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隋唐风云 > 第53章冲天

第53章冲天(1 / 1)

梁武帝此时完全成为一个弱智的老人,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带甲数十万的皇帝。情急之下任命太子萧纲总掌兵权,大将羊侃负责守城,临贺王萧正德守最重要的城门——宣阳门。

这里提到萧正德不是因为他负责的任务有多艰巨,而是他早已经与侯景约好“投诚反正”,事成之后,侯景即立萧正德为帝。

有此誓言,萧正德做起事来自然十分卖力,建康外城很快“被攻破”,侯景乱兵开始进攻城。

侯景此时倒也说话算数,当年十一月,立萧正德为帝。此时的台城,全靠羊侃一力支撑才不致速陷。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守城的主心骨羊侃病逝。羊侃一死,城中就象塌了天一样,尽管城外勤王的诸侯来了一拨又一拨,但这些人相互观望,不肯拼死上前,眼睁睁地看着侯景攻进了台城。

梁武帝萧衍得知皇宫沦陷,只说了一句话:“我得我失,亦复何恨。”从容等待侯景入宫。

片刻,侯景带甲士五百人入晋,见到皇宫仪卫森严,不禁汗流浃背,跪在殿阶前,向梁武帝行礼,皇帝问他话,竟一个字也答不出来;之后谒见太子萧纲,萧纲和他说话,他也说不出话。

但皇帝和太子只是在气势上镇住了这匹来自北方的狼,这丝毫不能改变这爷俩乃至整个江南都落入侯景之手的事实。

伪皇帝萧正德本与侯景有约,城破之后把老皇帝萧衍、太子萧纲一起杀掉,但入台城之后,侯景不仅阻止他杀死二圣,还下一道敕书,任命萧正德为侍中、大司马。看到这道任自己为最高员、准备重用自己的诏书,萧正德又悔、又恨、又愧却又无可奈何,不久被侯景所杀,得到了应有下场。

此时的五朝古都建康(那时只是三国吴、东晋、宋、齐、梁五个朝代在此建都,还没有轮到陈),烽烟遍地,火光冲天,侯景的兽兵在建康城内大开杀戒,百姓无端受戮,血流成河,富庶繁华的建康城顿成人间地狱。侯景对建康城内的高门士族更不放过,当初投降过来的时候,侯景曾向梁武帝要求向王、谢这样的在豪门求偶,梁武帝说:“王、谢门高,你退而求其次吧。”侯景大怒,曾立下誓言要这些高门给他为奴,作牛作马。现在终于有机会,侯景立即实现他不凡的抱负,对王、谢这样的高门实行灭族的惨刑,自三国末期形成的高门士族历经战乱,发展壮大,经侯景之乱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浩劫,这大约也算是侯景的政绩之一吧。

对于梁武帝萧衍,侯景不知如何发落,于是采取了不宰杀、不放生、不喂养、不出售的四不政策。梁武帝在这四不政策的照顾下顺利进行减肥行动,公元549年五月初二,这位历史上著名的集马上皇帝、寿星皇帝、信佛皇帝、昏庸皇帝于一身的梁武帝萧衍,在台城说了“荷荷”这句没有人能听得懂的临终遗言后,被活活饿死,在位四十八年,享年八十六岁。他死后,侯景立太子萧纲为帝,是为梁简文帝。

萧衍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亲手把江山从萧齐手中夺来,是梁的开国君主),是仁慈的一生,是昏庸的一生,是糊涂的一生,更是不负责任的一生。他在台城被饿死,是他昏庸的下场,罪有应得,但江南百姓何辜?江南河山何辜?

侯景以皇帝的名义下诏,号令勤王的诸侯返回驻地,这些野心勃勃的诸侯沿路烧杀,互相吞并,几十年没见烽烟的江南大地,这下一次见了个够。

此时的台城,全靠羊侃一力支撑才不致速陷。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守城的主心骨羊侃病逝。羊侃一死,城中就象塌了天一样,尽管城外勤王的诸侯来了一拨又一拨,但这些人相互观望,不肯拼死上前,眼睁睁地看着侯景攻进了台城。

梁武帝萧衍得知皇宫沦陷,只说了一句话:“我得我失,亦复何恨。”从容等待侯景入宫。

片刻,侯景带甲士五百人入晋,见到皇宫仪卫森严,不禁汗流浃背,跪在殿阶前,向梁武帝行礼,皇帝问他话,竟一个字也答不出来;之后谒见太子萧纲,萧纲和他说话,他也说不出话。

但皇帝和太子只是在气势上镇住了这匹来自北方的狼,这丝毫不能改变这爷俩乃至整个江南都落入侯景之手的事实。

伪皇帝萧正德本与侯景有约,城破之后把老皇帝萧衍、太子萧纲一起杀掉,但入台城之后,侯景不仅阻止他杀死二圣,还下一道敕书,任命萧正德为侍中、大司马。看到这道任自己为最高员、准备重用自己的诏书,萧正德又悔、又恨、又愧却又无可奈何,不久被侯景所杀,得到了应有下场。

此时的五朝古都建康(那时只是三国吴、东晋、宋、齐、梁五个朝代在此建都,还没有轮到陈),烽烟遍地,火光冲天,侯景的兽兵在建康城内大开杀戒,百姓无端受戮,血流成河,富庶繁华的建康城顿成人间地狱。侯景对建康城内的高门士族更不放过,当初投降过来的时候,侯景曾向梁武帝要求向王、谢这样的在豪门求偶,梁武帝说:“王、谢门高,你退而求其次吧。”侯景大怒,曾立下誓言要这些高门给他为奴,作牛作马。现在终于有机会,侯景立即实现他不凡的抱负,对王、谢这样的高门实行灭族的惨刑,自三国末期形成的高门士族历经战乱,发展壮大,经侯景之乱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浩劫,这大约也算是侯景的政绩之一吧。

对于梁武帝萧衍,侯景不知如何发落,于是采取了不宰杀、不放生、不喂养、不出售的四不政策。梁武帝在这四不政策的照顾下顺利进行减肥行动,公元549年五月初二,这位历史上著名的集马上皇帝、寿星皇帝、信佛皇帝、昏庸皇帝于一身的梁武帝萧衍,在台城说了“荷荷”这句没有人能听得懂的临终遗言后,被活活饿死,在位四十八年,享年八十六岁。他死后,侯景立太子萧纲为帝,是为梁简文帝。

萧衍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亲手把江山从萧齐手中夺来,是梁的开国君主),是仁慈的一生,是昏庸的一生,是糊涂的一生,更是不负责任的一生。他在台城被饿死,是他昏庸的下场,罪有应得,但江南百姓何辜?江南河山何辜?

侯景以皇帝的名义下诏,号令勤王的诸侯返回驻地,这些野心勃勃的诸侯沿路烧杀,互相吞并,几十年没见烽烟的江南大地,这下一次见了个够。

侯景攻陷台城,自为汉王、相国,后来又自任宇宙大将军(这个比较威风)。成为他一生的顶点,同时就意味着他已经在走下坡路。说明确点,他只是顺应时代而生的一个乱世枭雄,既然他的行为不能继续顺应时代潮流,那他只能被时代所抛弃。

公元551年,侯景杀害梁简文帝萧纲(方法比较特殊和残忍,先让萧纲喝得大醉,然后用一个大土袋子压死他),自称皇帝,国号汉。一个鲜卑化的羯人,国号居然叫汉,真是天大的笑话。

侯景在建康作威作福的时候,各处勤王的诸侯都没有闲着,梁朝的封疆大吏们也在蠢蠢欲动,谋算为自己捞取好处。这里面最有名的两个人是江州刺史王僧辩和东扬州刺史陈霸先(这是个狠角色),他们是真正能打仗的,又有明确的目的(谋取私利),侯景的乌合之众自然不是他们对手,一触即溃,而且大约是侯景已经恶贯满盈,上天已经嫌弃他了,合该他灭亡。

侯景战皆北,身边只剩几十人,但他已经无法东山再起了。这时候一个人给了他致命一击,被这个人用长矛一矛刺了个对穿。

这个人是他的小舅子羊鵾。羊鵾是梁朝大臣羊侃的儿子,建康保卫战中,羊侃是主心骨,要不是羊侃病死,侯景根本进不了建康城。城破后,侯景强娶梁简文帝萧纲的女儿溧阳公主,并霸占羊侃之女为妾,同时,居然大脑短路,重用羊侃之子羊鵾。

羊鵾父亲病死抵抗侯景的前线,妹妹被侯景辱,但侯景偏偏要重用羊鵾,不能用别的解释,只能说侯景活得不耐烦了。

侯景死后,他的肉被撕得粉碎,一会儿就被吃光。据说他的物被割下后送给了他曾经的“皇后”溧阳公主,被公主囫囵吞下,可见公主对侯景的“情义”,完全不象常言说的,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比海深。

至此,一生致力于造反事业的侯景死了,但无数个侯景又将站起来,历史车轮还将滚滚向前,要靠各色人等推动,其中就包括侯景。

侯景死了,南梁衰了,但北方的两魏,却趁候景之乱,迅速强大。让我们转回北方,看看高欢死后的东魏,是怎样的一种风光。

侯景横行江南、称王称霸的时候,北方的东西魏也没闲着。

这对宇文泰和接高欢的高澄来说是十分难得的机会。西魏的宇文泰老谋深算,从容调兵,仿佛这一切都是他们的演习而已。他派兵先取湖广,再占四川,长江上游悉数掌握,从此在军事、经济力量上实力陡增,再不是那个一听高欢就吓得抖的弱者。

宇文泰百折不挠,对抗强敌,把西魏从弱变强,实在是那个时代的最优秀的猛人之一。

宇文泰的老对手高欢一死,他顿时感到自己寂寞了许多。但他不必遗憾,因为继位成为东魏统治者的高澄一点不比他老爹差,东西魏之间的斗法,还要继续。

高澄是高欢的长子,是娄昭君所出。我们前面提过,娄小姐是巨眼英雄,一眼看中还在落难之中的高欢,毅然以巨富家资为嫁妆嫁给高欢,尽管高欢后来妻妾成群,不仅有两个前皇后大小尔朱氏,还有各色王妃以及柔然公主等,但始终对娄妃相敬如宾,他所有有出息的儿子,包括高澄、高洋等,全部是娄妃所出。

高欢的好色是出了名的,他的这一优良传统似乎也遗传给了他的儿子们,后来还变异为变态。这一点在次子高洋身上十分突出,我们稍后再说。

先说高澄,作为高欢的长子,高澄的政地位十分重要,他自幼聪明,深得高欢宠爱。东魏把都城由洛阳迁至邺郡的时候,高澄主动要求到邺,“协助”皇帝处理日常政务,高欢还是在晋阳遥控。魏孝静帝授高澄尚书令兼领军、京畿大都督,成为管理团队的核心,那一年,高澄十六岁。

高澄处事果决,雷厉风行,人们为之侧目。当时在邺城朝中的事务主要由孙腾、司马子如、高岳、高隆之管理,人称“四贵”,这些人自恃功劳大,资格老,在邺城专横跋扈,无人敢惹。高澄到邺城后对他们实施高压,有一次孙腾晋见高澄时,不愿对这个毛头小子表现得恭恭敬敬,高澄便命令手下把他从高据的床上一直拖到门口,狠刹了孙腾的威风。从此名震邺城,权贵见到他,就象见到鬼一样。

其实如果只是这样评价高澄未免不公平,其实高澄还有他的另一面,就是喜欢文学,而且造诣颇深。其时东魏和南梁关系较为和睦,使者互访时往往会在接待宴会上就时事或文学展开辩论,高澄总是高高兴兴参与,气氛十分主和融洽,据此,他网罗了一大批文人墨客,这也成为他政上的一票资本。

高澄年纪轻轻就获得了其父高欢和众臣的交口称赞,因此,高欢一死,接人自然非他莫属。

公元547年正月初八,高欢逝世,高澄被魏孝静帝元善见任命为使持节、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掌握了军政大权。三个月后,又加封高澄为相国、齐王,“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一如之前所有的权臣故事。

上述故事其实不用赘述,南北朝每个朝代都有类似的故事发生,高澄不是第一个,也绝不是最后一个。

但还是有很多人问,这三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历代的权臣都有这样的“刚性需求”?

这个故事说来话长,来自遥远的西汉,汉高祖刘邦建国之后,为了表示对第一功臣丞相萧何的尊宠,特别允许他“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别看短短的三句话,已经概括了他给予萧何的无上荣光:参拜皇帝的时候,萧何可以不必象其它大臣那样自报家门,说“臣萧何参见陛下”之类;入朝的时候,不必象其它大臣那样小跑着觐见;上殿的时候,可以佩带宝剑并穿着鞋——敢情过去大臣见皇帝的时候是不穿鞋的啊?

那冬天怎么办?也许把空调温度开高点吧,或加双羊毛袜子?

总之,高澄的权势醺天,无以复加。但高澄不满足,本来嘛,天下是我父亲打下来让你坐的,就算是你封我一个齐天大圣又有何不可?根本对魏孝静帝不屑一顾。

此时的高澄,与高欢当初一样,驻在晋阳,而让弟弟高洋在都城邺城“辅佐”皇帝。但他不时派人去查看孝静帝的动静,当来人报告说孝静帝对高澄的跋扈非常不满时,立即大怒,赶往邺城问罪。

孝静帝见到怒气冲冲的高澄,只好礼节性地设宴,表示对后者的热烈欢迎。

最新小说: 乱世龙腾 名门之繁花似锦 娇妃在上:冷帝,轻轻亲 锦瑟妖姬:东宫乱 锦年往事 寻师有计出师表 千世契约:废材嫡小姐 快穿之时空旅行记 华枝春满 毒医杀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