联军攻秦的教训,春申君难道忘记了么?”
赵括说的是三十多年前白起大破六国百万联军的旧事,当初春申君的作战方略与今几乎同出一辙。听赵括说起,春申君的脸不由一红,忙辩驳道:“今时不同往日,秦已非三十年前之秦国,且白起自身难保,秦无良将,马服君却是多虑。”
“兹事体大,安知白起被贬非秦之诡计。取函谷关,不在一时,括自有主张。”赵括冷冷地把话说完,便转身离案,背着手,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屏风。
“这……”帐中三人一时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不知如何是好了。
“两位大人先请回营,乐乘即刻奏禀我王。”乐乘一脸无奈地将信陵君和春申君送出了大帐,然后回营召来亲信,在耳边低语了一番。半时辰后,那名亲信便带着乐乘的亲笔密书飞骑离营,奔邯郸去了。
巍峨的咸阳在初冬的寒风中透着一丝阴霾。
白起的病情仍旧时好时坏,但最让他担忧的还是函谷关的战局。若不是病情反复,他早已请命奔赴沙场了,没想到就在此时忽然接到了秦王罢黜自己的诏书,戎马一生的白起在心中瞬间涌起了一片凄凉。
“既如此,那今日老夫就抗命到底便是!”感到莫大冤屈的白起于是索性以病势沉重为由,滞留在了咸阳。
当老内侍带着五百甲士隆隆涌进武安君府时,白起愕然了,他万万没想到秦王居然会为此要杀自己。
“五个百人队?区区白起何须如此?”白起扫视了一眼庭院中如木桩般站着的甲士,最后把目光落到了老内侍手中捧着的那柄金鞘剑上。
老内侍颤颤巍巍地展开竹简,用有些哽咽的声音宣读道:“秦王特诏:武既丧,国何安?老卒白起,不思报国,屡抗王命,着赐镇秦金剑,自刎谢国,不得延误。秦王稷四十七年十一月。”
听完诏书,白起喟然长叹了一声,然后平静地问道:“老总管,今函谷关谁为将?”
“禀武安……是蒙骜。”老内侍抹泪答道。
“大秦无忧!老夫心安也!”布衣散发的白起竟是哈哈大笑起来。
“送武安君上路!”老内侍陡然拜倒在地,双手颤抖着慢慢地将那柄镇秦剑高高举过了头顶,庭院中的五百甲士亦同时在大风中跪倒了。
“苍天兮,何其惛惛!大地兮,何其茫茫!嬴稷!白起去也!”语罢,白起锵然从老内侍手中抽出长剑,猛地就往小腹刺去。
忽地,天空中一声惊雷,大雪便纷纷扬扬地下了起来。
“白起死,括天下无对手矣!”得知白起死讯,赵括黝黑俊朗的脸上顿时弥漫出了一股无限的惆怅。
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函谷关外的联军大营,整个原野山川顿时沸腾了起来。长平之战赢的纯属侥幸,只要有白起这尊令人毛骨悚然的赫赫战神在,山东六国对秦便始终是忐忑不安。如今白起死了,如何不令人骤感兴奋。旬日间,春申君和信陵君竟是一连五次赶到赵军渑池大营,催促赵括开战,立即猛攻函谷关。
没想赵括却依旧按兵不动,一开始赵括还有耐心在帐中陪二人敷衍几句,到后来干脆是称病不出了。春申君和信陵君心中虽是大急却也无可奈何,赵括是联军主帅,擅自出战,胜了还好说,若是败了,事后追究起责任来,对自己可是大大的不利。更何况少了赵括这个主心骨,仅凭他们二人,任谁也没有十足的灭秦把握。
春申君和信陵君急,可赵括却是不急。
不攻函谷关,是因为在赵括心中已然有了另外一番心思。
《孙子》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如今攻秦,虽胜算颇多,但也困难重重。纵灭秦成功,赵国亦衰,安知未有黄雀在后乎?
此番话却是无法对春申君和信陵君言明的,赵括一直都在等待。
接二连三的失利,已然让秦王心智大乱,错断频频。先是接连易将导致军心浮动,随后又自毁长城赐死了白起。照此情形,不出一年秦国必有大变,那时再行攻之,方可不费吹灰之力。
就在赵括踌躇满志的时候,忽有中军司马匆匆进帐禀报,赵王特使昨日已过上党,不消数日便至军中。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赵括顿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