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BA官方宣布正式停摆后,双方的谈判并没有结束。
而是一轮接着一轮继续谈,一直谈到双方都满意为止。
7月27日,谈判中劳方提出的方案遭到拒绝,原定于8月份进行的新秀培训课程推迟。
8月2日与9月14日,两次劳资谈判均谈崩,新赛季的开启遥遥无期。
10月5日,斯特恩正式宣布取消全部季前赛,常规赛的停摆将不可避免。
10月11日,斯特恩宣布,常规赛前两周取消,双方将在10月中旬再度开启一次长谈判。
10月19日-21日,劳资双方开启了一轮3天30小时超级马拉松谈判,但依旧没有达成共识,继续停摆。
10月29日,斯特恩宣布取消11月所有比赛。
11月13日,NBA第3次缩水再删两周的赛程。
11月15日,球员工会拒绝资方新协议,谈判第N次破裂……
从6月30日开始,连续五个月的时间,一轮接着一轮的谈判,反反复复的拉锯,双方始终无法达成共识。
闵聪达作为资方的一员,从头到尾参与并旁观了这次极为漫长、磨人的劳资谈判。
虽然作为NBA最大的内奸,他是希望水越混越好的。
但在联盟带了联盟呆了两年时间,多多少少是有感情。
谈判中大量的细节让闵聪达感到无法理解,并且为很多球员不值。
双方的核心争议点在于工资帽占收入的分配比例。
之前是57%,资方希望将这个比例降低到50%。
7個百分点的缩减,成为双方来回争夺的战场。
但实际上,NBA赛季停摆到目前为止,给球员啊工资造成的损失,已经超过7个百分点了。
球员的收入和整个联盟的收入息息相关,联盟没有比赛没有收入,你就是提升到90%,也是一分钱没有。
而且一个关键的问题在于,在工资帽收入占比问题上坚持立场的往往是并不缺钱的那些球星。
工资只是他们收入的一部分,他们还有代言,球鞋合同,场外收入等等。
这些球星与其说关心的是收入,不如说关心的是他们的名声:说白了,他们不想因为向资方妥协而背上骂名。
在11月15日进行的球员工会全体投票中,30支球队的30个代表全票通过,否决资方的新方案。
这让劳资谈判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