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着,两人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而姑母姜化也拉着姜伟的手,红着眼眶诉说着,
“我们姜家不是什么大户,族谱最高就记载到你高祖质,而我们姜家这一脉,也就剩下你一个苗了。”
经过姑母的描述,姜伟对这一世身上的血脉有了一些了解。
曾祖姜质,也就是姜伟的高祖了。而姜化的祖父是姜质的大儿子姜懿,姜懿只有一个儿子姜会,也就姜化的父亲。
而姜伟是姜质二儿子姜宸的后人。这么一算?也就是隔着四代的亲戚?
说完关系,姜化又开始讲述姜家的历史。这在古代,是最重祖宗的,既然忘了,姜化怎么可能不讲一遍姜家的历史?
说到高祖姜质,史书之中北史卷四十六·列传第三十四记载:子宵好为文咏,坦率多鄙俗,与河东姜质等朋游相好,诗赋间起,知音之士所共嗤笑”。并且还有有一篇《庭山赋》流传于世。在北魏时,是魏秀才、国子博士。绮思风飘,离经云积。簪冕硕学,藻緌通儒。擅誉中朝,飞英魏史。
姜伟这一脉姜化不清楚,便开始讲其祖父姜懿,齐广阳王友、青州长史,说白了就是一个幕僚。到了姜会,则是鹿城县令。
最后,他才知道表妹的名字,徐惠。说起徐惠,姜化脸上满满都是爱。四岁就熟读《论语》、《毛诗》,八岁擅长写诗写文章,目前的代表作是《拟小山篇》:
“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
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
而这首诗,正是徐惠九岁时的作品。
姜伟彻底惊呆了。
忍不住低声问她,“咱们两是亲戚,为什么你会这么秀?”
惹的徐惠皱着好看的眉头,
“你说什么?”
“没什么。”
村民陆陆续续回来了,一个个来到姜伟家门口,姜伟立刻迎了出来?
三言两语与村民们分了钱,并与村民们交代了一声十天一结账后,便打发他们离开了。看的姑母姜化很诧异,但也没有说什么。最后,向老奶奶表达了谢意。随后兄妹二人收拾一下自己的衣服,便坐上马车离开。
徐府处在长安城东部万年县,位置比较偏,一路上抱着包袱,兄妹二人探头望着车外的景与物,排排木制的建筑,泥土的地面,宽到是宽,不知道街名,但目测有四车道的宽度。只是垃圾到处都是,让姜伟直皱眉头。
即便是住在茅草屋,姜伟也将其打扫的干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