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张献忠长期四处流动作战,没有稳固的根据地,筹集军饷的手段主要方式就是靠“打粮”,即抢掠。既抢掠富人,也抢掠老百姓。
抢掠必然会遇到反抗,镇压反抗的手段便是杀人。张献忠治川无方,叛乱四起,田园荒芜,抢到手的金银财宝,饥不能食,寒不能衣,反而成了行军作战的累赘,只好把它埋藏起来。
关于张献忠埋银藏宝的传说,从清初开始便不绝于书籍。张献忠藏宝的地方,历史书籍中记载有六处。
一、埋在成都锦江之中
《明史•流贼传•张献忠传》记载,张献忠占领成都后,“又用法移锦江,涸而阙之,深数丈,埋金宝亿万计,然后决堤放流,名水藏,曰:‘无为后人有也。’”
戴笠、吴乔《流寇长编》卷十七记载,张献忠“谓兵有妇女财物不肯死战,凡移营,金银必弃,妇女必杀。”
“涸锦江凿而深之,集民间宝物实其中,覆以土石,与江底平,命曰‘锢金’,欲使后人不得发也。”
孙《蜀破镜》卷四载,顺治三年秋八月,“既望,张献忠将前自江口败回所余蜀府金宝,用法移锦江,锢其流,穿穴数仞,填之下土石并凿工掩筑,然后决堤放流,名曰水藏。”
江按:锢为铸塞,铸铜铁以塞隙谓之锢。《蜀破镜》原文“用法移锦江,锢其流”,对照上两段引文,可知有误,应为“用法移锦江,涸其流”。
涸其流,即截流筑堤,排干江水;然后“穿穴数仞”,“集民间宝物实其中”,铸铜铁以塞其穴,“覆以土石,与江底平”,谓之“锢金””;最后,“决堤放流”。这种在水底埋藏金银财宝的方式,叫“水藏”。
1646年7月,清军在北面攻打四川,南明参将杨展从东南进攻成都,张献忠被迫撤出大西国京城。
撤退之前,张献忠花费了巨大的人力,在流经成都市内的锦江筑起高堤,但并不是为了治理水灾,而是在堤坝下游的泥沙中挖了个数丈深的大坑,将他抢来的数以万计的金银财宝埋在坑中,然后重新决堤放水,淹没了埋藏财宝的大坑,此举称为“水藏”。
据称,张献忠曾留有一张“藏宝图”,上标金银的埋藏地点,并以石牛和石鼓作为暗记。
多年来,成都有童谣唱道:“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一首民间歌谣可能暗藏一个悬疑的宝藏秘密。长期以来,多少人空怀“买尽成都府”的妄想,却苦于识不破这个秘密。
清末,有个叫杨白鹿的贡生意外得到宝匣,里面装有“藏宝图”。晚年时他的好友马昆山知道了这个惊天秘密,并把无价的“藏宝图”弄到手。
马昆山当即成立“锦江淘金公司”,招收打捞的工人,又订购了金属探测器等必要设备,轰轰烈烈地在锦江里挖宝。
几天后,果真挖出一个大石牛,还挖出了大石鼓!不久,又传来惊心动魄的“喜讯”:坑旁安置的金属探测仪突突直响。
没有金银,哪来的响声?
旋即,寻找张献忠藏宝的狂热浪潮,席卷整个成都。
二、埋在岷江新津渡口江底
沈荀蔚《蜀难叙略》云:张献忠其所聚金银,以千余人运之江干(江按:江干,即江岸,水畔),三月始毕。
至是测江水浅处多支流,以杀其势,一如筑决河法。水涸,于江底作大穴,投以金银,而杀运夫于上,后覆以土,仍决江流复故道。后续有所得,俱刳木成鞘,运至新津江口,载以千余艘,将为顺流,计至巫峡投之。
这段文字所称“江干”“江水”“新津江口”之“江”,不是锦江,应指新津渡口(俗称“三渡水”)至彭山江口那段岷江主流。“江水浅处多支流”也是新津渡口那段岷江河道的特征。
成都出南门至新津县里程为九十华里,“以千余人运之江干,三月始毕”,应指由旱路车运马驮将金银从成都运到新津渡江岸,然后就埋藏在新津渡江底。
“后续有所得,俱刳木成鞘,运至新津江口,载以千余艘,将为顺流,计至巫峡投之”指的是彭山江口之战前,张献忠水陆进军,其中陆路一支系从成都先陆行至新津渡,再下船顺流向江口进发。
三、张献忠宝船沉没在青神江底
王培荀《听雨楼随笔》卷一:“费此度(密),明之遗民,流寓塞外,尝有句云:‘大江流汉水,孤艇接残春。’深为渔洋所赏。有遗像,蒋心余题长古其上,总括生平,可作志传读。
‘上书无益起义兵,壮士自结飞来营。安定关中十万户,贼不敢犯人长生。司命三军费孝子,剪发辞官父归里。携儿避乱陷凹蛮,黄金竟赎全家死。杨展镇蜀真英雄,孝子入幕参元戎。青神江底沉贼镪,谁贼之镪张献忠。得贼资粮即拒贼,雅州屯田孝子力⋯⋯’。”
青神县,现属四川省眉山市管辖。青神江,为岷江流经青神县一段水道的名称,位于彭山县的下游。
“青神江底沉贼镪(江按:镪,钱贯,引申为钱,金银),谁贼之镪张献忠”,是说张献忠的宝船沉没在青神县的江底。
引诗的作者费密,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和思想家,字此度,号燕峰,四川新繁人。
他曾受到镇守嘉定的明将杨展任用,亲身经历江口之战。
康熙八年他撰《荒书》说:清顺治三年“正月,献忠尽括四川金银作鞘,注彭山县江。杨展先锋见贼,焚舟,不知为金银也。其后渔人得之,展始取以养兵,故上[川]南为饶。”
此段文字的标点断句,巴蜀版《张献忠剿四川实录》一书收录的《荒书》为:“正月,献忠尽括四川金银作鞘注。彭山县江[畔]杨展先锋见贼焚舟,不知为金银也。其后渔人得之,展始取以养兵,故上南为饶。”
什么叫“鞘注”?为什么要加一个“畔”字?为什么未交战,张献忠便自焚战船?
此段文字意思是:顺治三年(丙戌)正月,张献忠将收刮四川的金银全部做成银鞘,藏于彭山县江底(注者,水注也,灌也,引申义有投入之意)。
(三月)杨展前锋部队同张献忠军接战,用火攻,烧毁了张部的战船,当时江底沉银尚不为人所知。
事后,杨展获悉渔人从江中捞到金银,才开始打捞彭山江中沉银,用以供养军队,故以嘉定(乐山)为中心的上川南顿成富饶之区。
费密诗又说“青神江底沉贼镪”,看来同彭山江口沉银不是一回事,是另外一处藏宝地点。
四、张献忠在峨眉山普贤峰顶埋有金银
王夫之著《永历实录•王祥杨展皮熊列传》引刘尧佐疏言:“张献忠辇金银至峨眉山,瘗之普贤峰顶,宜敕展发窖赍送赴阙,以供国用。”(王夫之《永历实录》卷十二,岳麓书社,1982年,第122—123页)
五、张献忠部将刘文秀透露在川西黎、雅间埋金二十万
戴笠、吴乔《流寇长编》卷二十载,顺治十五年四月,南明永历帝所封蜀王刘文秀在云南病卒,遗表有言:“臣兵二万在黎雅间埋金二十万,臣之将郝承裔知之,请驾幸蜀就十三家之兵,出营陕洛,庶可转败为功!”(下册,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1122页)
六、张献忠彭山江口埋沉金银
有两种说法:
(一)张献忠有意将金银埋在江口水底
欧阳直《蜀警录•蜀乱》:丙戌(清顺治三年),“献贼令各将士,自杀其新收妇女。如系蜀人,更不许擅留一人。禁人带藏金银,有即赴缴,如隐留分厘金银或金银器物首饰,杀其一家,连坐两邻。于前门外铺簟满地以收之,须臾,钮扣亦尽。金银山积,收齐装以木鞘箱笼,载以数十巨舰。令水军都督押赴彭山之江口沉诸河。”
(二)江口之战,张献忠战败,宝船被焚,船上金银散落江中,积年累月,自然掩埋于层层沙石之中。
江口之战发生在清顺治三年三月。彭遵泗《蜀碧》卷三记载:
“(前明)参将杨展大破贼于江口,焚其舟,贼奔还。献闻展兵势甚盛,大惧,率兵数十万,装金宝数千艘,顺流东下,与展决战。且欲乘势走楚,变姓名作巨商也。展闻,逆于彭山之江口,纵火大战,烧沉其舟。贼奔北,士卒辎重,丧亡几尽;复走还成都。展取所遗金宝以益军储。自是富强甲诸将。而至今居民时于江底获大鞘,其金银镌有各州邑名号。”
《蜀碧》撰于康熙二十四年,距离江口之战才三十九年,作者彭遵泗又是眉州丹棱人,应该是同时代人的实录。
清同治三年刻本《嘉定府志•艺文志•文三》载彭遵泗撰写的《杨展传》对江口之战描写更详细:
“献忠忿展尽取故地,又怒川人之不服己也,大杀成都居民,率众百万,蔽江而下。展起兵逆之,战于彭山。分左右翼冲拒,而别遣小舸载火器以攻贼舟,兵交,风大作,贼舟火,展身先士卒,殪前锋数人,贼“江口沉银”文物之银锭崩反走。江口两岸逼仄,前后数千艘,首尾相衔,骤不能退,风烈火猛,势若燎原。展急登岸促攻,枪铳弩矢,百道俱发,贼舟尽焚,士卒糜烂几尽。所掠金玉宝珠及银鞘数千百,悉沉水底。献从别道逃免,旋奔川北,展追至汉州,封积尸而还。”
清嘉庆十九年刻本《彭山县志》卷一:“双江镇,在县东十里彭亡山下。岷江诸水至此合注,直下嘉、渝,来往商旅泊舟憩息,每日约有数百艘。汉征南将军岑彭击公孙述,营此。宋朱龄石讨谯纵,大战于平模山。明季杨展率兵拒张献忠,焚贼舟数百,珠宝金银悉沉水底,俱在此处。彭邑惟此为水道要区。”
江口之战,张献忠率领军队的人数和装金银的船只数量,各书记载不一致。
清嘉庆五年刻本《眉州属志》称“率兵十数万,装金宝数千艘”,《蜀碧》称“率兵数十万,装金宝数千艘”,彭遵泗《杨展传》称“率众百万”“前后数千艘”,刘景伯《蜀龟鉴》称“率劲兵十数万,金宝数千艘”,孙錤《蜀破镜》称“率兵三十余万,载金宝千艘”,民国23年铅印本《乐山县志》称“率兵二十余万,装金宝千艘”。
那么,哪一个记载比较可信呢?
据清戴笠、吴乔《流寇长编》卷十七载,大西国大顺元年“伐木造舡数千”。看来,张献忠并不打算在成都久留,时刻准备从水路东下,再度流窜出川。
彭遵泗《蜀碧》卷三称,张献忠“率兵数十万,装金宝数千艘,顺流东下,与展决战。且欲乘势走楚,变姓名作巨商也。”张献忠“变姓名作巨商”的可能性不大,“乘势走楚”来一个战略大转移可能性是存在的。
据《蜀难叙略》记载,张献忠在西充牺牲时,张部“死及降者三十余万”。
据此,江口之战,张献忠率领军队的人数和装金银的船只数量,以《蜀碧》的记载较为可信。
(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