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正式开始学拳的时候,程舟一直对练武存在某种憧憬,这份憧憬根植于童年记忆,是小说大家们用纸笔营造的浪漫。
在武侠的世界里,得刀忘刀、人刀合一,可臻至天下不败,一剑成于招未出手之先,神留于招已出手之后,以至刚为至柔,以不变为变……
这里的人们有气感氤氲于丹田,暖流游走在经脉,凭借轻功来与风竞速,与日月同行,眼神可以化刀,绣口一吐便成剑气。
而对于这些奇思异想,做师傅的杨道人只觉得无奈,他在每天的教学日常里,加急了几次当头棒喝,一点一滴地将程舟脑子里装满的水倒空,从云端拉回地面。
“习武之人,强身健体,哪有那么多玄之又玄的东西。”
“功夫,两个字,一横一竖。打赢的站立,输了的躺下。”
“力气来自人身,发于躯干肢体。”
“哪天你要连眼神念头都练出力来,不用怀疑,定是发了癔症,产生幻觉,跟白莲教那伙人差不多。”
当今世上的武术练法,无论是南拳也好,北腿也罢,都是依托于人体,从“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着手,追求练筋、练骨、练皮、练气,四练大成的成就。
各方势力在练功步骤上或有不同,不同门派在技法理念上或有分歧,甚至同一门拳术,在不同的人手里打出来,都会凸出自己的风采。
当练武之人达到足够的高度时,练出的劲力、特征,却不会有本质上的差异。
无非是有的人自娘胎里带来的资质差了,有的人后天太过疲懒或者受过终身性损伤,怎么也摸不到这些个世界纪录的门槛。
而且,这四项记录没有前后顺序、高低贵贱之别,随便成就哪一个,都能被尊称一句大拳师,威风個数十年,名声响彻黑白两道。
像白少廷这样,肌肤如金蝉感应,能借助微风流动的方向,辨别对手招路,就是“练皮大成”的标志。
此时的他,皮肤坚韧程度胜过犀革,蜕变出全新的器官功能,练出一股细腻的听劲,充当浑身上下的警报系统。
仿佛推开了一扇感知新世界的窗户,连周围环境的细微波动都清晰可辨,从而洞察敌人运劲的力度与方向。
这是触感的极致强化,使得心灵警兆更为精准,即便身处黑暗的空间,也能行走无碍。
这样的本领,在道教典籍里,被誉为“水火仙衣”,而其他三项大成,也有着专属名字——“金肌玉络”,“汞血银髓”,“周天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