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林鹿的口供是和现场情况有出入的。
根据她的口供,伤人的凶器也就是那个玻璃花瓶是被她失手摔坏,那么玻璃碎片应该散布在窗台附近,可现场的碎片却是在理疗床周围,距离窗台超过了1.5米,鉴定人员根据碎片散落的情况,作出未被移动的结论——经过模拟试验,用花瓶将死者击伤,大多数碎片就应该呈现出那样的散落实况,少数有移位,也是因为凶手将死者搬运去浴室时造成的痕迹。
如果只是失手摔坏花瓶,碎片散落的位置绝对不会像现场一样的情况。
碎片上调取出来了姜林鹿的指纹——碎裂的主要是花瓶颈部以下,所以颈部的残片是能够提取出指纹的。
死者在12点57分时,通过手机发了文字信息给女儿时晓,告诉时晓她正在接受理疗,但觉得姜林鹿的按摩手法有些粗暴,而且一直在质疑她偷藏了手镯,死者很生气,她觉得姜林鹿是利用按摩在泄愤。
这些似乎都说明了案发当天,姜林鹿的确和死者发生了争执。
所以当地警署根据现场情况,认定姜林鹿说谎。
“如果姜林鹿的杀人动机成立,她在1点08分后,和死者爆发了争吵,因为愤怒抡起放在理疗床边床头柜上的玻璃花瓶砸向死者后脑,她具备基本的护理常识,能够确定死者没有立即死亡,可故意伤害罪已经足够让她入刑了。”
现在是沈嘉木在分析案情,他的指间掐着支未点燃的香烟,抱着胳膊皱着眉头:“姜林鹿家境优渥,前途光明,她无法接受入狱服刑的判决,所以当一时冲动伤人之后,决定干脆将死者杀害,她把失去知觉的死者拖入浴室溺死,再考虑如何脱罪。
她知道公区监控拍下了她进入犯罪现场的影像,她没有能力篡改以及毁掉监控资料,所以她行凶后先回到自己居住的公寓,换上她与时晓的闺蜜装,乔装成为时晓再次返回案发现场,造成时晓才是最后一个进入案发现场的人的假象,企图嫁祸给时晓。”
这其实也是地方警署的判断。
郝风雷在这个案件上,积极开动脑筋:“可如果姜林鹿计划这么周全,她为什么在供诉时漏洞百出呢?”
“只有凶手和死者才最了解现场情况。”沈嘉木的眉头仍然紧蹙着:“姜林鹿故意作出与现场情况不符的供诉,可以视为脱罪的一个方式,这并不至于成为此案被驳回的疑点。”
但这个案件之所以被检方驳回重新调察,是一定存在疑点的。
“姜林鹿两次进入案发现场时的衣服上,都没有发现死者的血迹。”卿生说。
沈嘉木点头:“死者的后脑被砸伤,现场留下了血迹,凶手的衣服上不可能没有染上血迹,但根据案发当天1点28分的公区监控资料,姜林鹿在离开时身上未染血迹,地方警署的判断是,姜林鹿击伤死者后,是换上死者的衣服将死者搬运到浴室,把染有血迹的衣裳放进她的背包里带走,回家后再进行销毁。”
但这只是警方的推断,没有找到血衣,所以检方以证据不足为由驳回了警方的调察结果。
“我现在怀疑的是,姜林鹿如果是因为激愤杀人,她能否这么快冷静下来处理善后,而且她还自愿接受了警方的测谎程序,结果是她并没有说谎。”卿生说。
“你还记得文汇案吗?”沈嘉木说:“小玫对文汇的杀意早就存在,但曾有过中止的想法,所以哪怕最后是被激怒而重新唤起了杀意,她并不需要太多时间规详计划。
我们假设,姜林鹿也是如此,她的恶意早就存在,且无数次的设想过怎么杀人怎么脱罪,当真正摁捺不住动手时,她就可以迅速地冷静下来。
面对测谎仪,不同心态的人结果就会不同,说得简单点,测谎仪并不能保证对每个罪犯都有效果,尤其是姜林鹿,她曾经进修过心理学,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如果她真是一个沉着冷静的杀手,就不会害怕接受测谎。”
“好吧,我始终难以相信一个美女,竟然杀人之后能够如此的冷静沉着。”郝风雷摊摊手。
沈嘉木连个白眼都欠奉了。
他很严肃。
“我们这回与姜林鹿的接触,没有找到任何突破口。”
接下来沈嘉木和许卿生就去拜访了愉生养老中心,沈嘉木负责跟主任直接对话,卿生则在“落差”距离外,询问郑雪梅等等“人证”。
愉生养老中心其实是一家由爱心人士捐助,但由政府统一管理的半公益机构。
作为雇员的郑雪梅,她的薪水其实不高,但工作也不像卿生所处的时代那些护工一样的繁重,毕竟现在有器佣分担了劳力活,郑雪梅这类护工提供的多为陪伴性关怀,对于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生活在养老中心的老人来说,他们不可能从器佣身上感受到有温度的陪伴和关爱。
所以其实郑雪梅的个性,是不那么偏激的。
温和,兼具耐烦心,是对他们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职业要求。
“我想听听你为何感激姜小姐的原因。”卿生说。
这个问题让郑雪梅愣了下,她有些紧张。
“许小姐,我不是因为姜小姐帮助过我才为她做这么多的,我们所有人,连彭主任,他并没有接受过姜小姐的帮助,我们是因为熟知姜小姐,认定姜小姐绝对不可能杀人……”
“现在检方已经驳回了地方警署的调察结果,这个案子在重新调察,也请你相信沈警官和我并没有认定什么,我们只是在例行调察。”
郑雪梅犹豫了好一阵,才说:“当时中心有一个老人,是由我负责主要看护的,老人得了绝症,他的儿子是律师,因为工作忙,才把老人送来了我们中心,其实老人的病情……已经没有治愈的可能了,我们所作的,只能是减轻老人的痛苦,让他安详的离开。
许小姐你也知道的,现在通过了安乐死的法令,有些不堪重症折磨的患者可以选择安乐死,但法律手续非常复杂,比如一定要得到直系亲属的认同,在设立好遗嘱并进行公正的情况下,才能有专门的机构执行安乐死。
老人的直系亲属就只有儿子,他儿子一直不认同老人选择安乐死的决定,老人因此申请了调察机构介入,我当时……觉得老人太可怜了,所以曾经劝过他的儿子尊重老人自己的决定。
老人后来没有等到安乐死被批允,他留下遗嘱,然后就跳楼自杀了,我根本不知道老人有这样的决定,他说他想一个人在天台晒晒太阳,我看他当时神色挺好的,就离开了,后来当发现老人有寻死的念头时,已经来不及阻止。
就是因为这件事,老人的儿子把我告上法庭,他指控我有协助老人自杀的主张,我劝他尊重老人意愿的话,他录了音,虽然法庭认定老人的遗嘱有效,但老人的儿子仍然主张我有故意疏忽看顾的嫌疑,他要求我赔偿,如果我败诉,除了赔偿外也会丢掉现在的工作。
原告自己就是律师,我当时还没钱聘请比他更专业的律师,我当时被吓坏了,简直就是惊慌失措,因为法律援助机构的律师认为我肯定会败诉,我没有证据证明当时是老人要求我离开,我也没有证据证明我不知道老人有自杀的打算。
后来是姜小姐帮助我筹款,请了更专业的律师,我才胜诉,也是因为姜小姐的开导,我才不再自责,对工作和生活重拾了信心,我之前其实还在背地里说过姜小姐的坏话……我觉得像他们这样的人,都是因为名利才装作为公益事业奉献,根本不可能坚持下去,等到他们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就再不会有这样的善心。
我们这样的人,要不是被生活所迫,其实没人愿意来养老或者康复中心,这里的人不是病人就是即将走向死亡的人,他们已经对生活丧失了信心和热情,普遍都有焦虑甚至暴躁的情绪,我们看顾他们,自己也为这种绝望的情绪所影响,我们真的承受了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压力。
我说句实在话,我宁愿领救济金,虽然比收入少一些,但不会承担这么多的压力,可我们这种身体健康,没到退休年龄的人,必须选择就业机构安排给我们的工作,如果拒绝,两年后救济金就会停发。
我在愉生工作了十年了,再熬几年,就有丰厚的退休金,但当时如果我失去了工作,这十年的压力就等同白受了。我几乎绝望,多亏姜小姐毫不犹豫冲我伸出了援手,我一想到我甚至还当面刁难和污篾过她……许小姐,我是个很普通的人,我最努力的事就是让自己活着,让我的孩子不再像我一样辛苦的活着,所以我不像姜小姐一样崇高。
我是真的认为她是一个崇高的人,一个崇高的人怎么会杀人呢?在姜小姐这样的人眼里,我理当跟只蝼蚁差不多,我根本不值得她这么帮我啊,真的,我虽然是接受了她的帮助才觉悟以前的自己多狭隘,怨天尤人的自己有多可怜,但我真是发自内心的,我想站出来证明姜小姐绝对不可能杀人,我们不是因为私心,不是因为利益,我们从姜小姐身上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善意,我们才明白做为一个人,应该怎么去生活。”
为了让自己的陈述更加有说服力,郑雪梅甚至拿出了“证据”。
在她面临那场足以把她陷入绝境的起诉前,她只能算是个达到合格标准的雇员,没有受到中心的任何表彰,她甚至拒绝加班,也从不帮助同事顶班。
可那场变故后,她成为愉生养老中心的优秀看护,得到了不少家属的肯定和感激,她才真正把她的这份工作当成了事业,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无可奈何的屈就。
她也成为了,一些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