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志胜昏迷不醒了,县上区长都急了!
“你这个阳县是什么样的医疗水平,我们共产党这么好的一个干部都保护不了!”
区长大发雷霆,下令必须转院,这个人不管多难都要救下来!
志胜在昏迷之中被转到了凉城陆军总院。
到的时候,人已经昏迷一天了。
人直接进入急救室。
进行了全身麻醉手术,终于从死神边上把人给抢救下来了。
等到志胜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五天以后了。
他只能靠点滴为生。
对于单位和志胜来说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老盛住院的时候,山里一把火烧毁了大半个山。
然而却是百姓们第一个发现的,整个村庄的老少都出发了,自发的扑灭火焰。
等到消防警察出现时候,山火已被控制住了。
平常山林跟百姓只见放牧的冲突,似乎在这一刻被消除掉了。
当志胜听到山里着火的消息的时候再也坐不住了。
他瞒着大夫,只住了八天医院就偷偷的出院了。
那可是肋骨断了8节断成24节,后面许多年后才发现最下面一根断了三节,愣是没有发现,就这么斜长者了,呼吸困难。
山上的苗木就是他的命啊!
他让人抬着自己去看被烧毁的那片山坳。
当看到焦土一般的痕迹时候,志胜流泪了。
这是他一个大男人第一次当着众人流泪。
很多百姓也过来了,说是志胜伤的这么重,他一个外地人,都这么珍惜这片林子。
说我们百姓跟应该珍惜。
这么多年的荒山,甚至有些人从下都没见过的河流出现了,还有了野鸡、野猪、麋鹿等各种动物。
有的人说看到过狼还有豹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边生态通过老盛的努力终于得到了改善。
众人只说老盛是个好人!
他不让放牧,不是所有的山都不让百姓放牧,这是为了老百姓好,为了长久的生态。
不是100/100的封山育林,他专门去区里申请开辟出草山,可以放牧。
他也在找寻着能让百姓富裕的方法,这是后话。
在志胜从医院消失后的三天。
医生生气了,不光如此,他跟领导说了这个人员的情况,说他的情况十分危急,如果他在不回来会危及生命的。
那领导直接给区里领导汇报了情况。
那领导做了指示,绑也要把盛志胜给绑回来。
志胜一脸委屈,说是山上的情况紧急。
领导说,再紧急,我们也不能让你这个我们党好不容易的培养出来的干部,就这么没了!
否则就是我的失职!
场里的情况我也清楚了,我这边派了局里的人帮你,你先把身体治疗好!
志胜在这种强制要求下,终于回到了医院。
住了两周之后再次出院。
从这之后志胜就得了个“拼命三郎”名字。
志胜的名声也出去了。
大家都敬仰他的努力。
这一次的灭火行动,完全都是百姓们自发的,这个情况撞击着封山育林期间跟百姓放牧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
这里是少数民族地区,很多人还习惯了放牧,养牛羊。
怎么能让农民们富裕起来,探索一条致富的路,化解这个矛盾,这样人心便会凝聚。
时候也该到了。
如今场里职工的生活渐渐的改善了,关于百姓们,志胜也在思考着,如何让他们能够致富。
靠山吃山,山上的物产是志胜琢磨的。
调研实际情况,这山上的蕨菜,便是个宝,而且出口价钱高昂。
或许这是个让老百姓致富的办法。
诗经中有诗:“陟坡南山,言采其蕨。”
古有伯夷、叔齐不食周粟,以蕨薇充饥,讲的便是这个吧。
这蕨菜由来已久,又是好东西,发动当地百姓上山采蕨菜,场里无条件收购。
这个大胆的想法已经产生了。
志胜特地向省厅里的蓝厅长汇报了这个想法。
没想到蓝厅长答应的很是爽快,并责令跟省里的外贸公司对接。
接下来就是办场。
志胜想好了唯一的条件就是不能伤害山上的苗木。
挖了100个蕨菜腌制池,按照外贸的要求准备了生产线和所需物资。
一应俱全。
蕨菜加工厂就这么紧锣密鼓的建设成了。
场中召集农民采集蕨菜,腌渍成菜,出口到东南亚、美国。
农民也多了许多收成,只一条禁令,不要破坏这山林之中树木、更不许踩坏这新植的幼小树苗。
敞开收购,只要农民采,场里都敞开了收购。
从不压价,
办理蕨菜加工厂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让农民增收。
志胜跟场里几个人核算蕨菜加工的成本还有出口的价格,定了能够覆盖成本的最高收购价格。
这么高的价格甚至被往年收购价格高出了快10倍。
“我们收的蕨薇的价格足是区里外贸公司的十倍有余,不为盈利,只为这方百姓日子好的更快些,只算的不亏本就好。”志胜嘱咐着测算的人员。
一个只在家里带孩子妇女采摘的季节两个月便能赚到4000块钱。
在90年代,这是什么样的高工资!
这个地区平均一年的年收入不超过800元。
志胜创造了奇迹。
曾有中年男人抱怨道,“真没想到,这家里的老婆现在两个月赚的钱都比他一年的收成都多,说家里地位不保……”
“哈哈……”志胜听到手下人这样的汇报,呵呵的笑着。
“毛主席说了,妇女能顶半边天,我们男同志可不能小瞧了妇女呢……”
“是啊,她赚的钱给买了洗衣机,还有给我买了摩托车,也都是为了这个家我……我当然……当然支持了……”
增加收入是最直观的,还有意外的收获。
不想放开了,这农民更是珍惜这些树木,采摘时也很小心。如今道都不需这些护林员监督了,农民他们只采摘蕨菜,并不见破坏砍伐树木。”
只听老盛道:“这个场之前总是担心农民上山偷盗,看着他们日子过的穷苦,有时也不忍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才知道,有了这个蕨菜,农民只采蕨薇并不破坏树木,相反,还保护着。外贸公司收取这蕨菜一斤2毛钱,我们核算了,如今按着外贸出口的价格,我们每斤蕨菜2块钱,刚好平衡。而这些农民们尤其是手快会采摘的,一日便可赚上100块钱,这一个季度采摘,这一年便不再穷苦了。”
若是发现村里有那些人想要偷伐树木的会大家一抓起来扭送到场里。
说是老盛这么好的人,给大家创造这么好的致富办法,你不好好的靠自己的劳动,还要偷盗树木,这样的人就该被抓起来。
志胜的心思是在这一方百姓身上的,经过两年,百姓们大都安居乐业,爸也更有盛名了。
然而,基层工作的复杂性不止于此。
老盛的环境也不例外。
动了既得利益的奶酪,必将得到报应。
自以为老盛是个外地人,在民族地区没有根基和后台。
这布局已然上演。
首先就是动了区里外贸的奶酪。
他们以往都是2分钱每斤收购,拼命的压价,而且还以各种要求挑剔蕨菜的质量,如今2毛钱收购,敞开收购,自己场里的质检人员在根据蕨菜的质量分门别类,做出不同标准的盐渍蕨菜。
这个蕨菜加工厂是第一次办。
关于更多的细节,志胜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对懂行人才的渴求,是志胜迫切需要的。
没两天后,有个人来说是区里有个专家特别懂蕨菜。
志胜很高兴,认为终于找到了专家,说是赶快给请过来。
这人去请了一趟,回来了,一脸愁容。
志胜问道原因。
那人说道,“这个专家轻易不答应的,他提了些条件……”
“什么条件……”
“身份保密,不能跟别人说……另外工资得5000块每个月再少了不干,每个礼拜一条红塔山烟,每顿饭得四菜一汤,每餐都得准备小酒一瓶……”
“这么高的工资,在90年代算是高得吓人的工资了,比他一个场长都高……”
志胜思虑良久,说道:“行……”
高就高吧,这个蕨菜场顺利办下来,人才很重要,既然他敢提出这么高的条件,恐怕技术上很好,有了这个技术人员的指导。
蕨菜场就能顺利办下去,技术掌握了,也就不需要这么高的指导费,先把场里的职工给教会。
然而梦想总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残酷的。
好吃好喝伺候着,
第一批一万斤蕨菜,他给的盐水比例完全不是符合标准的,收的蕨菜,2斤按照标准能腌制出1斤四两,然而他们腌制的却是一斤不到。
更为夸张的还在后面。
他要求工人们将蕨菜的蕨菜头都给减掉丢弃。
说是这是不能要的。
有人提出了疑问,竟然被他大骂一番,说你是专家,还是我是专家啊。
渐渐敢于反驳的人少了。
志胜忙着山上的造林,心想人员到位,技术又有保障,自己还是以生产为重,并没有给与过多的关注。
等到这一万斤都腌制好,好好荡荡的运送到省外贸的时候。
质检员的话让老盛心跌到了冰窖里。
“这些怎么都把蕨菜头都给掐掉了,这都是残次品,外贸不能收!”
这话一出他整个人都是蒙圈状态。
本来他还担心技术上有问题,从高价请了“专家”之后放心了。
原来这个专家是个伪专家,他是骗人的!
志胜看着后面车上装的1万金蕨菜,这可是今年一年的心血啊。
一下子全打水漂了!
欲哭无泪。
还是蓝厅长听到了志胜的难处。
了解到原委才知道志胜完全被骗了。
等到再去寻找这个所谓专家,再也找寻不见了。
连中间人也早已不见逃之夭夭了。
这个残局烂摊子还得收拾啊。
这车放在外贸仓库里每天也都是费用啊。
这一次的失败教训,让志胜记忆深刻。
他知道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自己清楚些,外行人不然就被骗了。
入殓师灵异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