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英设计歼灭了寇遁所部,俘虏兼并其众。荆州军声威大震,弘农、河南、河内诸郡县守兵,因为兵力单薄,不敢出迎荆州军。领英命荆州军不必攻城拔地,只是驰骋中原。大造声势,扰乱洛阳守军军心。
荆州军正鼓噪呐喊,洛阳燕军皆避之,领英忽然又接得飞骑军报,说公孙霸已经从汉中撤军,星夜向中原开来援救。现已快行至长安,不出三四日,便可到达洛阳,其前部两万骑兵,即将到达河南。
领英闻知,笑道:“吾此番正是令公孙霸率师回援洛阳也。今公孙霸既然从汉中撤军,主公便已经解围,吾便可退还荆州也。”随即传令武兼文四将,可引军撤退。
领英方命楚月、陈业二将收拾军马撤退,一骑飞来,传报道:“西边三十里处,燕军两万余骑正急驰而来。”众军闻言皆惊,领英笑道:“彼骑兵虽精,然而来晚一步。”即带领楚月、陈业二将,率万余众南走数里,行至一两山间,领英命军埋伏于路边山上以待之。
不到半个时辰,公孙鸿率二万骑已经赶到。探报说荆州军万余众方从此南撤,公孙鸿即下令向南追击,追至山间,公孙鸿察觉情况有异,参军闻人策道:“此处道路狭窄,两便山中适合埋伏。我骑兵若进此地,难以展开用兵,恐被伏兵所败。”公孙鸿将信将疑,遂派数百骑前去查看,数百骑进入山中,公孙鸿正欲令大军前去。参军闻人策忽然劝道:“此情甚异,将军万不可前去,敌军必有伏兵。”公孙鸿也醒悟,便立即命数百骑回。方下令,之见两山之间一起呐喊,万箭齐发,将公孙鸿数百骑皆射杀在山中。公孙鸿大惊,也不知还有多少荆州军马在此,又见此处多山,不便于骑兵奔驰,遂下令撤回,援救洛阳而去。
领英设伏杀退公孙鸿。遂领万余军,不慌不忙,缓缓向荆州退去。
武兼文等四将接到撤退命令,白天先令众军一齐呐喊,扬言要进攻洛阳。至晚间,突然又撤军南走。待公孙鸿军赶至时,只剩下一座空营,武兼文等四将已经南撤数个时辰。
荆州军撤至南阳郡,领英所部与武兼文所部会师博望,领英道:“今公孙霸大军尚有三日方到。宛城朱玉所部,乃吾军瓮中之鳖也。然三日之间,如欲硬攻占取,恐此鳖还难以擒捉。今需得用计擒捉之。”
武兼文等众将笑道:“军师如欲捉憋,末将等当别无他长,唯独长于瓮中捉鳖也。”
领英遂即传命章武,率军攻打宛城。然后将寇遁从军中放出,道:“你若想立功赎罪,便与吾为内应,前去宛城,对朱玉说公孙霸大军已经前来救援,你为荆州兵所败,趁机逃脱,前来宛城,诱使朱玉开城。朱玉必然不为疑惑。你
进得宛城,趁我军相攻之际,在城中放火,打开城门,放吾军入。如成此功,吾便赦免你罪,并在汉中王前面保奏你为将军。如你借此脱身,不从吾命,汉中王日后必将平定公孙霸,所有降将皆可赦免,唯独你不赦免,吾必然取你首级。”
寇遁心中畏惧,于是答应从命。领英便给其百余军士,扮作战败之状,让其先至宛城,自己率大军在后。时宛城被围,不通消息,朱玉在城中,尚不知寇遁已经战败被擒之事。寇遁领百余人,前至宛城,领英命外围军放其入,寇遁来至宛城北门叫门,朱玉见之大惊,急忙命人开门纳入,问中原战事消息。寇遁遂依照领英所教说与朱玉。朱玉并不疑惑,令其道:“贼军正在攻城,此事无暇论及其他,寇将军可助我守城。”于是令寇遁带人守北门,防止荆州军从北来犯。
寇遁见朱玉正率部与章武拒战,于是趁此之机,见城北数里之处,已经望见荆州军旗号,便暗中命心腹手下准备打开北门。不到一刻,荆州军前部展鸿率万人已经到达北门一里远近,寇遁道:“贼军来袭,且待到近前再行放箭。”却偷偷命手下军士,在城上放火。一时间城上烟火大作,朱玉部下军士急忙前来救火,寇遁已经带领部下打开北城门逃出,荆州军顷刻冲至,于是蜂拥入城,登上北城,杀散守军,左超、楚月又率万人到来,于是便一齐杀宛城而来。【…爱奇文学@#最快更新】
朱玉闻知北门陷落,大惊,对诸将道:“今贼军使用诡计破北城,前后夹攻,宛城今已经不能守也。”
公孙车道:“我军尚有三万众,还可以一战。”
朱玉道:“不可也,荆州军精兵猛将皆会集于此,数倍于我,今又破城,吾即便有六万人,也不能敌。”
诸将道:“既然不敌,现今西门敌军甚少,将军可率军从西门杀出,尚可以突围也。”
朱玉道:“吾受陛下重托,镇守宛城,今宛城已经不守,吾有何面目再见陛下!”
随即命令公孙车率诸将领城中三万人从西门杀出突围。朱玉只与亲兵护卫百余人守城。
众将皆不忍,劝朱玉一齐突围。朱玉拔剑喝道:“如犯吾令者,必斩!”
众将畏惧,只得领命,率众从西门杀出突围。章武、领英两军一齐攻击,又歼灭俘虏其万余人。公孙车、郭奋奋力杀出,带二万人向北逃遁。领英命大军不必追击,进入宛城,。
朱玉领百余效忠死士,仍然据住城中高台,领英率兵围住,章武已经攻破南门,东门,率军进入。领英命朱玉投降,朱玉哈哈大笑不止,道:“辽东六勇者,岂有投降者乎?”
章武近前,见朱玉还剩下百余人,被围台上。遂对领英请道:“军师且容吾前往说之。
”领英允诺。
章武令两军且暂停攻击,前至台前,抱拳对朱玉喊道:“将军与吾,各为其主,战场为敌已经二十余年。想昔日将军英勇,正当少壮之年,不想二十年过去,将军与吾,皆须发斑白矣。令故人不甚感慨!”
朱玉见是章武,遂抱拳还礼道:“多谢折冲将军问候!折冲将军斩吾辽东六勇中四人,此仇吾切齿难忘,欲亲斩将军为四勇雪恨。奈何恐此生难实现,唯有与将军相遇于地下,再报生前之恨也!”
章武道:“战场相敌,你死我活,乃为将者本分。前番各为其主,先父青州刺史,命丧你军之手,此仇该向谁报之?吾虽然斩你辽东四将,乃为将者本分也。今日之事,将军明见也。不如弃暗投明,归顺汉中王,窃以为将军尚可以迷途知返也。”
朱玉大笑道:“吾身为军人,只知效忠于主,不知什么迷途知返。吾闻前朝淮阴侯曾言: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大燕皇帝待我甚厚,不亚于高祖相待淮阴侯也。今日之事,吾不过有死而已。”
章武又道:“将军当为忠臣良将楷模,吾心甚为钦佩!然公孙霸行王莽之篡逆,四海难容,将军若为其效忠,诚所谓明珠投暗也。汉中王乃汉朝宗室,先皇嫡长子,今举兵征讨叛逆,伪燕必然覆灭,汉朝必然重建。将军留此有用之躯,尚可以效命汉朝矣。今将军若一死,将轻如鸿毛。窃以为将军不智也。”
朱玉笑道:“吾若爱惜性命,今早已突围宛城亦。贪生畏死者,有辱我辽东六勇名声!泉下亦难与辽东四勇再相见也。请折冲将军勿要再言!今日之事,吾知必然不能免,只有一请,且请贵军留下吾护卫军二十人性命,好为吾等将领收尸,还报陛下!”
领英闻知,心中震动,遂对朱玉道:“朱将军今番果真欲抱必死之志乎?将军只顾全自己一人名节,岂不怜惜百余护卫性命哉?”
朱玉笑道:“吾之亲兵护卫百余人,皆视勇武之名胜过自身性命也。”
领英遂道:“吾甚钦佩将军忠勇刚烈。今日既然如此,将军且令百余亲兵可弃械勿要死战,吾将保全其等性命。待将军死节后,令其扶送将军灵柩入洛阳,可乎?”
朱玉闻言,遂对部下道:“既然荆州潜龙如此言语,你等可奉命罢!”众护卫皆伏地流涕不已。
朱玉哈哈大笑数声,随即拔腰间佩剑,道:“吾有负陛下重托,失却宛城,唯有自裁谢罪。方不辱辽东六勇首将之名,今日即可与辽东四勇相见于泉下。”即引剑自刎而死,时年58岁,顺安29年夏六月也。
朱玉已死,其部众护卫亲兵,有七人不愿偷生,皆随朱玉一起自刎而
死。领英遂依照承诺,让其部百人,放下兵器,愿意归顺者可归顺,不愿者不勉强,令其将朱玉等死者将领并自刎军士七人,皆装殓入棺,名其护送至洛阳。
遂打扫战场,整顿秩序,领军占了宛城。
领英一日之间便取下了宛城,令寇遁来见,抚慰其道:“今番取得宛城,寇将军功不可没。吾今便赦免你前罪,用你为将军。如今后一心辅助汉中王,当重用你。如若有异心,恐今日之功,皆化作虚有也。”
寇遁拜伏于地道:“末将已经背叛伪燕,归顺汉中王,安敢再怀异心?”言罢,叩首不止。领英命其起身,闻知其家眷在南阳郡,遂命其接应家眷至荆州安置,用寇遁为江夏郡都尉,领六千人,驻守荆州江夏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