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车载着他们沿着山路前进。茂盛的森林很快遮蔽起布拉格市政厅的尖顶。阳光透过车窗照在汪屹脸上,陈盈靠着他的肩膀,听他描述柏林的趣闻。那些立于街头巷尾的彩绘熊雕塑,还有查理检查站附近随处可见的俄式军帽。
“据说在电视塔上可以俯瞰整个城市。可惜我从来没机会去。”他不无遗憾。
她手机响起,是秦宏打来的越洋长途。汪屹把脸别过去,车窗上映出他的表情。他一只手拿着手机,另一只手肘撑在窗台边,耳机线挂在耳朵上。他严肃地盯着远处。单调的森林遮蔽了一切,除了起伏的山峦,什么也看不见。沿途农田里偶尔还有工作的农民,他们的木头房子连接在一起,刷着五颜六色的油漆。看见经过的大巴,几个孩子跑过来隔着高速公路栏杆看,朝车内的乘客挥手。
中国那边已进入夜晚。秦宏说了几句便打算休息。陈盈尽量小声地提醒他要按时上培训班,毕竟那个关乎他的职业前途。他随便应付两句后挂断了。她愣了一会儿把手机装进兜里。汪屹闭着眼睛额头贴着车窗,似乎睡着了。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过得很慢。直到在捷德边境再次查询护照,她才再次和他交谈。所有人都举着护照坐在原位不动,两个带枪的士兵上车逐个检查。他看到陈盈护照时停顿一下,掰着左手数了数,无言地在入境戳记旁加盖一个绿色的新戳,又伸手要汪屹的护照。花花绿绿的护照被传来传去,车内鸦雀无声。站在车厢正前方的士兵端着枪警惕地扫视每一张面孔。
检查护照的士兵示意可以通过。两名士兵跳下车。原本拦在车前的路障也被抬开。车辆经过时陈盈看到还有三四名官兵站在哨卡旁的小房子里。
“没事吧?”汪屹看着陈盈说。这时大巴正要驶入一条隧道。
“还好。”
她刚说完只觉眼前一片漆黑。有人抬起她的下颌,热烈地吻在她的唇上,舌头熟练地撬开牙齿,和她的舌尖碰在一起。对方慢慢地吸出口腔中的空气,使她几乎窒息。她头晕起来,在模糊的意识里,眼前的场景似曾相识。
“不!”她努力挣脱出来,用力扯着对方的衣袖。
车驶出隧道,窗外古老的红顶城堡映入眼帘。汪屹轻轻地拿起她的手,把它放回她的膝上。
“我们不能这样,汪屹!”她责备地看着他。良心把她封闭起来,在他们座椅之间迅速建立起一道鸿沟,他现在是不能逾越半步的。
他没有说话,只是望着她。看她自责地不断摇头,双手插进长发里。
“都听你的。”过了一会儿他说。
他们安静地并排坐着,连水都只喝各自带的。她也掏出耳机线开始听歌。直到柏林,他们都没有交谈,似乎是搭乘同一辆车的陌生人。
“这边走。”下车时他推着行李箱,陈盈背着包跟在后面。他们在地铁站口的自助机上买了票,汪屹教她如何在乘车站口登记上车时间。那里矗立着一只孤零零的铁皮盒子,一位乘务员也没有。
“德国查票很严格,且都是便衣。如果被查到逃票,要罚款两百欧元。”汪屹认真查看每张票上打印出的时间和站名,确保信息清晰完整。在地铁里,他们将箱子在车门附近放着,两个人都坐在旅行箱上。车厢里挤着各种肤色的乘客,很多人捧着书,看也不看旁边人一眼。
他们走进汪屹在洪堡大学附近的宿舍。这是座公寓楼,里面住着各式各样的人。学校帮交流学生承租一整年,尽管每位学生只交流一学期。所有宿舍都是单人间,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汪屹的房间在三楼。这座建筑内部的墙壁都被刷成浅草绿色。
“房间有点乱。”他说着走进厨房找扫帚,“因为除了我再没别人进来。”
她推着行李箱慢慢走进去。看到他挂在窗帘杆上的衣架,还有茶几上乱扔的书籍和报纸。窗台上有一排空玻璃瓶,瓶口种着风信子,正开出白色的花。书桌上摊着的基本德汉词典,她忍不住走过去翻开看。他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把脏衣服和垃圾桶全藏进厨房里。
“隔壁的同学去旅行了,你可以住在他那里。我跟他说一声就行。”他说,“这两间屋子的阳台是相连的。需要什么你可以喊我——或者直接过来拿。”
她站着没吭声。
“除非你要求,不会打扰你。”他向她保证。
她跟着他从脚垫下拿到隔壁房间的钥匙。屋子的主人似乎把一切都带走了,只留下床垫和桌椅。她将自己的外套铺在床垫上,走过去打开窗帘,阳光下可以看到德国历史博物馆和柏林大教堂上金光灿灿的十字架。教堂前草地上坐着很多休息的人,莱茵河水从教堂边的桥下静静地流过。
“每个欧洲城市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河流,像是象征身份的名片。”汪屹说。
“水路和港口是重要的运输渠道,相比路上交通,水路的承载力和效率都会提升出许多。如果没有水道,运输成本会高得难以承受。通商和贸易也将无法实现。”陈盈解释,“时至今日我们仍无法摆脱对水的依赖。”
他们从阳台回到汪屹的房间。他蹲下身打开行李箱,犹豫一阵开始翻桌上的日历,上面记着当日要办的事。
“我有些书需要还。你在这里等我一会儿,可以吗?”他说着拿起放在椅子上的几本厚书,陈盈看出那是有关德国艺术史的讲义。他打开桌上的笔记本电脑,“我电脑的这个文件夹里有这次交流的很多照片。你可以看看。”