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望是美好的,拗劲也值得称赞,但是一切都离不开努力,人生游玩似的打工插曲过后,我和父母都紧张的投入到应征体检的准备之中。
父亲找到的“关系”,和我外婆的邻居是亲戚,据说他们两个也曾经是同学,同吃同住甚至同花钱,关系不是一般的好,我当兵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了他身上。
外婆的这位邻居,是一个非常纯朴山村农民,为此几次带我和父母上门拜访他的同学,从不厌烦,从不推辞,当作自己的事一样,非常热心,特别让我感动。
后来考上军校,到外婆家拜访,每次都要去他家坐坐,带上些点心,总是推辞一阵,次数不多,因为他们最终也走出了大山,加入了打工行列,举家搬离,从此再没有回来。
在他带领下,我摸清了门路,父母要我没事就去走动走动,当作亲戚走访,带上些“火烘鱼”“笋干”之类的土特产,这位长者每次都会热心留下我吃饭,带着目的当作了动机不纯,走得多了我都觉得不太好意思。
年龄受限,最后一次机会,父母紧张,我更紧张,只能通过频繁走动增强信心,尽管这位长者许诺一定会竭尽全力,但我依然担心,就怕出现什么意外,隔三差五赶往县城,以看望为由,打探口气。
部队任主官期间,我曾经劝说我的士兵,命运往往在某个时间就掌握在某个人手中,引导他们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养成谨小慎微的习惯,养成注重言行的风格,某一次的良好印象可能改变命运,某一次的不良印象可能影响一生。
应征入伍,对我来说就是命运改变时刻,确实掌握在他人手中,当地的武装部工作人员,体检的医生,接兵的干部,哪一个都有可能使我与进入部队失之交臂。
因此不管对哪一个,我都特别小心,收敛起了所有的狂妄与傲气,包括父母交待的事,我都不再反驳,认真对待,尽全力完成,父母伟大的一面,经过一段时间积累,又开始清晰起来。
“托关系”“走后门”,在那个时代,已经成为心照不宣之事,不管做任何事情,想到的不是法律和程序,最先想到的必然是“熟人”“关系”。
正是因为“托关系”“走后门”之风太盛,我们体检时,为了防止“熟人”放水或者作梗,几辆大巴载着我们这些应征青年,换了好几个地方完成体检。
轮到我体检全身是否有缺陷时,光着身体,听到边上两人小声言语,“这么好的身体,哪里差了,没有关系再好也没用。”听着不是感慨,而是紧张,不知道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