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集训结束,文化复试也顺利通过,我们的军校学习生活正式开始。两个变化,让自己清晰的感觉到,身份从战士转变成了军校学员。
集训结束,配发了八七式干部制式的秋冬常服,不再是战士的宽大粗布服,服装笔挺,翻着小西领,打制式领带,夹制式领带夹,只有夏常服没变,与士兵服装样式相同。
肩膀上悬挂的,不再是士兵军衔,当兵到第三年,我已经是下士,从此被取下,由学员牌替代,中间是蓝色两边包裹黄色线条为边,表示这是一名空军院校的学员,隔壁的陆军学院,学员牌与我们的类似,不过中间是土灰色两侧线条是鲜红色。
另一个变化是每人配发了一个手提包,上面印着空军高炮学院字样,皮革制成,样式统一,用来当作书包,装着课本和学习用品上下课。
队伍行进由区队长带队,着整齐的干部制式常服,一手拎着皮包,按照齐步走的动作要领,整齐行进,穿过阅兵场西边的浓荫公路,折转到教学楼大门,然后一列列有序进入。
我们的教室在三楼西边,正好坐下整个见习连,课桌整洁,一人一张,以杉合板作面,带着一个抽屉,可以放书本和学习用品,这间教室从此没再变换,伴随了军校三年。
课堂上接触的都是大学课程,以前家中阁楼中翻阅的父亲就读时的大学书籍,这里开始真正接触,比如微积分以及大学物理,感觉都相类似。
军校的授课教员,分为文化课教员、兵器教员、战术教员三种,文化课一般都在教学大楼,兵器课一般在兵器教研室和兵器训练,战术课则是野外实兵拉练。
不管哪种课程,最后都要求必须及格,文化基础薄弱,因此每一堂课听得都格外用心,不敢分心分神,课本上划上教员讲解的重点,还要不时的做些笔记。
不单是感觉文化基础薄弱,还是因为考试必须及格,如果不及格将要在下学期补考,补考还通不过,可能因此会被勒令退回原部队,等待按士兵身份退出现役命运。
尽管学习用心,却发现大学课程内容太过广泛,如果教员不列出范围,不管如何努力,都很难及格,因此更加注重课堂,此时才体会为什么大学生们会有“六十分万岁”的说法,或许他们也是如此,不划重点难以及格。
院校每天晚上有两节自习课,课堂知识复习之外,还有些时间,自己开始有意识的学习些日后部队有用的知识,初时不太明确,认为射击学最有用,因此花费不少精力。
后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