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者的紧缺问题就摆在了眼前,这问题不解决,会严重制约越州医院的扩张。
反而是现在领导们都头痛的“钱”,越州医院一点都不缺,估计还用不完,你们说气人不气人!
医生可不是大白菜,说有就有的。
以陈夏的标准,一般的医生还真看不上眼,比如越州二院、四院的,他都没怎么调人。
同样的,八十年代医科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毕竟是少数,而且几乎都分配去了大城市,下面的县市是很少有分配到的。
这些地级医院,县级医院的主力军,是卫校的毕业生。
耶,不要小看这时候的中专毕业生,当年的含金量可不比现在的大学生少。
但中专生毕竟是中专生,连英语课都没有开展,怎么跟得上越州医院的发展呢?
所以越州医院除了安排进各大院校进行校园招聘以外,最好的办法就是“挖人”。
首要目标是挖省城那些医院的医生,反正大家几乎都是同一所大学的附属医院,调人太方便了。
越州医院的工资收入是其他医院的两、三倍,这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更何总还有那么一个新小区放在那儿,等着大伙儿符合条件去选房。
临安这几大医院的院长有没有意见?
意见很大好不好,虽然陈夏保证不挖专家级别的老医生,但他就是耍了一个小心眼,
这些老头老太太一来不好忽悠,二来陈夏也不要。
他要的是正强力壮,可塑性强的中青年医生,到时往国外这么一送,进修回来个个都能成为精英。
省一院的周忠为啥那么看陈夏不顺眼,陈夏挖走了不少年轻医生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之江省内,陈夏完全可以横着走,别人有意见也只能忍着。
但之江省在八十年代并不是一个发达省份,条件一般,那些顶尖的、有潜力的年轻医生能有几人?
所以陈夏将眼光放向了全国。
比如首都、比如沪市,
这里的顶级医生最多,但最难挖,人家的优越感非常强的,不是特别痴迷技术的医生,很少愿意跑到越州这种十八线小城市去。
那么最好的挖人地方就是其他省的省会城市。
比如八十年代已经慢慢衰落的东北,位于沈阳的中国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哈医大的附属医院、吉林大学的附属医院等等。
这些时候东北医院的水平,远远高于之江省的医院(越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