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都市言情 > 武道侠心 > 第一卷:凤鸣于皋 第125章:大轮萌王

第一卷:凤鸣于皋 第125章:大轮萌王(1 / 1)

“慕容先生情知此经是贵寺镇刹之宝,坦然求观,定不蒙允。他道大理段氏贵为帝皇,不忘昔年江湖义气,仁惠爱民,泽被苍生,他也不便出之于偷盗强取。”

“只是那日小僧曾夸口言道:‘小僧是吐蕃国师,于大理段氏无亲无故,吐蕃大理两国,亦无亲厚邦交。慕容先生既不便亲取,由小僧代劳便是。’大丈夫一言既出,生死无悔。小僧对慕容先生既有此约,决计不能食言。”

......

一阵对话,鸠摩智给大理段氏戴完高帽,终于图穷匕见,开口索要秘籍。

说着双手轻轻击了三掌。

门外两名汉子抬了一只檀木箱子进来,放在地下。鸠摩智袍袖一拂,箱盖无风自开,只见里面是一只灿然生光的黄金小箱。鸠摩智俯身取出金箱,托在手中。其中装着三本旧册,正是慕容博手书,阐述少林派七十二门绝技的要旨、练法,以及破解之道。

‘少林派七十二门绝技名震天下,据说少林自创派以来,除了宋初曾有一位高僧身兼二十三门绝技之外,从未有第二人曾练到二十门以上。这位慕容先生能知悉少林七十二门绝技的要旨,已然令人难信,至于连破解之道也尽皆通晓,那更是不可思议了。’

一众高僧无不震惊。

众人皆想着,倘若对方所言不虚,那么天龙寺得此书后,武学上不但可与少林并驾齐驱,抑且更有胜过。盖天龙寺通悉少林绝技,本寺的绝技少林却无法知晓。却是忘了,今日鸠摩智既然能用少林七十二绝技跟他们换取六脉神剑,他日自然也可以用六脉神剑再去换别的功夫。

如此,少林无法得知天龙绝技,又从何说起?

鸠摩智见众僧似有意动,当即趁热打铁。

“贵寺赐予宝经之时,尽可自留副本,众大师嘉惠小僧,泽及白骨,自身并无所损,一也。”

“小僧拜领宝经后立即固封,决不致私窥,亲自送至慕容先生墓前焚化,贵寺高艺决不致因此而流传于外,二也。”

“贵寺众大师武学渊深,原已不假外求,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少林寺七十二绝技确有独到之秘,其中‘拈花指’、‘多罗叶指’、‘无相劫指’三项指法,与贵派一阳指颇有相互印证之功,三也。”

说的天花乱坠,先是保证自己绝不偷看,只作焚毁,又以少林七十二绝技相诱,寥寥数语,已令几位高僧怦然心动。

几位大师也是太老实,常年在寺中修行,不知江湖险恶,只以为鸠摩智一身好大名头,不会作下出尔反尔、有辱身份之事。可他们哪里知道,鸠摩智如今深陷魔障,心中执火熊熊,又岂会在意其他?

说完,鸠摩智为了取信众人,还当面卖弄了一番武功。

只见他右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搭住,似是拈住了一朵鲜花一般,脸露微笑,左手五指向右轻弹。

牟尼堂中除夜凌空、段誉之外,个个是毕生研习指法的大行家,但见他出指轻柔无比,左手每一次弹出,都像是要弹去右手鲜花上的露珠,却又生怕震落了花瓣,脸上则始终慈和微笑,显得深有会心。

据禅宗历来传说,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说法,手拈金色波罗花遍示诸众,众人默然不语,只迦叶尊者破颜微笑。释迦牟尼知迦叶已领悟心法,便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法门,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禅宗以心传顿悟为第一大事,少林寺属于禅宗,对这“拈花指”当是别有精研。

可是鸠摩智弹指之间却不见得具何神通,他连弹数十下后,举起右手衣袖,张口向袖子一吹,霎时间袖子上飘下一片片棋子大的圆布,衣袖上露出数十个破孔。原来他这数十下拈花指,都凌空点在自己衣袖之上,柔力损衣,初看完好无损,一经风吹,功力才露了出来。

本因与本观、本相、本参、保定帝等互望了几眼,都是暗暗惊异:‘凭咱们的功力,以一阳指虚点,破衣穿孔,原亦不难,但出指如此轻柔,温颜微笑间神功已运,却非咱们所能。这拈花指与一阳指全然不同,其阴柔内力,确是颇有足以借镜之处。’

紧接着,又演示七十二绝技中的多罗叶指,当下身形转动,绕着地下木箱快步而行,十指快速连点,但见木箱上木屑纷飞,不住跳动,顷刻间一只木箱已成为一片片碎片。

保定帝等见他指裂木箱,倒亦不奇,但见木箱的铰链、铜片、铁扣、搭钮等金属附件,俱在他指力下纷纷碎裂,这才不由得心惊。

演示完,又将双手拢在衣袖之中。

突然之间,那一堆碎木片忽然飞舞跳跃起来,便似有人以一根无形的细棒,不住去挑动搅拨一般。看鸠摩智时,他脸上始终带着温和笑容,僧袖连下摆也不飘动半分,原来他指力从衣袖中暗暗发出,全无形迹。

本相忍不住脱口赞道:“无相劫指,名不虚传,佩服,佩服!”

鸠摩智躬身道:“大师夸奖了。木片跃动,便是有相。当真要名副其实,练至无形无相,纵穷毕生之力,也不易有成。”

枯荣大师座旁,夜凌空一直品味他的先前的内功内力。

夜凌空没有练过少林七十二绝技,不熟悉少林内功,但也知道,上乘武学各有内功心法,拈花指、一阳指,虽是外门拳脚功夫,却也有各自的内功心法,拈花指有拈花指的内功,一阳指有一阳指的内功,练出来的内力也是各不相同。

包括华山的破玉拳、混元掌,皆是如此。

这样的武学虽是以招法为主,但却是拳脚带动发劲、行气,以外功练成内功,虽然仍是外门功夫,但可称之为“内家拳”。

这一点上,

北冥神功和各派内家武学逆道而行,以‘十二经’循环、也就是用拳脚带动丹田发劲,再引动丹田内力,跟‘华山混元功’有异曲同工之妙。

琅嬛福地之中,短短三日,夜凌空就把‘北冥神功’修至小成境界,很大一分部原因得益于他修炼过‘混元功’,四肢百骸的关节路线早就被梳理个七七八八,故而才能那般勇猛精进。

武学到了上乘境界,内功、外功,必然是殊途同归,内外兼修。

混元功、一阳指、拈花指这些,虽是上乘外功,却也兼修内功。甚至像混元功这种借着外功练内功的,练到后面,反而更接近内功,说是上乘内功也没什么不对,混元功把周身练成混元一体,真气游走,再带动丹田发劲,故而威力大的不可思议。

只是相对来说,混元功更偏向于发劲制敌,而北冥神功却重在运化内力。

哪怕是金蛇剑法、化龙枪法这些不涉及拳脚、练气的外门功法,乍看是以招法为主,但也有相应的内家之道,剑法、枪法本身虽然练不出内劲,却可以把内力化作金蛇剑气、化龙枪气。

因此,当鸠摩智实战多门少林七十二绝技,展露的内力自然各不相同。

大体上同出一脉。

例如:

道家的内功大多讲究清静无为,神游太虚,练出的内力有一种轻灵冲和,淡泊柔和之感。而佛门的内功大多讲究无心而为,戒静禅修,练出的内力有一种雄浑沛然,自在祥和之感。

所以,

即便拈花指的内力阴柔、多罗叶指的内力刚猛,但细细品味,内力本身却是王道平和。只是鸠摩智为了在诸位高僧面前显摆,以至于指力太过凌厉,看似威力无穷,实则偏离本意,反倒落了下乘。

不过那内力中的雄浑厚重之意,却是正儿八经的佛门内力,而不是用道家内功去运劲施展。

也就是说,小智此时还没学到‘小无相功’。

在原来的剧情里,鸠摩智用逍遥派的‘小无相功’催动少林七十二绝技,在少室山上败尽少林高僧,实足出了一把风头。

可关于他是如何获得此功,书中却是没有交代。

不过逍遥派、星宿派,有关的人大多行迹于西北、青海一带,机缘巧合,能得到秘籍,倒也不奇怪。新修版中倒是给了说法,说是鸠摩智后来前往姑苏,在王家的琅嬛玉洞众窃取了七册‘小无相功’秘籍。

如此一来,‘小无相功’也大有可为啊......

夜凌空暗自想到。

就在这时,却听本因道:“师叔,明王远来,其意甚诚。咱们该当如何应接,请师叔见示。”

原来,几位大师被萌王说的怦然心动,已有允意,只是论尊尚有师叔在此。、

然而......

“本因,咱们练功习艺,所为何来?”

“为的是弘法护国。”

“外魔来时,若是吾等道浅,难用佛法点化,非得出手降魔不可,该用何种功夫?”

“若不得已而出手,当用一阳指。”

......

“以你所见,大理段氏的一阳指与少林拈花指、多罗叶指、无相劫指三项指法相较,孰优孰劣?”

“指法无优劣,功力有高下。”

二人一问一答,几句话下来,本因额上汗水涔涔而下,到后来,就连说话都在发颤。

枯荣大师又问了几句,就此不再说话。

“师叔指点甚是,咱们自己的一阳指尚自修习不得周全,要旁人的武学奇经作甚?明王远来辛苦,待敝寺设斋接风。”

这么说,自是出言拒绝。

鸠摩智见状,顿时以两国交战相胁。那吐蕃举国上下,人人崇信佛法,便与大理国无异,而鸠摩智向得国主信任,是和是战,多半可凭他一言而决。

倘若为了一部经书而致两国生灵涂炭,委实大大的不值得。吐蕃强而大理弱,战事一起,大局可虑。但他这般一出言威吓,天龙寺便将镇寺之宝双手奉上,这可成何体统?

大理国只是偏僻小国,不是甚么泱泱上邦,地不大、物也不博,实在作不出丧国辱权之举。

到了这一步,就只能放手一搏了......

最新小说: 这次我要做执刀人 仙而不侠 我有一座仙灵洞天 高人的自我修养 我在西游抢信仰 我是渡魂人 阴界神主 从锦衣卫开始斩妖修仙 武佑天下 我在修仙界打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