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都市言情 > 楞严经修学法要 > 第7集《 楞严经修学法要》

第7集《 楞严经修学法要》(3 / 1)

《楞严经》修学法要,常钦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在家菩萨,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六面,戊二、约客尘显见性不动。

整部《楞严经》的修学宗旨,主要的就是引导我们一个生死罪障凡夫,如何来修学《首楞严王三昧》。这个三昧的修法,它的观念只有一个,那就是引导我们能够回光返照、正念真如。这个回光返照是约着我们因地的修行,正念真如是一个果地的功德,透过回光返照而能够正念真如。所以对我们来说,回光返照就是整个《楞严经》的根本思想。当然这样的一个观念,从本经的修学次第,它勘出了安住力、调伏力跟坚持力三个次第。

我们看经文的结构,佛陀是先破妄显真,来说明安住的问题。这个安住的意思,在整个经文当中,佛陀是把生命的现象分成两部分:第一个是我们生命当中暂时的因缘。一个是我们生命当中永恒的功德。这就好像一个大海,它被这外面的风一吹,产生一个波浪。当然风很多,风不断的吹,波浪也不断的创造,一个波浪接一个波浪。但身为波浪,它不会持久的,因为它产生以后,它没有多久又回到大海之中,这叫梦幻泡影,它是一个水泡嘛。

这种水泡——暂时的因缘又比喻什么呢?

一、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我们产生一个感受:

当我们是一个善业力表现出来的时候,我们有一个美好的感受。你看有些人福报大,他吃什么东西都感到快乐,他听到的音声都是美好的音声,他的色声香味触法,一接触的时候完全是乐受,这种人善业力强,过去生布施、持戒、忍辱的善业力特别强,他一生当中,快乐的感受是远远超过痛苦的感受。当然也有些人的受是痛苦的,他一生当中,他跟外境接触的时候,痛苦的感受是比较多的。

那么这一部分叫做什么?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这部分只有认命,你没有其他的方法,因为这是过去的业力的一个种子的显现。佛法面对过去就是认命,没有其他的方法,我们不能去改变过去,佛法是重视未来的,因为过去不能改变嘛,只有承当、只有认命。

二、这个感受下一步会让我们产生想像:

当然想像就有所谓的善恶,因为这个想像做主你就要准备造业了。有些人遇到快乐的感受,产生鼓励,我要继续的修善;有些人产生快乐的时候,产生堕落,所以这个面对感受的想像就有善恶的差别。当然这个想像从什么地方来?也是你过去的种子啊。你平常打什么妄想,你今生还打什么妄想。你看:有些人他很小的时候,你给他一个玩具,他就知道把这个玩具跟人家分享,他就有那种布施的想像,他的心跟玩具接触的时候,他就愿意跟人家分享。有些人就是从小就看得出来他喜欢占有,这就看得出来过去生啊,有些人是打布施的妄想,有些人打悭贪的妄想,等流性。

所以我们今生不但把前生的业力继承下来,也把前生的思想也继承下来,就构成我们今生当中主导我们两大因素:第一个、我们心中的感受;第二个、我们心中的想像。我们一般人大概就是会被这两个所主导。为什么呢?就像本经说的,以攀缘心为自性者,因为感受跟想法都要跟外境碰撞才能够产生。随境而生,也随境而灭。

那我们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我们的问题在本经上说:我们的心就住在这个感受、住在这个想法,这就糟糕了!以攀缘心,攀缘心没有太大的错。因为攀缘心这个是过去生的感受跟想法。但是当你住在这个感受跟想法的时候,我们开始启动了无始生死的业力。所以本经的意思就是说,当我们住在感受、住在想法的时候,我们的心变成落入了生灭心。

生灭心有两个很大的过失——

第一个、你不得自在:因为你没办法操之在我。你的感受、想法是从什么地方来?过去的业力显现的。你顺境的时候,你内心是安定的;你逆境现前的时候,你心是躁动的。所以你看有些人他学佛很久,他的心还是一样起起伏伏,他就是永远找不到一个家,虽修善业,心不安住啊。为什么呢?因为他住在自己的感受、住在自己的想法。所以为什么我们临命终的时候,弄到自己很多的挂碍跟恐怖?临命终的时候:一切诸根悉皆败坏。我们内心当中的感受、今生所累积的想法,全部破坏的时候,我们受不了。因为我们平常跟它紧紧的咬在一起,突然间,我们今生所依止的受想行识要被破坏的时候,我们内心当中就感到很大的恐怖、很大的痛苦,这就是一个人临终起颠倒的主要原因,因为我们平常就已经把自己弄到心有千千结,打不开了。

感受跟想法没有错,因为我们是继承过去生的业力、继承过去生的想法,所以佛陀告诉我们,你不是去灭除感受跟想法,因为你也做不到。而我说:我从现在开始,我不要有任何感受,也不要有任何想法,这个是强人所难。我们会继续的,有感想、感受,会继续的打妄想,但是我们可以做到无住,你可以把心带回家。你观察它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它只就是一个过去生的因缘、一个碰撞产生的假相。

大乘佛法面对过去,它没有叫你肯定,也没叫你否定,它告诉你无住,你肯定要把心带回家,你才能够得到自在。如果你想得到临命终的自在,其实这个跟念佛多少没有太大的关系,跟你心中的智慧是有关系的。你平常的时候就要注意,你面对你的感受想法的时候,你要慢慢慢慢跟它保持距离——不随妄转,你才能够得到自在。所以这个生灭心第一个过失:就是临终不得自在。当然你平常就不自在,所以临终也不自在。

第二个、你修学不得圆满:正如阿难尊者在本经的感叹:身虽出家,心不入道。我也是很努力的拜佛、诵经、持咒,但是我总是对出世的圣道进不去。为什么呢?要知道:

圣道的功德是不生不灭的,我们用一种生灭的心,没办法去契合不生灭的功德。

所以如果你坚持一定要注重你的感受、注意你的想法,即便你今生努力的修学佛法,你还是不得自在,第二个您的功德不得圆满。

改变我们的心态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修行第一件事情不是赶快去修行,不是。你问你自己安住了没有?你的心态没有调整好,你怎么修都不对!正如本经说的,你因地的时候就是拿沙,你煮出来的叫热沙,你不可能变成饭。所以找到一个解脱的因地,你的第一个因地没有找到,你后面全部都错了,你第一步走错,后面全部都错,你一定是要把米找到了,你才能煮出饭来。

有人问我说:这十卷《楞严经》到底讲什么?

它讲的就是:找到你修学真实的因地,就是安住在不生灭心,这个最为重要!

你依止不生灭心,你才能够成就所谓的修正了义。从自利的功德成就修正了义,从利他的功德成就诸菩萨万行首楞严。所以佛陀讲了七处破妄,十番显见,就是在告诉我们自己云何应住?慢慢的告诉我们,远离妄想,安住在不生不灭的真如。这样子才是一个真实的因地,才是一个真实修学佛法的心态。

戊二、约客尘显见性不动(分二:己一、默请。己二、正示。)

我们现在想要把心带回家,当然我们要对家的相貌要有所了解。那么这个家,我们应该以什么心为住呢?以不动的心为住。见性是不动的,没有动摇。佛陀用客尘,这个客是客人,主人是不动,客人是来来去去。这个尘是空中的灰尘,它也是摇摆不定的。从客、尘两种的譬喻,来开显其实我们所依止的心性,是没有动摇、没有变化的。

己一、默请

这一段,阿难尊者用默然的方式来请法:

【阿难虽复得闻是言,与诸大众口已默然,心未开悟,犹冀如来,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伫佛悲诲。】

阿难尊者听到佛陀前面的开示,前一段佛陀讲到:如是见性,是心非眼。这段文说:在我们生命当中,主导我们见闻觉知的,不是你的眼根,也不是嘴巴,真正的背后的本来面目,最终的主人翁,其实是我们的一念心性,那个不生灭心,只是我们没有去把它找出来。这个时候,阿难尊者听到以后,口已默然。他心中对这样子保持默然,但是内心还没有真实的开悟,所以他希望佛陀能够进一步的对于我们所要依止的不生灭心,能够更加的加以开示。这时候他合掌,表示内心的虔诚,期待佛陀进一步的慈悲教诲。

关于这一段的请法,我们从蕅益大师的注解当中,我们看出了两段消息:第一个,阿难尊者的状态是:口已默然,但是心未开悟。我们先作解释第一段:

阿难尊者在整个过程当中,他示现一个凡夫,所以他的心是住在生灭心,但是经过七处破妄以后,他破到这个时候,是言穷理尽,无话可说。所以他对于达妄本空,知道妄想是生灭的,是没有自体的,它只就是一个心境的碰撞,创造出一个感受,一个想法。所以当你问他说:你从什么地方来?你根本找不到。

我们的感受跟想法是怎么样?是没头没尾的,它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处。你问我刚刚感受跑哪里去了?没跑哪里去。它只就是从空性而来,又回到空性,它只就是在过程当中的一个假名、假相、假用。所以他对这个妄想没有自体,已经完全认同,所以口已默然,表示对妄想是毕竟空,这一部分他认同,但是心未开悟。他对于我们真实的心性,还不能够直下承当,因为对我们来说是如此的陌生。

你从什么地方来?你说:我从一念心性而来!大家听到这一句话很难接受,太陌生了。所以这时候他的确是觉得佛陀只有一段的开示,没办法让我们直下承当,所以这个时候心未开悟。所以从这个默请当中,看出阿难尊者的心态已经了知达妄本空,但是还不能够承当知真本有。

己二、正示(分二:庚一、徵名验解。庚二、现相证成。)

这个时候,佛陀面对阿难尊者这样的状态,他就要开始慈悲的开示阿难尊者。

庚一、徵名验解(分三:辛一、如来问。辛二、陈那答。辛三、如来印可。)

首先佛陀就徵问桥陈那比丘的名称,来验证诸位比丘开悟的过程。

辛一、如来问

【尔时世尊,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开五轮指,诲敕阿难及诸大众:我初成道,于鹿园中,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众言: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汝等当时因何开悟,今成圣果?】

我们看经文:尔时世尊,这个尔时,就是说阿难尊者听到:如是见性,是心非眼以后,他就默然的在那个地方合掌,请求佛陀再一次的开示。就在那个时候,佛陀这个时候就先安慰阿难尊者,就展开了又柔又细的具足网缦相状的紫金光手,那么这个时候又张开了五轮指端,就来安慰阿难尊者。一方面就教诲阿难尊者,他说:我回顾我最初成道的时候,我来到了鹿野苑,为阿若多,憍陈那等五比丘,来开演四谛法门。

这一段我们解释一下:

释迦牟尼佛的成道有很多说法,我们用一般性的说法,一般性的说法是:佛陀是十九岁出家,出家以后,他先到外道修行的地方,参学了五年。这五年当中的重点是修学禅定,以禅定来摄心。但他觉得不对,因为心中的颠倒妄想,你用禅定把它压住,如石压草,问题没有解决。所以他就离开禅定外道的学者,一个人到苦行林修了六年的苦行,每天吃一麻一麦。这整个过程当中,因为释迦牟尼佛是太子出家,他的父亲很舍不得,就派了在释迦族当中的王公大臣,五个年轻人,希望把佛陀请回皇宫,叫他不要出家。但是佛陀出家的心非常的坚定,不成佛道誓不回宫。这五个没办法,回去也没办法交代,只好陪着佛陀修行。但是佛陀后来觉得苦行虽然可以磨练身心,但也不是悟入圣道的一个真实的方便,他就离开了苦行林,后来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朗然开悟。悟道靠的是智慧,不是靠禅定跟苦行。

那么佛陀开悟之后,他第一件事情,就回到了苦行林去找这五位比丘,就度了这五比丘。他宣说的法门,第一件事情讲到四谛法门,把生命分成了两部分:一个苦集的流转门,还有灭道的还灭门。生命就是苦集跟还灭两个重点。

当时佛陀讲出一句很重要的话说:一切众生之所以不能够成就无上菩提的佛果,乃至於小乘的阿罗汉果,完全是因为你心中的客尘烦恼之所耽误。这一句话很重要。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在修行,但是你一定要知道重点在哪里。

我们今天修行不能进步,跟外在的人事没有绝对关系——

你不能说:诶…我不能修行是因为你障碍我。不对。没有一个人可以障碍我们,完全是自己的烦恼障碍自己。即便我们现在有障碍,是外境的刺激,产生感受跟想法,但是我们有选择权,我们可以选择不住,我们可以不要去选择住在感受的那个想法。别人给我们一个恶逆的因缘刺激我,产生一个很不好的感受,很不好、很邪恶的想法,这一部分我们不能控制,到这个地方凡夫做不了主,但是你可以选择无住,这个想法你不要管它,让它过去就好。那你要一住就糟糕了,想法让你一住下去,触在唯识学上说,触,接触外境。感触、作意、受、想、思,到思心所就开始造业。所以佛陀告诉我们说,我们自己的障碍,完全是自己引生的。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是因为我们有所住,那么这当中就指出了我们整个修行的罪魁祸首,完全是自己的妄想烦恼耽误了自己。

这个时候佛陀就告诉与会的大众说:你们当初是怎么开悟的?又怎么能够成就圣道呢?看这个意思,佛陀并没有直接回答阿难尊者的问题,是请别人回答。这个在大乘经典经常有的,叫转教。佛陀要弟子们来教授弟子们,佛陀再加以印证:如是、如是是这种方式。

这个地方就把我们修行的障碍,我们之所以修行不能够突破进步,是自己的问题,那么这个就是把这个贼啊,烦恼贼给标出来。

辛二、陈那答

这当中的五比丘的上首,陈那比丘,阿若桥陈那的回答:

自陈得悟

【时桥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

以喻发明

明客:

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

这个时候桥陈那比丘他就站起来了说:我身为僧团当中戒腊最高的长老。因为佛陀第一个度化的是五比丘,他是僧团的第一个成立。五比丘当中又以桥陈那第一个开悟,所以他独得解名,他的名字叫做最初解。

那么他是怎么觉悟的呢?因为他观察这个客人跟灰尘这二个字的义理,而成就阿罗汉果。所以这个断烦恼啊,可以看得出来,断烦恼是靠智慧,观照智慧。你不是靠苦行,也不是靠禅定。这两个只是一个助行。那么他是觉悟了从客尘这两个字的义理去觉悟,就把烦恼给息灭了:

一、客

他先讲出一个譬喻说:世尊!这就好像是一个从事长远旅行的客人,他经过长远的旅行,就暂时投宿在一个旅馆当中。为什么呢?或宿或食,或者是住一夜,或者只是吃一餐饭。那么等到这个时间一到,吃完饭睡完觉,他就要俶装前途,俶就是整理,整理行装继续的前进,他不可能长久安住。但是这当中身为旅馆的主人,他就一直的住下去了。所以他从这个主人跟客人之间的对比,他就思惟来来去去的、生灭变化的叫做客人。永久安住的叫主人,以不能够长久安住的就是客义。

客人在蕅益大师的解释说:这个地方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整个三界的果报。

三界的果报,怎么就是客人呢?

我们过去生造了一个业,这个业力今生得一个果报。可能是一个男人或者是女人,这个果报就是让你暂时住一住,就像旅馆一样。那么你住完以后,这个业力不断的释放,到了结束的时候,你又去得另外一个果报。所以我们在三界当中,一下子做人,一下子做转轮圣王,一下子做蚂蚁。其实就好像我们住旅馆一样,今天住一个很好的旅馆五星级的,下一个到一个地方,很破旧的旅馆。有时候住一个好旅馆,有时候住一个破旧的旅馆。所以:

三界的果报,没有一个人可以长久安住。即便是释迦牟尼佛来到三界,他也一定要示现灭度!

因为三界本来就是一个旅馆的施设,没有一个人,也没有一个圣人,能够长久在三界安住,不可能。都是暂时住的,而且都要变来变去的。你这一个旅馆住到一个时间,它就要赶你走了,不管你愿不愿意。说:欸我今生的果报住得不错,不可以。即使你的福报再大,你说:我把所有的善业,都回向到今生继续住下去,不可以。你一定要离开,这跟善业没有关系。时间一到,这个旅馆就要迁单了。那么这个地方,当然它所诠释的是一个苦谛——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三界果报的痛苦。

他是怎么觉悟的呢?所以这个四圣谛,第一个是知苦。佛陀在诠释苦谛,不是说我们三恶道的苦,不是这个意思。因为三恶道的苦,它不普遍,人天就没有三恶道的苦啦。身为苦谛它必需要普遍在三界当中都具足。

无常是苦——因为无常让我们受不了,我们的心喜欢安定嘛。你看我们现在,为什么我们大家一成家以后,一定要买个房子?为什么不租房子?租房子实际上更便宜,你拿这个钱去放在银行,租房子更好。因为我们受不了整天在那边搬家,我们要求安稳嘛。

追求安稳是人的本质——

快乐基础在安稳,这个安乐嘛,不幸的是,我们接受的果报是不安稳的。你好不容易来到三界,刚开始还不适应,小时候慢慢慢慢…这个成长过程,欸,这个环境你适应了,你有很多的朋友,事业也做得很大,欸,它把你赶走了。等到你适应的时候,你四五十岁的时候,你觉得今生也还不错啊,准备要赶人了。等到你到了来一个果报,你又不适应,等到你适应的时候,又把你赶走,这个就是苦,那种不安稳性就是苦。

所以你看我们在三界当中,就是一个旅馆住一个旅馆,一个旅馆住一个旅馆…那么桥陈那比丘就知道说:哦!原来我们这个地方是住旅馆的,是客人。所以他觉悟到三界是一个苦恼的处所,从这个地方他产生了出离心。有了出离心当然还有智慧,下文看他真实的智慧是:

明尘:

【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

前面的客人是约果报,这个地方是约着我们三界的因地,发明我们的攀缘心。

所有的生死的业力,从什么地方来?就是——我们的攀缘心。

又如新霁这个新霁就是雨后天晴,这个时候在这个清旸,就是清澈的太阳缓慢的升天,这个时候阳光透过门窗隙缝照入到房间当中,透过阳光的照射,我们就能够看到空中有很多灰尘,这个灰尘上下左右摇摆不定,但是虚空却是寂然不动的。所以这个时候他思惟:澄清寂静的叫做虚空,摇动变化的是灰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

前面的桥陈那比丘,是看到整个广大的三界果报是生灭的,这个时候他是向内观察他的心也是生灭的——你内心生灭,所以你招感生灭的果报。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的注解说:灰尘,我们一般看不到灰尘,你看我们现在看不到灰尘,但是你要有阳光照进来,你才看得到灰尘。也就是说,你一个人要不回光返照,诶…我也没妄想啊。你不是没有妄想,你跟妄想打成一片,当然你就感觉不出有妄想。你看打佛七,打佛七你第一天充满了自信,我这个人从来不打妄想,到了第二天、第三天、你就知道怕,哎呀!妄想这么多。因为你打佛七,你开始回光返照,心于佛号专一安住,心于佛号相续安住,这个时候慢慢脱离妄想,这个时候你看到你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得了啊。刹那、刹那的生灭,有无量无边的感受、妄想现前。所以我们是透过光明的照射,才看到虚空中很多的灰尘。当然这个灰尘就是我们的攀缘心,当然我们一般人就是住在灰尘。

从《楞严经》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心像一个镜子本来无一物,但是你有所住,你就产生一个灰尘。住久了,你整个心就被灰尘全部盖住了,现在要透过《楞严经》─回光返照、正念真如。把镜子的灰尘全部扫干净破妄显真,才能达到真实的安住。

辛三、如来印可

【佛言:如是。】

佛陀说:如是、如是。佛陀对于桥陈那比丘三界果报的描述,对於我们内心生灭心的描述,佛陀是认同的,说:这个桥陈那比丘说的是正确的。

不过,这个地方蕅益大师他提出一个观念说:他说这个其实在微细处来说,这个灰尘跟虚空的比喻,大小乘的认知还是有所不同的:

小乘佛法:对灰尘,是完全消灭,他认为虚空——不允许有灰尘,他的思想是灭色取空,当然这个思想会有问题的。

大乘佛法:它的思考是认为,灰尘是不会障碍虚空的。灰尘有什么关系呢?你不要管它就好了,问题不在灰尘,问题是你不要住在灰尘,你有选择性嘛!大乘佛法是认为产生灰尘的原因不能怪我们。当然所谓不能怪我们,是不能怪今生的我,要怪…怪前生啊,你前生把灰尘创造出来,它今生就要释放出灰尘。但是你今生有选择性啊,你可以选择不住灰尘啊。不产生灰尘这一部分我们做不到,但是我们可以选择不安住在我们的生灭心,我们可以不随我们的感受妄想而转的,所以这个是大小乘最大思考不同。

以天台教观的判定,小乘佛法灭色取空,把生灭心消灭以后,这个是会有后遗症的,错损菩提。所以有些人对于自己的感受跟想法,是用激烈的手段加以断灭,你就没办法发菩提心了。你看阿罗汉,阿罗汉对外境─于一切法不受,他没感受,阿罗汉他的身心世界,没有快乐,也没有痛苦。他的内心世界…是什么世界啊?如鸟飞虚空,踪迹不可得。鸟从虚空飞过去,它完全没有感受。没有感受好不好?当然也有好,也有不好。好是这个人不会起烦恼,不好是这个人没有感觉。没有感觉的人,他看到众生的苦,他完全没有感觉,这就糟糕了,没有办法发大悲心。

诸位要知道一个观念——你一开始就要走对方向,小乘佛法叫断烦恼,大乘佛法叫转烦恼。一个转,一个断,这个不同。

大乘佛法是烦恼你要去升华,你要跟自己沟通,你要用智慧来告诉你自己,不要住在烦恼。因为大乘佛法认为烦恼本来就是真如的一部份,它迷了变成烦恼,它悟了就是真如,你不能断它的。所以大乘佛法是无住,小乘佛法叫断灭,所以面对烦恼,大小乘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当然结果也不一样,这一点我希望大家要清楚,我们用小乘的方法断烦恼的确很快,但是有很严重的后遗症,你到最后菩提心发不出来。

所以我们从天台教观的判教,你这个成佛之道,你要长远的布局,你不是说,诶…我先离开三界再说,那你后面的路怎么走呢?你不能断了你的后路啊,所以你一开始方法就要走对!这个乘,你要选择一个──我从这个地方到这个地方,我这样走不会影响后面,所以最好的断烦恼的方法是无住。你后面才能够生心嘛。所以这个地方它说明了,虚空中果然有很多的灰尘,我们一念心性,清净心,有很多的感受、很多的想法,但是你有三种选择:

第一个、你选择住在感受跟想法——生死凡夫,那你未来有无量无边的生死等着你。

第二个、你把灰尘全部弄干净——小乘的学者。

第三个、你不要去管灰尘,你只要不随妄转,安住在虚空——这是大乘学者。

三种选择,有三种不同的结果。那么本经当然它的思考是,你不要去管妄想,你只要正念真如,妄想自然消失,因为它没有自性。

大乘佛法是用真实的心性来感化、来升华烦恼;是用真实来改变虚妄,用改变的方式,不是用断的方式,这一点大家能好好体会!

如果你有志于成就佛道、你有志于行菩萨道,你对烦恼的态度是很重要,随顺不得,断灭不得。这是大乘佛法的中道思想,不能断也不能随顺。那怎办呢?回光返照,正念真如。以真实来转变虚妄。等到《楞严经》后文修行篇的时候,它会讲得很清楚,这个地方的理论篇就是建立一个你未来要怎么修行的基本知见。

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最新小说: 万古残阳 妃常复制 灯火人间 挂仙 终极女生 西游之诸天人物分身 萌萌宠上天:腹黑师傅啃一口 极乐女修 寰云霸主 赊点灵气好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