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武三年秋,汉定天下,四海安靖。华武帝下诏大赦天下,四海之民,皆欢喜踊跃,勤劳耕稼。昌武初年国家新建,朝廷轻徭薄赋、劝课农桑,今岁又值中原丰收,各地无天灾人祸之苦,流民已绝,天下九州,逐渐恢复生机。
丞相潜龙在长安总领百官,开府治事,无所不统。华武帝因为年高,精力衰竭,遂将政务皆托付于丞相。自居长安甘泉宫,以颐养天年。
潜龙丞相代皇帝执政,权势无可比拟,几与皇帝等同。然领英虽然权倾朝野,却大臣却并无谤议。领英并不专权擅断,国家所有大小事务,皆先咨询群臣商议决定,然后施行。刘察、文雄等重臣,皆敬重丞相,京师各官员,无不服之,三辅之民,皆传颂潜龙丞相功德。只有华武帝旧日近臣董干等数宵小之辈,见领英总揽朝政,大小事务,华武帝并不过问,心中担忧。一日,华武帝在甘泉宫太液池中划船,近臣董干等侍者,在华武帝面前垂泪,华武帝惊而问之,董干等道:“臣等服伺陛下,已十余年,陛下英明神武,又仁而爱人,臣等当生死相随陛下。今陛下年老,不问政事。臣等忧虑大汉天下将不为刘姓所有矣。”
华武帝闻言,知董干等人之意乃在影射丞相专权。遂叱董干等人道:“国家大事,非你等所能言也!是何人让你等出此言语?”
董干等伏在船上奏道:“朝中群臣,皆敬服丞相,非有人指使臣等。臣等追随陛下多年,见陛下皇权旁落,心中不忍,所以冒死奏闻,请陛下分丞相之权,以保大汉江山世代稳固。”
华武帝随责董干等人道:“丞相文治武功,国士无双,朕年高精力不济,所以令丞相待朕处理朝政,群臣皆服,天下得治,正是大汉之幸甚也。你等无知,奈何要分丞相之权?此国家大事,非尔等所能议论也。”
董干还跪泣奏道:“臣等不懂国家大事,只是为爱陛下,忧虑丞相权大,威望布于四海,将危及刘氏也。”
华武帝道:“丞相忠心,天日可表,且又是朕贤婿,你等休得离间朕君臣之义。”遂斥退董干等,严令其等勿要再出此等之言,否则将治罪重罚。
华武帝回殿,至皇后宫中,玉凰见华武帝面带愠怒之色,遂问华武帝道:“陛下逍遥自娱晚景,今有何事不顺陛下心意乎?”华武帝怒气未消道:“董干等近臣,言朕将国事委以丞相,劝朕防范丞相,以分其权。朕恐此等流言,若散布朝中,为有心之人所利用,将不利于朝廷也。”
玉凰闻言,笑而对华武帝道:“董干等奔走小臣小人之言,陛下又何必在乎呢?”华武帝道:“丞相才兼文武,国士无双,乃朕所倚仗重用者,朕断然不可废丞相,如此大汉
中兴之事业,恐将成画饼耳。然丞相当前所处之境,实为身不由己。朕为丞相所忧虑之,心中不畅。”
玉凰闻言,思索良久,便奏明华武帝道:“潜龙丞相外与陛下有君臣之义,内与吾家有翁婿之亲。乃陛下股肱心腹之臣,代陛下总领朝政,有何不可乎?董干等此等小人之言,度丞相君子之腹,陛下英明之至,奈何疑惑乎?”【*…爱奇文学#~更好更新更快】
华武帝道:“朕非疑惑丞相,乃忧虑朝中群臣若有人此言,则将危及丞相治国也。”
玉凰道:“妾有一策,可化解陛下忧虑。”
华武帝喜道:“皇后有何策?可以使朕君臣相安,不相猜疑?”
玉凰道:“帝王驾驭群臣,必有驭臣之术。潜龙丞相为吾家女婿,必然忠心辅助吾家。然树大招风,众心不免疑惑,陛下如分丞相之权,则君臣将生嫌隙,大汉中兴事业必然受阻。臣妾闻昭烈皇帝在白帝城病危之时,托孤武侯,曾对武侯言:如此子可辅,则辅之,如不可辅,君可自取。昭烈此言者,乃帝王驭臣之术也。陛下不妨效仿之,今除夕将近,各州官员将来朝贺。陛下可于除夕朝会之时,大宴群臣,可向群臣事先颁布诏书,言陛下百年之后,令丞相辅佐太子,如太子不可辅助,丞相可自取之。如此,丞相必然忠心辅助大汉,又将为丞相释疑,正是一举两得也。”
华武帝闻言大喜道:“此策甚妙!皇后之贤,当为娥皇、女英媲美矣!”于是决定在除夕朝会上宣布此事。
冬至已过,转眼除夕即将来临,朝廷令各地州牧刺史并驻守四方大将朝贺,各地州牧刺史接到诏命,遂都朝贺长安。唯有交州刺史赵安国年纪高迈,不能远行,特遣其子赵真代自己前来长安朝贺。其他各州大员、以及镇守徐州卫将军武兼文、镇守凉州镇国大将军独孤虎等人,皆前来长安。
昌武三年冬十二月底,汉朝十三州各州牧刺史来朝、齐聚长安,华武帝大喜,便与皇后在未央宫召见十三州州牧刺史,只见司隶校尉雍州牧文雄、冀州牧刘政、豫州牧车靖、徐州牧伍玄、荆州刺史刘虚、扬州刺史车安、益州刺史向宗、凉州刺史颜芝、幽州刺史王腾、并州刺史封驿、兖州刺史展鸿、青州刺史赵山、交州刺史之子赵真等十三人地方外朝大员从左侧鱼贯而入,潜龙丞相率京师官员从左侧而入,奉常吴河主持朝仪,内外群臣皆朝拜华武帝,行三跪九仰大礼。华武帝龙颜大悦,传命众卿平身就座。礼毕,遂对群臣道:“朕赖卿等忠心辅助,得以天下安定,九州渐兴。卿等劳苦,今值岁末,朕特召卿等回京朝贺,以示朝廷抚慰之意。”
领英遂启奏道:“年岁将尽,陛下召十三州州牧刺史朝贺,以示抚慰,此汉
家礼制。臣以为地方大员来京不易,当不误国事,还请各州牧刺史在庙堂述职。”
制曰可。
于是以文雄为首、十三州刺史各自述职。其中荆州刺史刘虚尚在兖州刺史位上、兖州刺史展鸿尚未到任,于是荆州政事述职由荆州长史左浚代为述之,兖州政事仍由刘虚述之。
各地州牧刺史治理皆有成效、各有政绩。其中以益州、扬州经济最为兴盛,司州、冀州、徐州人口最众,荆州、青州、兖州政绩最显,幽州、并州、凉州乃边疆甲兵之地,兵马最众,刺史多是朝廷大将,此三州,军马最盛。只有交州地处南疆,人口稀少,经济甚为薄弱,尚不如中原一大郡。
各地州牧述职完毕,华武帝遂传令,西殿赐御宴,歌舞管弦齐奏,大飨群臣。
长安城中未央宫西殿又举办国宴,大汉内外重要官员百余人列席与会,盛况空前。华武帝道:“朕当与众卿共享今日之欢。”传令开怀畅饮,于是君臣尽欢。十三州州牧刺史者,唯有扬州刺史车安、徐州牧伍玄、凉州刺史颜芝三人未有见过皇帝,三人前来御座之前向华武帝祝酒为寿。华武帝大笑而饮之。
晚间,宴席散去,众官都各回馆驿安歇。扬州刺史车安请入宫问安,华武帝感念其情,又是儿女亲家,遂请入内殿,待以家人之礼,又唤太子正宫车嫣前来相见。车嫣自其女车嫣远嫁汉中之后,已经七八年未见。父女今日长安相见,皆喜极而泣。建夏与车安在宫中相谈多时,意甚融洽。车安道:“臣三十年前便闻知陛下英明,早欲渴望拜见,恨云山阻隔,不能遂平生之愿,今得以一睹陛下龙颜,臣此生无憾也。”华武帝亦甚喜车安为人,感念其昔年以扬州相助之功,尊礼相待甚厚。深夜,车安告辞,华武帝命用自己御驾坐车送车安出宫,十分隆重。
车安退出,谓左右道:“陛下真乃天命真龙也。”言罢,又黯然伤神,左右问其意,车安叹息道:“陛下年已高迈,吾亦年及五旬,岁月难待。吾恐此番相见之后,便只能再见陛下与地下矣!”左右闻言皆伤感。
除夕之日,皇帝诏命,群臣于未央宫朝会,列席大汉除夕庆典。
盛会空前,殿中张灯结彩,一片喜色,皇家御宴,皆是山珍海味,难得珍馔美味。皇帝与皇后亲临降座,京师官员与十三州官员等入席,奉常吴河正司仪庆典,准备奏乐开宴会,华武帝忽然挥手制止,喟然叹气,众官皆惊愕,互相面视。
御史大夫刘察遂起座奏道:“今日除夕盛典,陛下为何忧闷?”
华武帝遂长叹一声道:“大汉已定天下,然中兴尚待时日。朕已经老矣,恐余日不多,大汉中兴,皆托付于卿等,卿等不可懈怠。
”
群臣闻言惊愕,领英便起座奏道:“天下安定,大汉当兴。四海臣民,皆引颈向望陛下,陛下当万寿无疆,今何出此言?”
华武帝遂起座,执酒无奈笑道:“生老病死,亦宇宙之理也。朕年快将七旬,已经高寿,何敢望万寿无疆乎?朕恐今岁之后,在难于卿等再聚此会,今特有诏命传谕。”
群臣闻言,遂都纷纷离座,伏地叩首,待华武帝颁布诏命。
华武帝见之,遂命丞相与太子、冀州牧刘政近前,亲口下谕旨诏命道:“朕已知天命,恐时日无多。为国家大局计,今特先行颁布后事。待朕百年之后,丞相可辅助太子,如太子可辅,则辅之,如不可辅,丞相可自取也。如当年昭烈白帝城托孤之事。朕特以此诏命宣告天下,如有不遵者,以违命论之。”
百官闻言皆惊讶,领英不胜惶恐,遂拜伏于地,叩首道:“陛下恩宠臣以及,今番此诏,臣万不敢领之。如陛下欲要臣领受此诏,臣即当告退,逃归乡野隐居不出矣!”
华武帝道:“朕知丞相才兼文武,中兴大汉者,非丞相不可也。”遂命太子刘政,拜领英为“相兄”。并诏命太子日后不可废丞相。
刘政遂伏地拜领英,领英不敢领受此命。华武帝乃目视刘察、文雄等人,刘察遂与群臣启奏道:“陛下诏命,丞相不可抗命!宜领受之。”
领英惶恐无地,不能拒绝,遂不得已领受华武帝诏命,叩谢天恩,伏地奏道:“臣必当效仿武侯,忠心辅助大汉皇帝,如有二心,天地不容!”
华武帝遂扶起领英,道:“丞相乃吾爱婿,朕素知丞相忠心汉朝,所以才以此为托付也。丞相既然受命,朕心甚慰。”于是命领英入席,宣布开宴会。
庆典开始,君臣便开宴畅饮,玉凰在御座之侧见之,微微而笑。领英又携夫人香荷前来为玉凰祝寿,玉凰笑而饮之,嘱咐领英道:“贤婿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大汉中兴,任重道远,好生相待香荷,尽心辅助吾家,休得辜负陛下今日之意。”领英叩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